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2
何氏把給大郎做的鞋跟衣裳包了一包袱,放到馬車上,囑咐碧青:“別忙著趕路,如今天熱,晌午頭上找個涼快的茶棚子歇著,一早一晚的再走,省的著了暑熱,回頭沒到京城人卻病了,可是麻煩,既去了,就別著急回來,家里這么些人呢,若是想著桃園的事,大秋前家來就成?!?/br> 碧青點點頭:“碧青省的?!眲⑹鲜帐傲吮糖嗟囊律堰f給她,搖著頭道:“你這丫頭如今越發不聽勸,想怎么著就怎么著,好端端的去京城做什么?一個女人家走這么遠,出點兒事可怎么好,我說讓小五送你去,你偏不依,急可可的就動身,真不知你急啥呢?!?/br> 碧青道:“娘,您就別數落了,從天沒亮您就數落,這會兒日頭可都出來了?!?/br> 劉氏白了她一眼:“你婆婆性子好,你就越發的胡來,誰家媳婦兒子沒事往外頭跑,便是惦記姑爺,捎封信過去也就是了,再說,姑爺不也說了,大秋不回來,明年一開春也家來了,怎就這么等不得,也不怕人笑話?!?/br> 碧青嘟嘟嘴:“我跟大郎是正兒八經的夫妻,去瞧瞧自己丈夫,有什么可笑話的,再說,不是有江伯嗎,江伯送著我過去,回頭等我回來的時候,捎個信,江伯還去接,江伯常跑京城,這條道熟的不能再熟,能出什么事兒,娘就放心吧,我去瞧瞧就回來?!?/br> 劉氏嘆了口氣:“你這個性子如今越發說風就是雨了,娘是管不了你,回頭等見了姑爺,看怎么數落你?!?/br> 碧青心說,數落?不可能,自己突然出現,估計蠻牛能喜歡瘋了,當然,前提是蠻牛沒干壞事兒。 碧青見車都裝了,囑咐碧蘭幾句,就上車走了,得趕著早,要是等日頭升起來就熱了,江伯輕車熟路,出了王家村的黃土道,不一會兒就轉進官道,馬跑起來快了很多。 碧青怕熱,不耐煩在車里待著,就扣著個大斗笠跟江伯坐在車轅上,日頭還不算大,坐在車轅上晨風習習,一點兒也不覺著熱。 出了間河縣地界,兩邊就見不著番薯了,即使是近在咫尺的冀州府,番薯也沒被老百姓接受,更何況,別的地方了,冀州的老百姓還是習慣種麥子,黍米,豆子,玉米,高粱等糧食。 第一茬冬小麥收上來,第二茬莊稼怎么種,要看地,好地種黍米,不大好的地,就種玉米,甚至高粱豆子。 麥子黍米,仍是莊稼人的重頭戲,碧青聽說朝廷的軍糧就是黍米,出去打仗的時候,每個單兵的口糧也是黍米,碧青一直好奇怎么吃,難道就是熬粥,打仗可是重體力活兒,光喝粥能有力氣嗎,搞不明白??梢幌氪罄纱蛄宋迥暾袒貋?,仍然壯的跟頭牛似的,又覺軍糧挺靠譜。 出了冀州府,又走了一會兒,就熱上來了,碧青搭著涼棚往前望了望,見不遠處的道邊兒上有個茶棚子,棚子里稀稀拉拉幾個趕路的人,正在里頭喝茶歇腳兒,就跟江伯道:”咱們也在前頭的茶棚子里歇會兒吧,等日頭落下去再走不遲?!?