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2
估計也沒出什么大亂子。倒是那被補全的功法,毓夙準備趁著這幾天沒工作,好好學習一下。這會兒雖然只有他一個人,身邊沒有猴子和杜金可以隨時發現問題隨時問,不過他也不是當初吳下阿蒙了,一些小問題,自己琢磨琢磨也算是磨練心智,大問題的話,就攢著等什么時候有機會問了。也是毓夙運氣比較好,安安靜靜地閉關修煉了一段時間,竟然真的一點差事都沒有,屈原也沒有叫他過去,毓夙最終是被又一次上天來求援的猴子叫出去的,這回他遇到的是金角大王和銀角大王,太上老君的那兩個童子。猴子特意繞了彎路,把太上老君送的,當作補償的仙丹分給了毓夙一顆,然后又匆匆忙忙地走了,毓夙說不上來自己心里是什么感覺,雖然這仙丹仍然是老君哄猴子用的,不過還是很感動。就算是文曲星宮里有些人看他的眼光不大友善,毓夙也覺得這沒什么了。收好那顆仙丹,毓夙眼神一錯,看到了之前他記錄日期的那個本子,拿出來翻了翻。他上天來的時間是人間的秋天,而現在,據猴子說,已經過了一年,到了第二年的春天。這么一算,時間比例大概是四比一,也就是說,在文曲星宮里過了一個月,在人間是過了四個月,文曲星宮里的一個季度,是人間的一年。雖然不符合“天上一天,人間一年”的說法,不過好歹找到規律了,毓夙把這件事記在本子上,又把本子放回了原處。然后毓夙一抬頭,就看見一只紙符疊的鳥正在身邊拍翅膀,看來屈原大人不是沒事所以才沒找他,而是體諒他正修煉,就沒打擾。展開那張符紙,上面寫著讓他趕快過去一趟,毓夙連忙跑過去,屈原正拿著文書嘆氣,他下首坐著莊書和董與非,兩個人也是面色凝重??磥磉@事情還不小,毓夙連忙行了個禮,也不廢話,直接問道:“大人,是出了什么事?”屈原嘆著氣說:“前些時候我司理天下文氣時,隱約察覺如今人間文氣集聚,似乎有勃發之態勢,想必你等都還記得?過得這一些時候再看,此勢越發明顯了。文氣只能疏,不能堵,要說人間文氣繁盛,倒是好事,只是……若是過盛了,后勢枯竭,卻不是好事?!?/br>底下幾人跟著點頭,毓夙雖然半懂半不懂的,也只有點頭,于是屈原又說:“只是,這卻不是現今最要緊的事,留待日后再說也可,今日叫你等過來,是有這么一件差事?!?/br>他把下座三人挨著看了一遍,看得每個人都正襟危坐,低頭思過,然后才說:“星主大人卜測天卷,算得如今凡間有一人,日后當為文曲星宮之中司人主,本欲待他修行圓滿,就迎上天庭,與我等同朝為官,誰知,這司人主該當降生之日,卻并未出世?!?/br>三人都“咦”了一聲,以示自己的驚訝和憂慮,屈原又說:“是以,如今需有人去下地府,查一查元辰宮里命簿,瞧瞧究竟是怎生緣故,并攜帶那位司人主回返?!?/br>屈原停了停,解釋似的說:“你我均供職司命殿中,本就管著人間文人命途,這也是分內之事。星主吩咐下了,你等可有誰……”說著,他就詢問地把每個人又看了一遍。下地獄的差事,聽起來就有點嚇人,也不知道地獄是不是陰風凄凄,鬼叫聲聲,毓夙有點瑟縮,根本沒有為老板分憂的意識,在屈原看他的時候第一時間避開了屈原的視線。估計其他兩位同事也是這樣的,屈原的表情就有點失望了,他又嘆了口氣,說:“本來該本官身先士卒,可本官卻……唉,沉溺文字,修行卻不足。本官能成就神位,原本也是因人間百姓供奉,這才勉強得了個名號,如今想來,這卻是份不當位,慚愧慚愧?!?/br>他開了個頭,莊書立即接上說:“大人莫如此自責,若說修為,下官更該慚愧。下官以祖上恩德,誤服了仙丹成就修行,迷迷糊糊上了天梯,這才有如今一席之地。入了文曲星宮后,便不思進取,至今由在地界下階徘徊,連宮中澆花的小仙都不如……唉,下官慚愧?!?/br>董與非一臉正經,卻不甘人后地跟著附和:“二位大人這么說來,下官真是無地自容!下官更無一絲修為,當初是為生人時略有薄德,亦是人皇冊封,星主錯愛,這才過蒙拔擢,自地府上升天庭,如今想來,哪敢擔當此任?下官早該讓賢才是?!?/br>莊書連忙說:“仲舒,你如此說便不對了。你得了漢皇冊封,略少也有些神效呢?!?/br>董與非仍然是一臉正經:“那些神效,萬萬比不得莊大人?!?/br>然后他兩人忽然一起噤聲停下,一起轉過頭,一起期待地看著毓夙,于是屈原也看了過來,并且眼睛里閃著希望的光芒。毓夙心里罵娘,尼瑪,你們仨說群口相聲,就等著坑爹呢是吧?就算剛剛知道了莊子其實還給自己的后人留了仙丹,董與非其實就是董仲舒,毓夙也來不及震驚了,因為他必須馬上現編出來一套說法,表現自己的弱小,不然他就要被迫去地獄出差了,誰叫這屋里就他是正兒八經修煉成仙的。(碧注:莊子在道教里是就南華真人,是一位非常非常厲害,非常非常牛叉的大仙,并且他是太上老君的徒弟,PS,不是八仙那種記名弟子,而是得到真傳的徒弟喲。洪荒流的說法是,莊子是老君,也就是所謂太清圣人斬下的第三尸,本我,執念,這就更牛叉了,因為大家可以把莊子和圣人劃上等號了。眾所周知,太上老君擅長煉丹,于是就設定莊子不管是徒弟還是本我,反正也會煉丹)可惜毓夙還沒開口的時候,屈原就說:“毓小仙是多年苦修的有道真仙,想必你道行深厚,手段百出,定然本事非凡,本官卻是看不出你高低,顯見你能耐遠在本官之上。這地府之行,便由毓小仙出馬,毓小仙你意下如何呀?”上司都這么說了,其實根本沒有商量的余地,毓夙也只好答應了下來,頓時剩下的三個人都松了口氣。于是這事就定下了,屈原立即宣布散會,莊書和董與非歡歡喜喜地走人了。第33章移栽蟠桃園那兩人走了,屈原卻叫住了毓夙,臉上帶著歉然的神情,十分誠懇地說:“實則我也知道,不該強賺你去地府,只是,我等三人原本都是凡人之身,敬神畏鬼,人之常情。我卻是一聽那地府,便身上打顫,你道緣何?我本是在那枉死城里,見慣了那十八層地獄里頭種種刑罰,聽夠了背陰山后頭鬼怪哭號,直等待足了壽數,才放出來到了天庭?!?/br>毓夙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