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05
”略作遲疑,武正翔稟道。 聽到這句話,慶隆帝并不如何驚愕,只意態闌珊的點了點頭。 呵呵一笑,他語帶嘲諷道:“好啊,好得很!區區一個小倌館,昨天夜里就有我兩個兒子前往。朕老了,看不懂他們想要做什么了?!?/br> 聽到他語氣蕭瑟,武正翔心中一慟。眼前這名男子,哪里還是自己八年前第一次見到他時,那樣豪邁壯闊的樣子? 時間的無情流逝、長年埋首政務的勞累、朝堂的爭端,這些只是給他留下了歲月的痕跡。但來自血脈至親的傷害,卻深深的傷害了他的心。 都說慶隆帝最是無情,但和他相伴多年,武正翔卻知道,在他內心深處埋藏著一份深情。只是這份情,藏得如此之深,旁人無從得知。 這一刻,武正翔對太子和齊王兩人,都生出深深的厭惡來。 御書房里沉默半晌,慶隆帝緩緩開口道:“罷了,這件事不用再查?!?/br> 什么是真相?誰陷害誰?這些都已經不重要了。來來去去都是自己的兒子,手心是rou手背也是rou,待查出來又如何? 在前些年,慶隆帝只一心念著廢太子妃,眼里就只得太子和遷陽王兩個兒子。但今年遷陽王謀反,背后竟然隱隱有著她的影子,他的心便冰冷了幾分。 他冷眼看著,自遷陽王之事后,太子便有些自亂陣腳,行事急躁起來。 他能理解太子的心思,但卻無法贊同他的所作所為。想當年,他雖為太子,先帝卻一心寵愛著長子汝陽王。 他足足當了三十五年的太子,一直謹小慎微。名為太子,卻除了東宮六率府外,不敢插手任何朝政,不敢和朝中大臣往來,就是生怕引起先帝疑心,找個借口將他廢黜。 這樣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日子,占了他大半人生。還是在肖太后的掩護下,才一點一滴的經營起自己的勢力,終于等到先帝大行的那一天。 那時的他,不止一次的嫉恨長兄,甚至有一次去問肖太后:“為何汝陽王就能活得意氣風發,肆意人生,甚至公然結黨營私,父皇都能默許?” 記得那時的母后澀然一笑,幽幽道:“皇兒你要記住了,這父母的心天然就是偏的。偏了這個,自然就裝不下那一個。你想要那個位置,只有靠自己去爭?!?/br> 自那以后,他便明白一個道理,只有自己爭來的,才是屬于自己的。于是越發隱忍起來,不聲不響的控制了宮闈。因此,哪怕到了先帝大行之日,影衛統領童華池叛亂,他都能從容應對。 慶隆帝搖搖頭,怎么又想起多年前的往事?難道自己果然是老了嗎? 思緒回到如今的太子身上,他冒進有余、沉穩不足,更是蠢到中計,毫無兄友弟恭之心。和當年的自己,真是一絲一毫都不相像。 頭一次,他心頭升起疑慮,這個江山能放心交到他手中嗎? 他沉默了多久,武正翔便陪著他多久。直到墻角的九龍熏爐里的龍涎香已燃盡,慶隆帝才回過神來。 看到屋中仍恭敬站著的武正翔,他眼里有著一絲暖意。這個小家伙,眼看已經長成可依靠的棟梁了。這世事也真是玄妙,明明和自己無任何血緣關系,他卻可以在武正翔的面前,沒有任何擔憂的盡情放飛思緒。 這一點,連在自己的血脈至親面前,都無法做到。 “你下去吧。盯著他們,只要不太出格,便不用再報給我知曉?!睉c隆帝道。 “末將遵命!”武正翔倒退著出了御書房。 武正翔出了房門,吳光啟躬身進來,后面跟著小泉子端著紫檀木托盤,走到書案旁,他放柔了聲音道:“皇上,皇后娘娘送了消夏湯和伏苓膏來?!?/br> 知道慶隆帝此刻心情不佳,見他并沒表示反對,便一樣一樣的從托盤上拿下來,放置在書案上道:“政務繁忙,皇上也要愛惜身子?!?/br> 慶隆帝眉毛輕挑,問道:“皇后呢?” “娘娘送了湯來,便回轉了。老奴請娘娘在偏殿歇著,娘娘卻說前朝本不是她踏足之處,送湯來只是擔心皇上身子,但已是僭越,留下托盤便走了?!?/br> 慶隆帝點點頭,曹皇后挺身相護那一幕,還歷歷在目。此后,她也一直謹守本分,并未有居功自傲之舉。 手執銀匙喝了一口湯,只覺清爽適口,一上午的煩悶略略緩解了些。 ☆、第443章 禁忌之愛 出了皇宮,武正翔來到城中一所廢棄荒院中,武銳正在此相候。 見到他孤身前來,武銳沉默著上前施禮。 武正翔面帶笑意的微微點頭,問道:“都處理好了?” 武銳沉聲道:“回主子,屬下已經將所有痕跡消除,不會留下任何蛛絲馬跡?!?/br> 武正翔瞇了瞇眼,掩住星眸中的危險氣息。在得知太子想要徐婉真的性命之日起,他便立志不會讓他登上大位。這件事,只是剛剛開始。 太子和齊王,他原本沒有立場。只是這件事,對齊王頗有好處。那么,眼下的自己,應該算是齊王黨了?想著這個,武正翔覺得事情變得有趣起來。 …… 這樣大的丑事,隨著慶隆帝的強勢態度,宮中無人敢提起,幾乎就要消弭于無形。 但流言卻不可抑止的,在京中傳揚開來。 什么“太子**夙希公子”,什么“夙希公子早就被太子包養在別院”,甚至還有“秦右丞為了升官,將兒子獻給太子”這樣離譜的傳言。 這等等版本,在市井之中流傳開來。洛陽城的百姓,對這樣的權貴密事最感興趣。 何況這其中的兩個人,一位是高高在上尊貴無比的太子殿下,一位是名滿京城的夙希公子,看上去八竿子打不著的兩人竟然攪和在一起。 這樣的桃色緋聞,不知道從哪里先傳出來。人們在竊竊私語時,都帶著三分興奮、五分好奇、兩分你要保密的神情。在人們的耳口之間,越發添加了許多讓人臉紅心跳的細節,言之鑿鑿宛如親見。 按說這樣的傳言,應早被京中權貴、重臣察覺。 但古怪的是,直到肖太后生辰前一日,權貴重臣都仿佛毫無所覺。 要說他們都被肖太后壽辰這件大事吸引了注意力,也說得過去。但,朝中不乏人老成精的人物,肖太后壽辰年年有,難道會占據他們的所有目光? 就好像在他們和市井之間,隔了一道墻,讓這些流言無法傳到他們耳中,他們也自然未能察覺任何端倪。 這堵墻,由昭陽公主動用了所有人手,思慮過度連頭發都掉了幾絡,精心搭建而成。 是夜,幾個著黑色緊身衣的身影,避開巡夜的更夫、兵丁,出沒在夜色籠罩的洛陽城中。 他們不偷不搶,不去高官權貴府邸,反而將幾卷捆扎好的書簡投入到御史大夫、御史中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