/br> 江 伯點點頭,把馬車趕到茶棚子邊兒上停下,碧青跳了下去,江伯把牲口卸下來,茶棚子的老板忙著過來,牽過去打點著喂水喂料,老板娘招呼著碧青江伯棚子里坐 下,手巾抹了把桌子:“今兒可夠熱的,您二位這日子口趕路,可辛苦,在我們這兒吃口飯,喝碗茶,歇個晌兒再走正好,俺當家的在冀州府的館子里當過伙計,跟 廚子學了個做面的手藝,面條搟的勁道,井水過的涼森,您二位吃上一碗,管保立時就不熱了,吃了面,再喝一碗解暑的荷葉茶,那可是比神仙還熨帖,咱冀州府的 荷葉可不好找,是俺當家的特意去冀州府買回來的?!崩习迥锖軙鲑I賣,不管好不好吃,這套說辭倒很讓人動心。 江伯笑瞇瞇的看了碧青一眼,碧青也覺好笑,荷葉茶雖不能說是自己發明的,可在這剛出冀州府的茶棚子里見著,也挺詭異,倒真想嘗嘗,開口道:“那就兩碗面,兩碗荷葉茶?!?/br> “好咧,這就來?!崩习迥飸宦?,下去準備了,估摸是一早煮好的面條,澆上鹵就端上來了,倒是涼森,面條也算勁道,只不過醬鹵的味道有些差,好在面上切了細細的黃瓜絲,拌在一起還算過得去,出門在外也沒那么多講究,能吃飽就成。 一碗面條吃完,喝了口荷葉茶,有些淡,也沒有甜味,想來不舍得放糖霜,荷葉也放得少,只賣個噱頭,比白水強點兒罷了。 吃飽喝足,江伯找老板娘要了一桶水,給馬刷毛降溫,茶棚子搭在樹蔭里,有樹蔭遮著,倒是分外涼快,碧青坐在板凳上跟老板娘有一搭沒一搭的聊天。 大概看碧青跟江伯一老一小的趕路,有些好奇,老板娘問道:“聽口音二位像冀州府的人,俺娘家也是冀州府的,冀州府間河縣,不知姑娘知不知道?” 碧青點點頭:“我也是見河間的?!?/br> 老板娘一聽是老鄉,立馬來了神兒:“姑娘也是間河縣的人,那咱可是老鄉,俺是臨山屯的,姑娘是哪個村的?” 碧青心說,這越說越近了,碧青只得道:“我是王家村的?!?/br> 老板娘嘆了口氣:“咱間河縣窮啊,你們王家村比俺們臨山屯還強些,俺家屯子雖說守著蓮花山,可周圍都是種不出莊稼的荒地,一家子就指望兩三畝好地的收成過活,若是趕上風調雨順的好年景還過得去,若是鬧個災,就不知怎么填肚子了?!?/br> 碧青道:“老板娘幾年沒回娘家了?” 老板娘:“這一晃有三四年沒回去了,回去干啥啊,一窩子弟妹眼巴巴瞅著,咱這日子雖說過得去,也不算多富裕,哪能總接濟娘家,回去了看著腌心,幫不上忙,索性就不回了?!?/br> 老板聽見這話,說了一句:“上回去冀州府的時候,聽說臨山屯那邊兒一百多畝桃樹結了大蜜桃,城里的有錢人爭搶著買呢,還蓋了新房子,住了不少深州的災民,臨山屯也跟著沾了光,聽說不種地,去桃林子里頭幫忙,一個月也能弄幾個錢,就不知是真是假?!?/br> 老板娘道:“這一聽就是沒影兒的瞎話,俺就是臨山屯的人,有誰比俺清楚,倒是有桃林,可那些都是山桃,開的花好看不頂用,結出的山桃又酸又澀,莫說城里的有錢人,就是俺們這些鄉下人也不樂意吃,哪來的什么大蜜桃啊,姑娘就是間河縣的人,姑娘說說,這是真是假?” 碧 青笑著點點頭:“是真的,不光桃林子里有活兒,要是不惜力氣,那邊兒正蓋房呢,在工地上壘磚雖說累,可工錢也多,一個月有兩三百錢,還管飯,家里的婦人手 腳勤力,糊桃袋,也能有不少進項,一家子辛苦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