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0
,救出太子!” “是,屬下遵命!”副帥陳莊正要離開。 不想門外來人有急報,“啟稟左帥,鄭陽王率驍騎營和前鋒營攻打東直門,請求支援!” 彭將軍沉著臉號令:“小莊,你帶一半人馬,守住東直門。其余的人,隨我攻打青陽門!” 臨出門前,彭將軍停了一秒,又吩咐:“彭五,將小姐和少爺藏起來,如我有不測,送她們離京,隱姓埋名終生不得再入京!” “爹!爹!”彭勇老將軍沒再理哭泣的愛女,整了整頭盔,大步離開太子府。 青陽門外,戰爭已打響,彭左帥親率親衛,攻打青陽門。青陽門箭樓上,石敢當俯視叛軍大喝:“老彭,太子已死,你還要造反嗎?” 彭左帥聞言,騎在馬上的身軀晃了一晃,太子已死?真的假的?太子死了,女兒怎么辦? 最后咬牙吼道:“攻!”一時間喊殺聲如雷,刀槍劍戟呼嘯不斷。 自從九門關閉,京城久經考驗的老百姓,家家關門閉戶,各府也都緊閉大門嚴陣以待,街上早無行人來往,空曠的大街上,只有兵士們來去匆匆。 青陽門外,青龍大街拐角角落處,一頂青色小轎靜靜停在路邊。聽著攻打青陽門的呼喝聲,看著青陽門內外已尸橫遍野。轎內之人輕聲吩咐:“去把勇子帶過來?!鞭I外一白面無須,身著青衣的老者回道:“是!” 老者來到彭將軍人馬身后,運氣喝道:“彭勇何在?”聲音低沉響如驚雷,響徹青陽門,一時間戰場中的人,都被震得呆若木雞。 青陽門箭樓上,石敢當手握窗棱,豁然站立,臉上驚喜交加,喃喃自語道:“王爺回來了,王爺回來了!” 而馬背上的彭老將軍,被這聲音一喝,坐立不穩,差點從馬背上滾落下來。 彭左帥踉蹌站起來,低喝:“下令暫停!”一時退兵鼓響,他的親衛都退后三尺,不再進攻嚴陣以待。 而他自己卻手足僵硬地轉身,往老者方向而去,近衛彭三急呼:“彭帥!”彭勇左帥臉上悲喜交加,丟下一句:“按兵不動?!敝敝蓖险叨?。 彭左帥在全軍眾目睽睽之下,跟隨老者來到青色小轎前。站定后彭老將軍顫抖著聲音,試探問道:“王爺?” 轎內傳來一把清冽如泉的聲音:“勇子?!?/br> 虎背熊腰高大健壯的彭老將軍,雙膝一軟,直直跪在地上,淚流滿面泣不成聲道:“王爺!王爺!” 青色小轎紋絲不動,良久,轎內傳來一聲嘆息:“唉,勇子,自我了斷吧?!?/br> 彭老將軍虎軀一震,重重磕了個頭:“是,王爺!勇子讓您失望了!” “你不該為一己之私,讓將士們死于內斗。你是個好父親,卻不是個好將領。去吧,我保你全尸,保他們無事?!鞭I里傳來這句話后,再無音訊。 彭老將軍行尸走rou般,走回親衛當中,虎目緩緩環顧四周。 面對眾多忠心耿耿的親衛,沉聲道:“傳本帥最后一個命令?!比w親衛肅然聽命。 “全體繳械!” 彭三等人急道:“彭帥!”彭老將軍擺擺手,拔出伴隨自己半生的雁翎刀,仰天道:“勇子愧對王爺,愧對圣上,以死謝罪!”遂橫刀自刎。 彭老將軍一死,絕大部分的親衛都遵從彭帥遺令,將手中兵械放下。只有彭三等近衛,也都拔刀隨彭帥而去。石敢當統領見青陽門外,發生巨變,派出人手去將繳械的兵士看守起來。 