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21
書迷正在閱讀:這個男神有技術!、監獄生涯|無底深淵、喜歡你的那一年、鏟屎的,過來、卸妝后,老婆變成了男人、社畜的反面是——、審判島、暗黑破壞神+生化危機之警局風云+生化危機之傭兵噩夢+歡喜邪教(H)、快穿之世界線全亂了、[聲優]你的歌,我的聲
目光有些呆滯地告訴母親:“剛剛孩子好像動了?!?/br> “???” 母親喜得把手里的棋子丟了,下了軟榻跑到她跟前來,把手放到她肚子上。 “來,外王母摸摸?!?/br> 郭圣通有些哭笑不得,“哪會那么頻繁???” 她話音剛落,那魚便又在她肚子里游起來,還咕咚咕咚地吐著泡泡。 母親喜不自勝,“看看,這孩子多聰明啊?!?/br> “……”郭圣通很想說著就是湊巧吧。 但看著母親一臉幸福和滿足,她還是咽回去了。 ☆、第兩百二十章 解恨 這是她第一次感受到孩子和她的交流。 感覺很美好很神奇,不就夠了嗎? 午膳時,她一高興,又用了三碗飯。 歇過午后,母親叫她寫信告訴劉秀,“他雖不在跟前,但也得叫他高興高興啊?!?/br> 說著話,母親便示意羽年上來磨墨,“我們倆一塊寫,我也得說給況兒聽聽?!?/br> 好吧。 這孩子劉秀也有份,說說就說說。 郭圣通順從地上前,接過母親遞過來的筆。 她簡單地把胎動描述了一下,又叮囑劉秀行軍在外萬事小心便結尾了。 她擱下筆后,母親才剛剛開頭。 母親抬頭看她,那意思分明是你怎么就寫完了? 她也回看母親,你怎么有這么多話寫? 而后想想,嗯,要是給況兒寫,她的話也不少。 好吧,那是簡短了點啊。 但是…… “他如今不忙著收服銅馬軍嗎?寫長了他哪有空???” 這倒也說得過去。 母親無奈,低下頭去繼續寫信。 又過了兩刻鐘,母親寫完了。 郭圣通叫人拿火漆封了,快馬送回去。 接下來的幾天,母親早晚都念“也不知道那信到了沒有”。 她念得多了,弄得郭圣通也翹首以盼起來。 卻沒想到先到的竟然是軍報。 她拆開來看,銅馬軍大敗后還未等受降,高湖軍從東南來與銅馬軍匯聚在一塊。 劉秀領軍與其戰于蒲陽山,將其大敗。 他并未處死敗軍將領,而是封其渠帥為列侯。 可麾下諸將不信降者:這些人信得著嗎?別再引狼入室。 而降者亦不自安:劉秀這是不是打著鈍刀子殺人的主意呢? 劉秀明白他們的擔憂,便令降將各回營寨,把兵權真就交托回去,還單槍匹馬地巡視于諸將營地,降將們被他的氣度折服。 劉秀便將降將們分于麾下諸將率領,眾至數十萬。 因著這個,關西之地送了劉秀個“銅馬帝”的名號。 她看罷后遞給母親,笑道:“這下可威風了?!?/br> 母親仔細看完后,蹙起眉來:“秀兒這孩子膽子也太大了,那些降將若有一個記著之前廝殺的血仇,他單槍匹馬的如何抵得過?” 又埋怨起郭況來,“旁人不敢多言,他怎么也不知道規勸規勸?我現如今看著都捏了把冷汗,他們怎么就不知道怕呢?” 郭圣通道:“怎么能怪況兒呢?您別看劉秀平時像是好說話的樣子。 他其實啊可犟了,說一不二那種,還有股狠勁。 他下了決心的事誰能勸動?” 母親按著心口,“你啊,又不是看不出來這里面的兇險?怎么就不知道害怕呢?” 郭圣通笑,“都過去那么久了,害怕有什么用?” 母親忍不住拿手指頭戳她,“平時怎么沒見你這么沉得住氣呢?” 郭圣通又不能說是因為她知道最終的結局,當下只有訕笑。 晚間時,母親和郭圣通坐在燈下看皮影戲。 正看得起勁時,常夏急匆匆進來,遞過兩封信來。 母親忙叫皮影戲停了,站起來笑著拆信:“倒真趕巧,湊到一天了?!?/br> 郭圣通扶著腰也下了地,和母親一起湊到燈下讀信。 劉秀的信寫的很長,但沒什么有用的話。 可以總結為三點。 第一,他很高興很高興。 第二,他很遺憾很遺憾。 第三,她還嗎她還好嗎。 嗯,總結的很精辟。 她問母親,“況兒寫信說什么了?” 母親笑,“光是激動他外甥的胎動就激動了兩頁紙?!?/br> 郭圣通暗忖,看來他們倆還真是半斤八兩。 虧她從前還以為男人寫信都簡練的很呢,誰知道他們拖泥帶水起來也是好手啊。 她笑笑,叫磨了墨現給劉秀回了信。 信寫到一半,孩子在她肚子里敲起了鼓來。 咚咚咚地,一下接一下,還挺有勁的。 她已經習慣了胎動,擱了筆輕柔地摸著肚子,等孩子停下來后又拿起筆來。 霜降的那天,前線又傳來消息。 就像郭圣通說的,這一聲“銅馬帝”威風是威風了,但也惹眼不是? 河北之地的赤眉軍和大肜、青犢兩軍聯盟,湊成了十萬余人圍攻射犬城。 劉秀將其大敗。 而后,劉秀任寇恂為河內太守,馮異為孟津將軍,統率河內、魏郡二郡駐軍,共同抗御洛陽更始軍。 彼時洛陽由朱鮪、李軼、田立、陳僑和武勃共同鎮守,約莫有三十萬兵將。 主要的決策者很顯然是朱鮪和李軼。 馮異只有萬余人,再英雄了得八成也是打不過的。 畢竟,昆陽大戰那樣的神話很難復制。 為了不叫朱鮪和李軼整頓大軍,馮異暗中聯系起李軼來。 他寫信和李軼分析形勢,指明更始帝如今也就是個花架子,而劉秀卻是冉冉上升的啟明星。 李軼這樣的人,說明白了就是根墻頭草。 如今見劉秀在河北打出了名堂來,又哪有不忌憚的呢? 俗話說,多個朋友多條路。 萬一將來落在劉秀手里呢? 就憑殺兄之仇,劉秀就沒法饒了他,不如早早未雨綢繆。 可他又不想如今便投靠劉秀,畢竟這般反反復復地,過去了誰知道有沒有他的好果子吃? 于是,他回信給馮異,表明愿意和馮異交好。 怎么交好? 自然不能只是嘴上說說。 于是,李軼在此之后,不再為難馮異。 馮異趁機北上天井關,攻取了上黨郡兩城,又南下攻取河南成皋以東十三縣。 武勃領軍欲收服失地,馮異渡河與武勃大戰于士鄉,李軼閉門不救。 李軼滿以為如此這般,便能兩邊都討好。 馮異哪會叫他好過? 馮異使人給朱鮪透了風,朱鮪查實后怒不可遏,既氣李軼的兩面三刀,又擔心他會真投了劉秀。 不如殺了李軼,正好獨自個兒掌大權不是? 于是,李軼被朱鮪派出的刺客殺死了。 洛陽及其周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