分卷閱讀539
書迷正在閱讀:月亮湖泊、師尊(H)、末世之牽絆、不取經娶刀劍可好[主刀劍]、他好像一條狗啊、溯洄之舟、牢籠(H)、逃離無限密室、陰狠反派總在扮演小奶狗、留空
著我來么?” 阿弦喜滋滋道:“可不是呢?我昨日還想,如果大師傅在這里就好了……可巧你就來了,這是不是心有靈犀呀?!?/br> 窺基道:“的確是心有靈犀,只不過并不是跟我?!?/br> 阿弦疑惑。 窺基卻并沒有說下去,只道:“我先前在城中看了一圈,發現這城中鬼魅甚多,我想著要在此處做七天的水陸道場,也算是超度一下那些亡魂?!?/br> “太好!大善!”阿弦喜不自禁。 昨日阿弦就在想,就算為鬼魂們完成了心愿,他們乃是枉死,就算去了陰司,還不知如何遭逢。 思來想去,就想到了窺基身上,若有窺基這樣的得道高僧來誦經超度,卻是一件極大的功德了,但是窺基乃是不世出的高僧,且此處有跟長安相隔千里,自是不能的。 沒想到,竟是“心到神知”。 如今見窺基有說到了她心中所想,阿弦更是喜歡了。 *** 三日后,括州城由窺基法師主持,開始了七日的水陸超度大會。 說來也是奇怪,就在窺基念了一日的經文之后,始終陰霾的天際,慢慢地透出一絲太陽之光。 而阿弦木之所至,那些眷戀紅塵,執念不退的鬼魂們,卻都在那聲聲梵唱之中,超度解脫而去。 阿弦不僅也合起手掌,虔誠念誦。 就連周圍的百姓們,眼見天光乍現,也都盡數跪拜,口誦“南無阿彌陀佛”。 那些在水患中失去親人的,聽著梵唱,看著天際陽光再現,身心所受的創傷沐浴在這金光之中,也仿佛得到了治愈,雖不明所以,卻已熱淚盈眶。 在那陣陣地暖煦跟微風中,似感覺到親人依依不舍地告別離開了,而他們,也將重拾勇氣,堅韌地生活繼續。 *** 這數日,狄仁杰跟林侍郎也將括州雜亂虛浮的賬目等都理清干凈。張勱跟其黨羽的私財都已經抄沒,府庫也查看過,但是那相差的一大筆錢銀,卻仍是不知所蹤。 而張勱堅持不肯招認那陶先生是何人,更不肯承認那丟了的巨額錢銀去向何方。 因阿弦是欽點的黜陟使,有權代替皇帝罷免或者擢升地方官員,因此在狄仁杰將張勱的罪名確鑿落實后,便決定將張勱押解長安再行審訊。 這日,再一次開倉放糧,除了官府糧倉、抄沒貪官家產所積糧食外,還有城中一些大戶甘愿奉獻用以賑災的。 阿弦身著官服,前往巡查,百姓們一個個前來領糧食,雖仍面有菜色,但神態安詳,不再似先前般絕望悲感、無處棲身似的倉皇。 而大街上也已沒有之前隨地可見的倒地不起的人了。 見了阿弦,百姓們均都自發地后退,卻用敬畏的目光看著她。 ——這個原本在眾人口中“罪大惡極”的女官,儼然成了他們的救世主,她不僅拿下了張勱這盤踞本地多年的蠹蟲,更加做了很多不可思議的事,比如那數百件竟由鬼魂之口傳達的消息,所救的家庭跟人命等……已經在民間傳的玄之又玄,近乎神異。 此時此刻,對括州本地的百姓而言,這個手臂上繡著鳳凰羽毛的女官,就真的像是一只從天而降的神鳥,把祥瑞跟泰平帶給了他們。 這一天的超度大會結束,阿弦迎了窺基,告別道:“大師傅,我即刻要去永嘉,固安查看,此地就勞煩大師傅,”她恭敬地雙掌合什行禮,“以后我們長安再見了?!?/br> 窺基見她轉身要走,略微猶豫:“你可知道,我為何竟不請而來?” 阿弦道:“這……不是‘心有靈犀’么?” 窺基不禁又笑:“可曾記得我說,的確有人心有靈犀,卻并非是我?” 阿弦詫異:“那是……”話還未曾問出,無師自通,心底已經冒出一個人的身影來。 見阿弦戛然止住,窺基大笑:“看樣子你已知道,就不必我饒舌了?!?/br> 阿弦口干,窺基則道:“對了,他讓我帶句話給你?!?/br> “什么話?”阿弦忙問。 窺基笑吟吟道:“他說,會在長安等你回去?!?/br> 他的笑有些意味深長。 阿弦忽然覺著臉上有些癢。 作者有話要說: 么么噠,謝謝三只小天使~(╯3╰) 一更君留言好少,凄慘~二更君表示:枉我鼻子噴火地在這里奮筆疾書,哭~~~~~~~~~~~~~~~ 第204章 兩無猜 所謂:萬事開頭難。 在經歷了括州的驚心動魄, 甚至“死而復生”后,永嘉,固安兩處, 處理起來便真的“事半功倍”, 順利了許多。 之前的那場洪災自然是迅猛無匹的,但是,朝廷所派的女官的名頭,卻更似陽光普照, 在眾人的口耳相傳里, 傳遍了江浙一帶的每一處有人的地方。 ——從懷疑, 到深信, 到如今的敬畏。 她怎會那樣細致入微,為夫死子散、本以為家破人亡的順娘找到了兒子大毛?她又怎會洞若觀火, 知道失蹤多日的王小姐竟是死在枯井里? 她甚至知道,孝子朱宏的老母親獨自一個人衣食無著地被困在閣樓上,及時派人將老婦人救出…… 種種神異之事, 不可勝數。 女官, 不再是被人質疑的稱呼, 而是一個讓人心悅誠服, 幾乎需要頂禮膜拜的“神諭之稱”。 又因永嘉、固安乃是小縣城, 也不似括州般情形復雜,是以只用了五天時間,便將兩地的災情統計妥當,賑災舉措, 也有條不紊地進行。 這日,因聽說郊區有地方受災嚴重,河堤有礙,林侍郎之前在括州勞心勞力,有些累病,暫留在城中休養,阿弦同桓彥范兩人則親自出城,往郊外去查看詳細。 果然那河堤年久失修,隨行的工部一人便當場度量,召集縣衙以及地方的官吏,開始商議修繕事宜。 種種妥當之后,眾人返城,此刻天色已經暗了下來。 阿弦跟桓彥范皆騎馬,玄影隨行左右,眼見將到縣城,隊伍經過一處村落的村頭,忽然從村子里跑出幾條狗子,向著玄影狂吠。 阿弦生怕狗子欺生傷了玄影,便忙下地想將它抱上馬兒。 誰知群狗亂吠中,那坐騎受了驚嚇,趁著阿弦翻身下馬,它便撒開四蹄,往前如風般自由狂奔。 阿弦大驚失色,顧不上玄影,忙追了上去。 桓彥范忙道:“小心!”拍馬也急急追趕。 馬兒正飛奔之時,前方路上,有幾個小孩子追逐嬉戲,撒歡跑了出來,眼見擋在了馬兒沖去的方向。 阿弦驚的一顆心都要跳出來,厲聲叫道:“閃開,閃開!” 那幾個孩童聽見動靜,也看見了馬兒如閃電奔雷似的沖過來,忙都叫嚷著逃開了。 卻有一個極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