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8
絨的小貓,但觀眾們很少再為他那滑稽嬌小的身影吸引,而是沉浸在他所講述的內容中。蕭悅的語氣沒有慷慨激昂,沒有明顯的抑揚頓挫。他的聲音很平靜,他只是普通的敘述一段歷史??捎^眾們聽著他那平靜的語氣,卻能感覺到他的悲傷,他的自豪。蕭悅的感情就好像是已經快溢出瓶子的水,即使瓶口水面平靜,但是水仍舊緩慢的自己慢慢溢出,控制不住。故宮人在得知蕭悅直播的時候,都第一時間放下自己手頭的工作,開始觀看直播。實在是沒有辦法抽出空的,就只能等著之后視頻放出了。他們在看到蕭悅描述的文物典守制度的時候,心里驚訝又自豪。驚訝的是,這種制度,在現在博物館中也在使用。自豪的也是,這種制度,在現在博物館中也在使用。只是從手工登記變成了機器登記。這都多少年了?老祖宗的智慧真是不容小視。從這其中,也可看出故宮人對此次文物南遷的重視。他們的登記可不是簡簡單單一件一件的登記,而是詳細到了每個部件。比如一件清宮的自鳴鐘,自鳴鐘的每一個部件,都會進行詳細登記,有些文物的登記多達上百條。若不是故宮人這等精益求精,那些文物怎可能完好無損?而文物裝箱,也讓當代文博工作者受益匪淺。大概是因為現在的科技太發達了,他們很難想象,在那個時代的人們是怎么在運輸途中保護的文物。蕭悅舉了兩個例子。第一個例子還是石鼓。石鼓的價值在于它表面的石皮。若是石皮脫落,石鼓就沒了文物價值。而這石皮經過文化,比絹布紙張還要脆弱。稍稍一震動,可能就會脫落。裝箱石鼓的為后來跟隨南遷一部分文物去了臺灣的莊嚴先生。莊嚴先生向北平琉璃廠達古齋的主人霍寶祿取經,在石鼓裝箱前用薄軟的綿紙浸濕水后,一點一點塞進石鼓裂縫中,然后再用濕軟的綿紙一層一層包裹石鼓,再進行裝箱。第二個例子是雍正款粉彩荷蓮玉壺春瓶。雍正款粉彩荷蓮玉壺春瓶不說其彩瓷工藝,其瓷瓶表面的荷蓮圖,就是一副藝術價值極高的國畫。彩瓷在雍正年間,技術和藝術都達到了一個頂峰,而粉彩荷蓮玉壺春瓶則是代表雍正時期彩繪瓷器最高水平的作品,是公認的華國古代藝術價值最高的瓷器,與其相對的,清造瓷器中還有一個瓷瓶堪稱華國古代燒造技術巔峰的瓷瓶,那就是雍正兒子乾隆帝燒造的各種釉彩大瓶,俗稱瓷母。瓷器脆弱這個大家都知道,故宮人在裝箱時也十分為難。后來他們是打開了故宮瓷器倉庫,學習古人裝運瓷器的方法,用稻草、棉花等材料,每個樣式的瓷器,用不同的裝箱方式,將其裝箱運輸。觀眾們看著,心里說不出是什么感覺。有些了解文物的觀眾,在彈幕和留言中科普,現在運送和包護文物的時候,也是用的這種方法。頂多天然的綿紙稻草,換做類似的東西。其內涵是一樣的。這些包護文物的獨特方法,在中古時期的故宮人那里就開始了,而中古時期的故宮人,又是從遠古時期的老祖宗那里學到的。代代相傳,代代相承。這就是傳承。即使沒有故意去傳授,但我們仍舊將其傳承下來。蕭悅說的是過去,觀眾們看到的是現在,是現在華盟文明的源遠流長。講完這些之后,蕭悅又講了這批文物的結局。日寇投降儀式在故宮太和殿廣場上舉行,這是太和殿廣場最后一次用于儀式。次日,故宮人將文物分批運回故宮,并且,在故宮唱響了。“有些故宮人,在文物南遷時于道路中長眠,踐行了自己保護文物的誓言;有的故宮人,在果黨撤離臺灣的時候跟隨部分文物前往臺灣,在海峽對岸,頂著臺灣人對大陸人的罵名,繼續兢兢業業守護自己的誓言?!?/br>“即使分割兩岸,故宮文物總歸是在華夏大地上,總歸是會聚集在一起?!?/br>“億萬斯品,羅列靡遺。靡遺既是沒有遺漏,就是完璧歸鄉。我們期盼著故宮文物再次回歸家鄉?!?/br>“華夏人所在的地方,便是華夏大地,便是這批文物的家鄉?!?/br>…………蕭悅結束了這次直播,也結束了故宮南遷文物相關的直播。他還有許多故事沒有講,比如故宮人在沿途的犧牲;比如其他民眾,例如樂山人民自發保護國寶;比如故宮文物在南遷途中,還多次進行展覽,向眾人展示華國國寶的流光溢彩……這些就在中慢慢講述了。他離開了光網,趴在窗臺上,貓尾巴繞到爪子前,貓腦袋仰頭看向窗外鳥語花香。作為一個古人,來到未來真是太好了。他親眼看到了,千百年后的華夏文明,山河猶在,國泰民安。第23章蕭悅這次直播,因觀看的人更多了,影響自然也就更大了。此次直播,蕭悅講了許多干貨。這些干貨被文物工作者肯定之后,在網絡上引起了很大轟動。中古也是古,中古的華國人也是現在華盟人的老祖先。老祖先的智慧,讓現在的華盟人非常自豪。這大概就是探究歷史的魅力吧。很多人說,歷史中的古人再厲害和現代人有關系嗎?他們創造了什么,和我們有關系嗎?蕭悅的直播除了告訴眾人,有些技藝我們一脈相承,的確有關系之外,更重要的是,其中傳承的關系,讓我們自豪。民族的強大除了硬實力之外,軟實力也很重要。蕭悅看著網絡上那些民族自豪心爆表的言論,高興的瞇起了眼睛。他用貓爪子指著屏幕,對樂正元道:【你知道什么是民族自豪心嗎?就是哪怕處于低谷,咱們也覺得老子曾經天下第一,今后也能天下第一?!?/br>【華夏中古和近古的歷史沒有丟掉,飼主應該也知道我們華國有落后過的歷史。當華國崛起的時候,民眾看著騰飛的華國仍舊有諸多不滿。還有人不斷罵華國,跪舔國外。而從這些跪舔國外的人的言論中,偏偏也能看到咱們華夏子民的大國思維?!?/br>【在崇洋媚外的人眼中,華國這樣比不上外國,那樣比不上外國,他們拿外國所有的長處和華國的短處比,好似華國一無是處。華國媒體也是如此,若有一項突破,定是和所有外國比。好似世界上就只有兩個國家,一個叫華國,一個叫外國?!?/br>蕭悅還沒繼續說,樂正元就接話道:“是因為華盟……華國曾經屹立于世界之巔,所以即使華國暫時落后,我們也習慣將自己擺在強國的立場上,用強國的思維思考。所以,我們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