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2
書迷正在閱讀:穿書之炮哥吃鍋伐、豬rou販的幸福生活、老干部與蟲首長[星際]、有求必應、冒牌男友、歸鹿、淪陷的戰神[雙性](H)、武林高手、延時愛戀、殊途
懂得怎么給我們找樂子?!?/br> 齊昭若咳了一聲,“是七哥你剛才說了,想見見那位在墻頭提詩的才子……” 只見東平郡王周毓琛突然間一陣猛咳,仿佛被茶嗆到了,他回頭一臉好整以暇地看著弟弟。 壽春郡王周毓白也是一臉無奈。 他剛剛說的明明是,“誰這么一筆爛字也敢提墻頭,寫的這是什么玩意兒,有機會一定要認識認識此人臉皮是怎生的厚?!?/br> 杜淮卻一臉受寵若驚,拱手驚喜道:“原來七郎還曾夸贊過小可,實在是愧不敢當?!?/br> 齊昭若憋著笑,招呼杜淮坐下,杜淮以一種在周毓白看來極度rou麻的眼光盯著他,盯得周毓白渾身雞皮疙瘩。 他望向看戲的兄長,嘆了口氣,“還有茶嗎,再給我一杯?!?/br> 壓一壓胃里的惡心才是。 ****** 杜淮很興奮得了兩位郡王的賞識,推杯過盞,他又覺得兩位郡王果真是人品出眾,出類拔萃,不僅相貌無可挑剔,談吐也是極有風度的,兩人一如秋陽,一如冬月,身份貴重自持,卻都并不像他以為的那樣清高冷傲。 如此他一高興,就多喝了幾杯,喝得渾忙忙,就起身告退去解手。 邊解手還邊兀自回味著該怎樣回去讓兄弟們羨慕羨慕。 他想到這兩位郡王的身世,不免又有些唏噓。 東平郡王在相貌和風度上都要更接近當今圣上,溫和仁厚,而人家的母親是官家最喜愛的張淑妃,盛寵幾十年不衰,那才是官家的心尖rou。 比起來壽春郡王的風姿雖然更叫人向往,但他是皇后舒娘娘嫡出,舒娘娘不受官家喜愛,要是舒相還在朝,自然境況好些,可是如今呀…… 杜淮搖搖頭。 說起來,當今這位官家的后宮秘事,滿天下也沒幾個百姓不知道的。 如今的官家是太宗皇帝唯一的嫡子。太宗皇帝的發妻,徐太后,在太祖沒起事的時候就嫁給了太宗,家里是以殺豬為業的,她的兩個兄弟后來跟著太祖太宗東征西戰的,雖說大字不識幾個,可到底憑著累累軍功建起了家底,如今誰都知道徐國舅一家,那是橫著走的主。 太祖過世后太宗兄終弟及登上皇位,徐氏也成了皇后,她想讓自己的侄女做太子妃,被太宗皇帝擋下了。當時國朝初立,太宗急于和舊朝老臣建立關系,就為太子聘了魯國公,后追謚中書令孫德的長孫女為妃。 孫德是前朝宰相,雖然做了二臣,可是依然引導了大批民心,太宗審時度勢,新舊王朝的第一次妥協,舉措十分正確。 正文 第22章 皇帝的感情史 第一位皇后,就是那短命的孫娘娘。 太祖皇帝的打算很正確,可他看輕了自己那個當年就敢提刀追人兩條街的悍妻。 話說當年還是太子的官家,十六歲的時候,大婚前夕,就被親娘算計了,無媒無聘之下在自己親娘宮里寵幸了表妹徐氏,就是如今的徐德妃。 徐德妃長得很不好看,還是齙牙,且性子和徐太后年輕時一樣,能動手就不動口。 官家醒來看到這樣一個女人含羞帶怯地望著自己,還是自己親娘的算盤,真是又氣又急,只覺得女人如洪水猛獸,避之唯恐不及。 可當時的太宗皇帝也沒辦法,因為徐氏很快有了身子,只能讓他做了太子側室。 于是孫娘娘就這樣委屈地嫁給了官家,孫家是百年世家,孫娘娘性子高傲,覺得丈夫對不起自己,不愿主動親近,也很不懂得撫慰當時極度厭恨女人的官家的情緒,兩人就這樣夾著個徐氏不冷不熱地過日子。 就在如此情形下,官家遇到了張淑妃,說起來這位張淑妃張娘子,也是個人物,她遇到官家時還是個走街串巷搖鼓唱曲的貨郎之妻,可是生得貌美窈窕,性格溫柔,與官家一見如故,且讓官家感受到了不同于他身邊所有女子的溫情。 這種心靈上的慰藉,是當時他久尋不到的。因此即位后,官家立刻不顧百官言論和太后施壓,硬是將她娶進了宮。 而徐太后為何會讓步,也是因為彼時徐德妃已經生下了大兒子,如今的肅王。 而帝后感情不睦,太后當然樂見,再來個張氏攪攪渾水,她也沒損失。 可沒想到官家對張淑妃如此情深愛篤,進宮后,她立刻就生了二兒子滕王,可幸好滕王憨憨傻傻,說話口吃,連生母都不喜歡他,太后才放了心。 還是官家的乳母秦國夫人覺得不妥,勸孫娘娘一定要軟下身段來,否則肅王越來越大,日后就是她再生嫡子也沒用了。 孫娘娘身體一直不好,可聽了秦國夫人的話終于醒悟,后來拼了性命用盡最后一口氣生下了官家的第一個嫡子,三兒子崇王。 可崇王這個寄托了滿朝文武希望的皇子,竟是個跛子! 官家連多看他一眼都嫌煩。 這之后幾年,張淑妃努力想生兒子,可一連幾個都是女兒,但依然不減寵愛,甚至在她懷安陽公主期間,官家想立她為后。 當時連旨意都下了,皇后金印寶冊都交到了張氏手里,可百官和太后不同意,日日吵日日上折子,說張氏再嫁之身,且出身下九流,萬萬當不起一國之母,御史臺的御史們輪番圍攻官家,口誅筆伐,從前五百年一直說到后五百年,鬧得沸沸揚揚烏煙瘴氣,吵到官家最后妥協才罷休。 張氏這皇后,只做了三天,從此以后,還只能封淑妃,連貴妃都不能加封。 官家也算可憐,第一任皇后,是出于鞏固新舊朝的關系,第二任皇后,是他對集體文官的讓步。 他對心愛的女人,只能懷著一份愧疚。 百官們怕他再提舊事,便挑了一位他們都滿意的小娘子。于是當官家就娶了當時舒相公的女兒,才十幾歲的舒氏。 因為舒相公是身家最清白的一位,舒氏做了皇后,絕對沒有任何助力,甚至連兄弟都沒有,絕對無法威脅到太后的外戚地位,且舒氏一個當時才十幾歲的女娃,也威脅不到張氏的寵愛。 立了皇后,后宮終于清凈了,官家依舊寵愛張淑妃,冷落皇后,好幾年后,東平郡王周毓琛出生,這是張淑妃和官家最疼愛的兒子,他不似同胞兄長滕王一樣憨傻,而且十分聰明懂事,在襁褓里時就長得頗為討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