那青衣老者又幽靈般的,來到一個出來的禁軍校尉面前。沉聲道:“王爺有令,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不知者無罪。大盛好男兒當馳騁沙場,殺敵建功馬革裹尸,不該無辜枉死。請將此話帶與石敢當?!闭f完后回到青色小轎旁,青色小轎起轎,轉眼消失不見。 那年輕的校尉不知所措,回去稟告石統領,完了稀罕的問:“統領,那是什么王爺,輕輕幾句話,彭左帥就自刎了?” 石統領神情莫名,遙望那青衣小轎消失的方向,滿含欽佩的說:“那是昔日戰神王爺,一字并肩和碩王!” “戰神?戰神王爺三十年前不就死了嗎?”年輕校尉震驚了,戰神對于他們這些小輩,就只是傳說。 石敢當眼睛一瞪,喝斥道:“你死了,王爺也不會死!小兔崽子,還不去打掃戰場!”校尉還處在眩暈中,傳說中的戰神,剛才距離自己不足五百米,天??!年輕的校尉傻笑著跑開,暈乎不知所以。 ☆、第七十四章殿前覲見 東直門之戰,鄭陽王率領的驍騎營和前鋒營,在內應的幫襯下,很快攻下了東直門。陳莊拒不投降,被當場格殺,京城九門俱被鄭陽王控制,青陽門外的京畿左營大軍,也都已繳械投降。 等一切塵埃落定,九門鼓響,京城里精明的百姓,陸續打開了緊閉的門戶,各個府邸,也都來往頻繁的傳遞消息。雨過天晴,好一個朗朗乾坤。 京城,又恢復了往日的繁榮和熱鬧。 而朝廷上的風雨,還正在進行。金鑾殿上,一道道旨意下去,站隊正確的加官進爵,站隊錯誤的抄家滅族。一時間大理寺監,人滿為患。南門菜市口,行刑的犯人,絡繹不絕,據說劊子手的刀刃都砍卷了。那血腥味,彌漫京城,整整半月才消。 圣上恩封了逼宮時,守護得力的平國公,鎮國公,廣嚴侯,又特別提升平國公五少爺莫子嵐,為禁衛軍副統領。而九皇子臨危不亂,堅毅果敢,圣上封為靖王。禮部尚書楊義昆,不畏強權,堅貞不屈,賞皇莊兩座,黃金千兩,兼光祿寺大夫。 四皇子和六皇子因病未來大朝會,被圣上訓斥,至于那些參與太子叛亂的人,東平侯、文誠侯被收回鐵卷丹書,滿門抄斬。承恩公被削去公爵,家族男子十五歲以上斬首,十五歲以下流放嶺南,女子皆沒入教坊。除京畿大營左營的人馬外,其余參與的官員,幾乎是全部絞殺。 等圣上把其它的事,處理得差不多,這才召見暫代九門提督的鄭陽王和威遠將軍楊廷威。也把還在朱雀門駐防的楊昭武,一并召到金鑾殿覲見。 楊昭武穿過長長的夾道,走在寬敞的廣場上,過了崇文門,來到金鑾殿外。只見一排一排身穿輕甲的禁衛軍,如雕塑一般,筆挺的站在階梯兩側,任人來人往,皆紋絲不動。站在臺階下遠遠望去,金鑾殿上金黃色的琉璃瓦閃耀著金光,屋檐上十二祥獸挨個排列整齊,一直延伸到重檐翹角。飛檐上彩繪祥云雕龍描金,片片麟甲纖毫必現,金光燦燦,直晃花人眼睛。高低錯落的殿宇相依而列,鱗次櫛比高大莊嚴,兩人合抱的金絲楠木柱,加上長長的漢白玉階梯,讓人有種想膜拜的沖動。 其它人的封賞皆已傳旨,只有鄭陽王和楊昭武、石敢當少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