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4
提高批次錄取機會,林軟才恢復點兒精氣神。 恍恍惚惚的買新手機, 重新申請微信。 新微信只加了幾個熟人,QQ索性沒再登陸。 李曉薇那日到后半程清醒,知道了林軟考試失利的事,卻又聯系不上林軟, 心里很著急。 聽老師說她想一個人靜一靜,和高一的老同學在一起。 李曉薇就馬上想到了顧雙雙和周漾。 給顧雙雙打電話時,顧雙雙一臉茫然。 周漾那邊聽了消息,聲音也是驚訝, 很快便掛斷電話,說要出去找林軟。 這些事后來從李曉薇口中聽說,林軟有片刻觸動。 可見李曉薇說,不知道怎么回事,后來周漾就沒信兒了,再后來,喻子洲和周漾也沒聯系了之時,她那顆觸動的心又歸于平靜。 她想過,周漾是不是出了什么事。但信息社會這么發達,她這些年上網搜一搜周漾,很快就能搜出那么幾條與他相符的信息。 學校,專業,年級,還有并未大眾得像建國、迎春一樣的名字,林軟很容易就能找到他并對上號。 他過得應該不錯。 帝都大學畢業后,好像是留美了。而且在帝都大學期間,也有大半年是在出國交流。 他的大多信息,都羅列在一些獲獎和優秀學生名單里。 也有例外。 有一個優秀競賽生慶賀母校南城一中105周年校慶的視頻里,有他的身影。 彼時不知是何緣由,他錄視頻的地點在香港,夜色下的維多利亞港兩岸燈火輝煌。 他的畫面夾在一眾祝福里,不過短短一句:“祝一中105周年生日快樂!” 林軟存下了那段視頻的網址,反反復復看。 可后來電腦壞了,再想找出來看的時候,發現網上已經搜索不到了。 網頁篩選,也總有時限。 *** 啟程回帝都之前,林軟又去見了兩個留在南城本地工作的大學同學。 前兩天她簽售的時候人家也來幫了忙,總要請人喝喝咖啡的。 林軟的大學生活總體來說過得平平淡淡。 大學更自由,同學之間的關系卻沒有高中時那么緊密。 同班四年,有那么幾個人甚至沒有交談過一句話。 好在她的室友都還不錯,大家一起打打鬧鬧,一起進步,日子不顯得多么難過。 只是熟悉的人不在身邊,回憶就顯得越發珍貴,只言片語在腦海中過成完整的片段,經久不忘。 剛進大學的時候,她的意志有些消沉,每天閑余時間都呆在寢室。 也是在進大學的那一年,她開始了寫。 寫和寫作文不一樣。 一開始她寫得斷斷續續,發表在網上也沒人看。 到大二大三,她開始給雜志投稿,從一開始的全盤拒稿,慢慢的開始過稿,一篇,兩篇…… 此后她給多家雜志供了好幾年的短篇,也算是能養活自己。 寫作際遇上的擴張似乎也和她生活上的改變息息相關。 大二的時候,她比大一積極了很多,花很多時間看書充實自己,參加學校組織的活動。似乎是找到了一些自己對生活的積極態度。 她看上去和從前沒有什么不一樣,就是一個安靜的小軟妹,可林軟好像知道,自己是和從前不太一樣的。 在大學里,沒有人會像從前的周漾李曉薇他們那樣為她出頭了,很多事情她不能一碰上就哭。 因為沒人有閑工夫看她哭,聽她的委屈。 她必須要自己強大。 記得大三那年,班上有個女生,家里很有錢,也很有想法,很早就為她鋪路,設立以該女生為名的基金,從初中開始做慈善。 女生成績并不好,一路都是靠慈善事業保駕護航,省級的三好學生,國家級的十佳青年,靠這些榮譽將她送入了南城大學。 當時星城電視臺想請該女生上一檔節目,需要學校提供一些該女生的成績用以宣揚她的優秀。 事實上,她的成績并不優秀,但她的花招很多。 林軟零碎間聽過,她高中時也因為要上節目,讓學校幫她改了名次,頂替別人的成績。 大學里沒有什么名次只說,但當時正值獎學金評定,林軟突然被輔導員找到。 輔導員委婉地和林軟說了那位女生的相關情況,然后說獎學金對她非常重要,不止上節目,以后申請出國留學也要看這些成績。 找林軟來,是想和她商量,獎學金發下來,錢原原本本給她,但獎項能不能讓給那位同學。 林軟委婉的拒絕了。 輔導員似乎是沒想到她會拒絕,一時愣怔,轉口又說,只是商量下,況且這項獎學金本來也還沒有確定下來。 林軟出了輔導員辦公室,去問了其他幾位該項獎學金的擬定名單人選,得知其中有兩個也被輔導員找過,大家都選擇了拒絕。 林軟發現,加上自己,被找到的三個人,都是性格比較溫和的女生。 那項獎學金每班五個名額,可cao作空間很大,老師一早就說過他們班獎學金提名都按成績來,提完名再按班級投票來。 五個人早已擬定名單,料想也不會出什么差錯。 可名單出來,林軟的名額赫然被那位要上電視臺的女生頂替。 一時之間,班里同學都起了不少議論。 林軟很生氣。 她幾乎是一瞬間就回想起了高中那場無疾而終的作文抄襲事件。 周漾那夜開解的話一直盤旋在腦海,好像一閉眼,就回到了高二那年,沁園小區樓下,周漾借她一個懷抱,鼻尖縈繞的草木花香似乎都經久不散。 她生平第一次,拒絕了輔導員給一巴掌再給一顆甜棗的安撫,實名舉報到校長和書記處,并附言,學校如果給不出公正的處理,她會繼續舉報。 市教育局,省教育局,總是有人管這件事的。 她入學填的父母工作信息是隨手填的個體戶,大概也是因為這個原因,輔導員敢撿她這個軟柿子捏。 校長和書記沒空管這種小事,可她如此有底氣的舉報,引起了文院領導重視。 文院一開始是想壓下這事,安撫她。 可她油鹽不進,聲稱學校不管,她就邊往上層舉報,邊發到網上。 現如今輿論力量的龐大,學校不能小瞧。 最終院里給出了處理,輔導員停職調查,獎學金名單重新公示。 后來學校也不知是如何得知了她父母的產業,又是如何得知了她伯父是玉江船王,那位給南大捐了不少樓的大財主,家里在教育局還有門路。 學校很快又補了一道處理,輔導員調查后直接被開除,后來更有院領導親自上門賠禮道歉。 是那件事讓林軟發現,有些事情她是可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