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0
幾乎是下一秒就過來了,興高采烈地跟她交代那人的家底和背景,儼然一副她已經答應要嫁過去了似的。 看,她哪有時間傷心,生活一地雞毛,根本沒空去矯情。 “你說你是東方審美,媽這里其實還有一個,程氏藥企的公子,不過程氏這會兒亂得不成樣子,你爸的意思是不趟渾水,等看看情況再說吧!” 她還是回,“好!” - 汽車沿著山邊走,盤山路不好走,導航里不停在提醒,“前方急轉彎,前方急轉彎……” 唐瑤終于體會到貼著懸崖邊兒走的感覺了,有時候突然從山坡上滾下來一顆石子,都讓人忍不住心驚。 但車最終還是順利到了,北鄉鎮政府,白色的二層建筑,坐落在山坡上,院子是用不到一米的青磚矮墻圍起來的,里面雜亂地堆著東西。 領隊晃了晃手里的鑰匙,“這地方平時沒人,我借了鑰匙,這幾天我們都在這里駐點!” 一群人回說,“行!那開始搬東西?” 一些基礎醫療設備,還有常用藥,后勤人員一箱箱搬過去,而唐瑤蹲在路邊,不住地干嘔。 齊堃搬完東西出來,看見人還在垅上蹲著吐,就提了瓶水過去,擰開給她,“暈車?” 唐瑤漱了下口,跟他說謝謝,“估計是,以前不暈車的,今個兒大概是坐太久了?!?/br> 過了會兒,朵朵喊著餓,唐瑤扒著行李箱給她找吃的,卻扒出來一沓錢,和一枚戒指,鉆戒,細細的一根,很簡單的式樣,內壁刻著她的名字縮寫。是宋子言不知道什么時候偷偷塞進去的,她盯著看,突然而至的悲傷刺激著淚腺,她一下子捂住了眼,抹了一把,手心都是淚。 她一路上都逼自己不去想,不想他,可這一刻所有壓抑的情感都爆發了,她再也忍不住了。 朵朵有些無措,跑過去抱住爸爸的腿,“爸爸你去哄哄呀!” 齊堃蹲下身,“乖,讓你阿姨自己待一會兒?!?/br> 朵朵“哦”了聲,跟著爸爸出去了。 有人問齊堃,“堃哥,唐瑤姐是怎么了?” 齊堃接過他手中的大箱子,回了句,“沒事,讓她自己緩一會兒!” “唐瑤姐看起來滿腹心事的,不會是失戀了吧?” 齊堃拍了他一下,“就你能,干活兒去!” 唐瑤沒哭多久,很快就平復了心情,再出去的時候,已經沒有什么異樣了。 只有齊堃一眼就看見,她脖子里多了個墜子,是枚戒指。 晚上的時候,差不多就已經收拾妥當了,明天把牌子掛出去,就可以開始工作了。 唐瑤晚上的時候出去轉了一圈,這附近的住戶并不緊挨著,一個坡上,頂多有兩戶,燈光零零星星,隔好久才能看見一戶人家,她打了個手電,四處看看。 走了會兒,才發覺背后有人跟著,回頭去看,齊堃手里夾著煙,跟在離她不到十米的距離上。 “你怎么也出來了?” 他掐了煙,扔在地上,踩滅了,然后才抬頭看她,“黑燈瞎火的,我倒想問你出來做什么,這地兒偏的,誰把你剁吧剁吧扔山溝里,都沒人知道!” 唐瑤笑了,“哪有那么可怕!”她知道他是擔心她,于是說了句,“謝謝!” 黑漆漆的夜,星子黯淡,兩個人走在土路上,右側是陡峭的山,左側是陡崖,他走在她的左邊,本來不想煞風景,可最后還是問了句,“真不打算回去了?” 唐瑤沉默了好幾秒,然后有些倔地說,“嗯,死了也不回!如果我死在哪里,我就麻煩人把我的骨灰撒進湖里?!?/br> 他忍不住罵了句,“扯淡!” ☆、第33章 迷途 北鄉是個挺偏僻的山區,但不屬于深山,交通還算可以,每年有一部分追求原生態的人來這邊自駕游,山上都是果樹,一家承包一片山,唐瑤在這邊待到國慶小長假的時候才有體會。 山上到處都是人。 三個月,過得真快,這三個月發生了很多事情。 第一,鄭晴閃婚了。 第二,她懷孕了。 鄭晴嫁給了一個有錢人,大她十歲,有一個五歲的女兒,鄭晴嫁過去就是個后媽。 唐瑤知道的時候,張口就罵她,“你發什么瘋??!” 鄭晴在電話里哭得像個傻逼,“分手的時候,說什么他愛我,說什么他舍不得,他愛個屁,他舍不得個屁,轉頭就跟人好了,那女人看著有十八歲嗎?小太妹似的,兩家談婚論嫁,這下他母親倒是滿意了,合著老太太左一個不滿意右一個不滿意的,是看不上我家是個剛脫貧的小農,人家家里有錢了,就樣樣都好了……” 聽了半天,唐瑤才明白,是老路又找了對象了。 當初分手分的決絕,可到底是沒那么容易割舍吧! “你這是報復他,還是折磨自己呢?”唐瑤只覺得難過,鄭晴在她眼里是個很好很好的女孩子,高考的時候因為發揮失常,回去復讀,那年偏偏趕上她急性腸炎,考得比第一次更差,直接掉到了三本線,學費太高,不想給家里添麻煩,合計合計就打算不上了。 小城市,初中輟學的不少,更別說高中了,本來也沒什么可大驚小怪的,可偏偏她從小就是那種成績優異的別人家的孩子,又是復讀過的,父母把所有希望寄托在她身上,望女成鳳的,結果流年不利,節節敗退! 少不了是冷嘲熱諷加幸災樂禍,鄭晴那時候有段時間整日鎖家里不出門,怕一出門就是各式各樣探究的眼光。 她心里壓力挺大的,父母親人給她的壓力也挺大,父母的意思是,哪怕是個三本,她也要去上了,不上學在家,給人看了,凈鬧笑話。 那時候唐瑤都急,急得滿嘴泡,大半夜打電話陪她說話,想安慰她,又不知道怎么說,只是急。 但鄭晴其實挺能打算的,頂著壓力說她不讀書了,上個三本,她自己也意難平,又燒錢,平白給家里添負擔。 家里不同意,吵得熱火朝天的,家里亂成一鍋粥,親戚也說要她好好讀書,別想些有的沒的。 她寧死也不去。 后來她自個兒去借錢,做生意,起初擺攤賣舊雜志二手書,學生星期天或者放假了就去學校門口支個攤,舊雜志二手書,利潤能高的哪里去,可倒騰著,也存了不少錢,后來加賣一些青春,沒事的時候她自己也看,自己寫,給雜志社投稿,賺點微薄的稿費。 那時候別人碰見她會偷偷嘀咕,那個賣二手書的、寫言情的! 在旁人眼里,就是挺不入流的。 后來慢慢地,積攢了不少錢,她就開了那家書店,五十平的書店,不算小,九排書架,名著、各類、工具書、輔導資料,一個書店幾乎滿足了應城一中所有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