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7
況做了詳細登記,末了還語氣嚴厲地警告眾人,計劃生育現在是國家的基本國策,請各位一定要嚴格遵守,該上環的不要心存僥幸。 當然對上王國棟他們就不會這樣了,小頭目態度很是謙和,臨走前很有禮貌地跟王國棟告辭。 郭母和韓老太面面相覷,計劃生育一直在宣傳,育齡婦女要結扎上環雖然大家都知道,但是被人找上門來的感覺還是相當不好。 郭母又雙手合十默念了幾遍祖宗開眼,幸好絨花這胎是兒子不用考慮生三胎了,不然女婿被罰款都是小事兒,閨女的工作怕是就保不住了。 郭絨花對這件事倒是能淡然處之,她們單位前兩年就開始宣傳計劃生育了,也幸好自家單位人不多,像她這樣的年輕女性更少,生孩子的指標不緊張,據說那些女工扎堆的紡織廠之類的單位,生頭胎都要排隊等指標。 對比一下別人,自家能有兩個孩子已經很幸運了,她對王國棟道:“上了環也好,不用發愁怎么避孕了,咱們有兩個孩子已經足夠了,是吧國棟哥?” 王國棟趕緊過去握住了她的手:“夠了夠了,這臭小子我都嫌他多余,照我看有賢敏就足夠了,閨女是小棉襖會心疼父母,小子要了有什么用?” 郭絨花笑得不可自抑:“黑小子真可憐,現在就被咱倆嫌棄,懂事兒了不得天天哭?!?/br> 王賢敏一聽爸媽都嫌棄自家的胖弟弟,登時就心軟了,摸著黑小子的肥爪子柔聲道:“弟弟真可憐,不怕,jiejie疼你,我的奶粉以后都給你喝?!?/br> 她這小大人兒一樣的做派把郭母稀罕得不行,抱起來在她臉蛋上狠狠親了幾下,嘴里沒口子地夸她:“姥姥的乖敏敏哦!你咋這么靈秀,怪不得你爸說你是小棉襖,真真是可人疼!” 韓老太長嘆一口氣不滿地嘀嘀咕咕:“這官府咋啥都管?女人生孩子也要管,剛解放那陣兒不是說人多力量大嗎?那時候還鼓勵早結婚多生孩子呢,這才多少年?又變了一個天!” 王國棟聞言暗笑,這算啥?再過個幾十年又要放開二胎政策了,自家老娘要是能活到那時候,還不知道要怎么吐槽官府呢! 郭絨花現在是新時代的知識女性了,自然明白官府這么做的目的,她趕緊安慰韓老太:“娘,官府出臺這么一條國策,肯定是通過了全盤考慮的,咱們國家現在還很窮,人口一直這么增長下去可是養不起呢,控制一下人口增長的速度還是有必要的,咱們該響應的還是要積極響應才是?!?/br> “話是這么說,不過有時候他們也確實太過分了?!惫覆粷M的抱怨:“罰錢拿東西就不說了,有的婦女肚里的孩子都六七個月了,還要硬生生被引產出來?!?/br> 郭絨花聽了也是無語,這些事兒確實存在,除了為遭此劫難的孩子掬一把同情淚,還能怎么辦呢? 不管怎么說,這事兒算是定下了,郭絨花在醫院里又住了兩天就出院了。 跟啤酒廠的合作通過王國梁也洽談好了,東省的技術員來到了安平,廠房也開始興建了,王國棟沒有人用,又把梁旭升給拉了出來。 梁旭升全權管轄的木耳產業也是剛剛起步,忙到飛起的梁旭升被王國棟使喚得一腦門子官司。 他跟王國棟抱怨任務太重人手不足,王國棟大方地對他說:“你忙不過來就自己找幫手嘛!我給你這個權利?!?/br> 梁旭升氣結,嘿!你以為我不知道你正在到處劃拉人手嗎?你劃拉不來,現在就故作大方地讓我自己去找?真不愧是安平杰出的青年企(zi)業(ben)家。 得了王國棟首肯的梁旭升不再客氣,也開始到處踅摸人手,要說這個人才確實難找,像他一樣有破釜沉舟勇氣的人還是不多的。 現在大學畢業包分配,還是鐵飯碗吃香,安分的都去端國家分配的鐵飯碗去了,不安分的都野心勃勃自己下海單干了,沒什么高端人才愿意來私人企業給人打工。 梁旭升在自己的熟人中間踅摸了一圈一無所獲,他在本地扒拉扒拉竟然把喬駿馳給劃拉了出來,這個當初和王國梁一起常駐陽城辦事處的小會計也三十多了。 當初沉默寡言害羞內斂的小伙子已經成長為一個沉默內斂謹慎持重的青年。 梁旭升把他提起來后,他憑借著自己本地人面熟的特點,把啤酒廠的融資入股做的有聲有色。 這一塊兒有了他分擔,解放了梁旭升大部分的精力,讓他能專注于木耳廠的啟動,木耳產業很快就步入了正軌。 菌絲袋廠的實驗室剛一建好,研究所的專家老師就帶了助手和種菌來到了廠里,對廠子招收的員工進行了長達兩個月的培訓,培訓期結束后,木耳廠順利開工了。 此時正值木耳生長期,第一批菌絲袋很快就有了收成,兩毛錢一個的菌絲袋,能采收兩斤左右的鮮木耳,加工廠回收鮮木耳三毛錢一斤。 第一次收獲時,朝陽鎮沸騰了!安平縣也沸騰了! 種植了木耳的村民們興奮得不能自已,只要家里能種上兩百袋,刨除成本一個月最少將有七八十元的純收入! 七八十元!一個正式工的工資了!要是種上三百袋呢?四百袋呢?一千袋呢? 朝陽鎮的鄉親們都激動得說不出話來了,還有些跑到王國棟家里去各種賠禮致歉外加道謝的。 這些人都曾經公開表達過對王國棟的不滿,木耳廠前期招收員工時,許多人都想著要進廠子里做活,尤其是大小王莊的各位宗親。 不管這些人怎么請托說情,王國棟卻堅持廠子里的員工只招收有一定文化基礎的,這個條件就如攔路虎一樣擋住了大部分村民。 當地人三十五歲朝上的,多數都沒上過學,斗大的字認得一籮筐,還是在大集體時的掃盲班里磕磕絆絆學會的。 看信讀報都費勁兒,更不用說通讀廠子里考試用的‘員工安全cao作注意事項’了。 進不了廠子上班的鄉親們滿腹牢sao,王國棟安撫眾人表示,鄉親們如果想掙錢,除了坐等年底分紅,還可以買菌絲袋回去種木耳,種木耳也能掙錢。 眾人卻都不信,他們種過小麥玉米大豆紅薯,這木耳卻誰也沒種過,木耳種植到底會是個什么情形誰也說不準,哪有廠子里做工來得穩妥? 王國棟卻死不松口,這下他把一眾鄉鄰們給得罪了大半。 大家都是一個祖宗出身的,王國棟你現在發達了,我們又不是跑你門上打秋風要你白給錢,你在家門口建了廠子都不讓宗親們去干活掙點辛苦錢? 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