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63
書迷正在閱讀:穿書之炮哥吃鍋伐、豬rou販的幸福生活、老干部與蟲首長[星際]、有求必應、冒牌男友、歸鹿、淪陷的戰神[雙性](H)、武林高手、延時愛戀、殊途
想著做女紅補貼家用。 芳竹和儀蘭很是懷疑這話里的真實性。 瞎了是怎么做女紅的?不會扎到手? 傅寧家在城外只有兩間屋,圍了一個不大的小院子,零散養著幾只雞鴨。 周氏在院子門口就開始喊了: “寧哥兒他娘,有客人來了,你快出來看看喲……” 芳竹和儀蘭再次懷疑周氏說話不經過頭腦。 宋氏不是瞎了嗎?所以她怎么出來“看看”? 傅念君終于見到了宋氏。 這是她第一次見到這位自己前世所謂的“祖母”。 畢竟宋氏在傅寧功成名就之時,她就早已過世了。 宋氏是個面目溫和,輪廓秀美的女人,雖然臉色蠟黃,顯得很蒼老,一雙眼睛也渾濁了,可面龐五官,依然能看出年輕時的風姿來。 宋氏一雙手扒著門框,正努力迎著光線往外頭張望。 “是周嬸子嗎?快進來坐吧……” 傅寧母子的輩分低,所以她也得稱呼周氏一聲嬸子。 屋里有些潮濕陰暗,因著這日天光不是太亮,一進屋子就更讓人有些視線不清晰了,芳竹想去點燈,可找了半圈卻都沒找到油燈,傅念君向她搖搖頭,她只好癟著嘴退回到傅念君身后去了。 宋氏似乎并不慣常于點燈。 幾人落座,宋氏一聽傅念君是傅琨的嫡長女,神態就有些局促。 “我、我給娘子去倒點熱茶吧……” 她磕磕絆絆地要出門,還是周氏一把將她按回椅子上,熱心地出去燒水沏茶了。 傅念君在進來之前就聽周氏說了這母子二人的不容易,宋氏也不是個只會伸長手等別人施舍的人,早年間她身體還不錯的時候,就是眼睛不好也還自己主動下地去勞作,就是為了讓兒子專心讀書,不要每年都問族里借錢。 只是她這幾年身體越發不好了,向親戚族中打秋風的日子才漸漸多了起來。 何況傅寧在讀書上也確實有些天分,如今這世道,但凡家中有些能力的,都會選擇讓子弟念書識字,宋氏是個慈母,就是自己再苦再累,也還是愿意為兒子讀書犧牲一切。 周氏還夸了傅寧孝順,說起上半年他接宋氏進城治病的事,說他手頭也有現錢,還還掉了欠他們家的一些債,只是后來卻又不知沒有什么進展了,宋氏也知道住在城里貴,鬧著就回來了。 傅念君又問起周氏帶宋氏去傅家找她的那次,周氏也是很感恩傅念君還記著這事,因此盡量對她知無不言,她只說當日她們去傅家前一天晚上,似乎是傅寧和自己的親娘宋氏吵了一頓,宋氏瞎了眼睛,摸著黑一路跌跌撞撞地去敲了自家的門,周氏一開門,看見路上摔得不成人樣的宋氏也是嚇了一大跳,宋氏卻是個倔脾氣,愣是沒哭,只說第二天請周氏陪自己去傅家。 周氏只當做他們家是銀子又不夠了,見她執意,也就同意了下來。 傅念君問她,那為何宋氏開口是要找傅琨。 周氏早就忘了這一茬了,只能按照她自己的猜測給傅念君解釋了一遍。 說估計是傅寧在學業上遇到了什么難事,只能求傅相公幫忙,宋氏這才想去傅家的吧。 傅念君又問她,那為什么后來又不來了。 周氏只道,看著宋氏的樣子,似乎是麻煩解決了,自己再問她,她也搖頭說不會再出門了。 古古怪怪的。 周氏只請傅念君多包涵一下宋氏,說她確實是不容易。 這會兒周氏出門去燒水,傅念君自然有空好好地看看宋氏身上的“不容易”了。 宋氏的眼睛似乎是在直視著自己,可是雙眼沒有焦距,定定地落在傅念君身上,一眨不眨,怪滲人的。 她這雙眼睛為什么瞎的,傅念君也問過周氏,可是她也說不明白,只說很早以前就不好了,至于早到什么時候,很可能是在成親前。 想想也確實有可能,傅寧的父親病弱又家徒四壁,若非是宋氏眼睛有毛病,想必也不至于嫁到這里來。 “傅二娘子……可是有什么事?” 宋氏忐忑了半天,也沒聽見傅念君開口,只好先出聲。 “也沒有什么?!备的罹f著:“就是帶了一些東西給宋嫂子?!?/br> 宋氏受寵若驚:“年節前族里給了好些東西,現在都還沒吃完呢,娘子實在不必如此?!?/br> “那是族里的,這是我們家的?!备的罹f道:“何況寧哥兒先前在我弟弟身邊做伴讀,一直都很辛苦,再怎么樣,這點微薄謝禮你也是受得起的?!?/br> 宋氏聽她這么說,心里也放心了很多,只覺得這位傅二娘子說話如沐春風,又不端高架子,真是為人十分親切。 傅念君很曉得如何讓她放松下來,聊了聊他們家年過得如何,再聊起了傅寧在做傅溶伴讀時的事,聽起來似乎真的是為感謝而來的。 周氏燒了水進來,傅念君讓兩個丫頭接手沏了茶,繼續有一搭沒一搭地說著話。 宋氏逐漸放松下來,就開始感謝傅念君。 感謝的事,是傅淵將傅寧舉薦到敦復書院去這件事。 傅念君不動聲色,聽宋氏來回謝了幾遍,她才確認宋氏不知道傅寧即將入學國子學。 也是,這件事還沒完全定下來,旁人不知道也屬正常,但是傅寧不可能不知道。 也就是說,他去找傅琨,完全是他自己的主意,宋氏很可能并不知情。 正文 第449章 虧欠 傅念君拿定了主意,就試探地問宋氏:“宋嫂子,若是寧哥兒眼下有更好的前程,你可會贊成?” 宋氏聽她這么問,反應竟是立刻頓住了。 這一停頓,就顯得格外微妙。 一個為兒子前程學業辛苦了一輩子,最大的希望就是兒子出人投地的母親,為什么一聽到這話首先的反應會是遲疑? 還是周氏嘴快接過了傅念君的話頭: “二娘子說的是什么事呢?” 傅念君順勢道:“是我爹爹身邊,最近官家讓他整理,他有意向找一個學生代筆,只是近一兩個月,也有工錢。雖然是個尋常小吏的工作,但是對于學識也頗有要求,他想著這也是個歷練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