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8
修繕,大體上卻沒怎么變過。老房子天然自帶一種幽靜,深宮之中,哪怕外頭是三伏酷暑,殿內也十分清凈幽涼。只是眼下這份幽涼仿佛滲進了骨頭縫里,配上長治帝山雨欲來的臉,讓傅深的老寒腿都開始隱隱作痛起來。“陛下,北方初定,百姓亟待休養生息,朝廷新政才剛開始實行,恕臣直言,此時不是動兵的好時機。西南問題可以先放一段時間,待朝廷恢復元氣,再議不遲?!?/br>長治帝冷哼一聲,臉色陰沉,明顯沒聽進去。傅深對現在這個場面毫無心理準備,他知道長治帝往西南派過使者,卻不知道段歸鴻已把皇上氣成了這樣——他頂著灼熱日光進門,長治帝迎劈頭蓋臉就是一句“西平郡王不日必反。傅卿,這桿舉兵討逆的大旗,朕還要交給你?!?/br>傅深細問之下才弄清楚。依照舊制,五六月應是各屬國進貢的日子。前幾年朝廷忙于打仗,沒空管這些事,今年正統恢復,正旦時好幾個外國使節前來朝賀,前些天有些朝貢也已陸續抵京。這本來是件值得高興的事,然而長治帝最近牽掛著西南,特地仔細看了禮部呈上來的禮單。不看不知道,一看才發現與西南接壤的三個屬國安南、真臘、林邑,竟像約好了似的,正旦時沒來,朝貢也沒來!長治帝十分堵心,命禮部官員去查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誰知還沒等禮部特使出發,三國使者帶著國書姍姍來遲。國書寫的華麗堂皇,然而中心思想只有一個:三國要與大周解除宗屬關系,平起平坐,此后不再向大周稱臣納貢。這三刀正正插在長治帝的痛處,他本來就為西平郡王的事不痛快,這時候三國忽然來了這么一出,說不是段歸鴻攛掇的,誰信?傅深從前沒覺得長治帝是個固執己見的人,也許是嚴宵寒給他的錯覺,因此他仍寄希望于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陛下容稟。安南等國忽有此舉,的確匪夷所思,但未必一定與西南有關,朝廷已有數年未與他國交通往來,其中或許另有隱情也未可知。倘若不經查實,貿然動兵,有失我朝仁義風范。還望陛下三思后行?!?/br>“傅卿,”長治帝忽然開口,涼涼地道,“你覺得,朕對西平郡王,還不夠寬容忍讓么?”傅深:“臣不敢?!?/br>“節度使們要兵權,要自保,要入殿,朕都答應了,”長治帝道,“西南若回歸中原,也是一樣的待遇,他為什么不肯?”傅深偷偷看了一眼面沉似水的長治帝,在心里默默嘆氣,預感到接下來又是一場狂風暴雨。段歸鴻對大周皇室雖稱不上恨之入骨,但估計他有生之年,想必是不會再對姓孫的俯首稱臣了。只是傅深知曉背后隱情,其他人卻不知情。從現在兩方僵持的狀況來看,的確像是西平郡王不愿再受天子轄制,準備自立為王,一反了之。“段歸鴻在西南經營多年,號稱‘西南王’,中原大亂,他卻在西南安安穩穩地當他的土皇帝,這些朕都能容忍,”長治帝說著說著,終于動了真火,拍案道:“朕三番兩次地派使者前往西南,給足了他臉面,可他呢?他把朕的顏面放在腳底下踩!”傅深無話可說,只好道:“陛下息怒?!?/br>長治帝冷笑道:“朕算是看出來了,段歸鴻根本看不上朝廷這點小恩小惠,他早就有反心。據守西南,養精蓄銳,再與三國結盟,到時候就可以自立為王,稱霸一方,與朝廷平起平坐?!?/br>“養虎為患,”他低聲喃喃自語,“真是養虎為患哪?!?/br>“陛下,”傅深默然片刻,終于還是開口勸道,“西平郡王……”“傅卿不必再說了,”長治帝陰沉道,“朕知道他曾是先代穎國公麾下,是你北燕軍的舊部,傅卿回去好好想想,別為了一個亂臣賊子,傷了北燕軍的忠義?!?/br>傅深臉色霎時一僵,隨后立刻恢復面無表情,躬身道:“謹遵陛下教誨,微臣告退?!?/br>外面的日光鋪天蓋地,傅深帶著滿心寒意走出來,被熱浪一撲,太陽xue頓時針扎似地疼起來。宮墻紅的晃眼,沒走幾步,迎面又遇見了一個比宮墻還扎眼的紅袍官員,兩人視線相交,雙雙一怔。正是雖然沒有正面交鋒過,但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與傅深積怨頗深的吏部尚書,薛升薛大人。薛升其實年紀不算太大,也不怎么顯老,只是被豐神俊朗的傅將軍一襯,有點說不出的憔悴。兩人相顧無言,徒留尷尬,最后薛升朝他拱了拱手,傅深頷首回禮,兩人冷淡地擦肩而過。出了宮門,家里來接的馬車正在外面等候。傅深還沒走近,一旁樹下乘涼的小廝忽然跑到他跟前,利索地行禮道:“國公爺好?!?/br>那頭車夫見他被攔住,跳下車打算過來,被傅深一個手勢遠遠止住。他低頭問那小廝:“有什么事?”“我家老爺命小的在這里等您,請國公爺傍晚到景和樓小酌?!毙P恭敬地用雙手呈上名帖:“這是我家老爺的名帖,說您一看便知?!?/br>傅深打眼一看那“匡山書院”四字,立刻明白了,不動聲色地將名帖收進袖中,點頭允道:“知道了?;厝マD告你家老爺,既蒙盛情相邀,那就卻之不恭了?!?/br>景和樓是多年老字號,淮揚菜更是京中一絕。傅深進門時,雅間里已有人在等候。顧山綠一身便服,起身相迎:“將軍來了,快請進?!?/br>上回城外送別,顧山綠還是個勢單力薄的小小御史,一番離亂之后,他在江南頗得長治帝重用,升任都察院長官,位列延英殿九大臣之一?;鼐┲?,他依然坐鎮都察院,掌彈劾糾察,風聞奏事。這個人的立場很微妙,他是江南出身,但并非高門子弟,年少時入匡山書院求學,師從曾廣,后來科舉中式,按部就班地進入都察院熬資歷。顧山綠此前一直默默無聞,第一次出頭是東韃使團案上,結果使團案不了了之,他的老師又被送進大牢,焦頭爛額大半年,最后還是傅深托嚴宵寒把他的老師給撈了出來。因此顧山綠在金陵朝廷時,一直與北方舊臣站在一線上,但江南新貴對他比旁人不同。等到了京城后,更是多次示好籠絡,試圖在延英殿內為江南一派爭取一份助力。御史們雖然不招朝臣喜歡,但確實是用來對付政敵的一大利器。不過顧山綠一向態度曖昧,看著溫文爾雅,城府不比老狐貍們淺,只除了眼下——“下官身為御史,不便與將軍在明面往來,故出此下策,還望見諒。今日冒昧請將軍前來,是為了近日陛下擔憂牽掛的那一件事?!?/br>傅深手指轉著酒杯,絲毫不意外他的開門見山,平靜地問:“他也找你了?”“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