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9
書迷正在閱讀:全江湖只有我不知道自己是女神[綜武俠]、示愛信、當穿越成充氣娃娃(H)、焦糖拿鐵、穿越之九尾狐降魔記、小師叔,哪里逃?、扎西和達哇、網戀嗎?我超聲波、教主總是想離婚[穿越]、農婦門前野草多
住百姓,禁不住權貴。海貿向來是高風險高回報,不少人家仗著這海貿賺的盆體滿缽,畢竟京城中開銷大的很,人情往來,三節壽禮。若是家中資產頗豐倒還撐得住,但是朝中新晉官員之人不乏貧寒之人,根基淺薄的很,即便身為官員有免稅的權利,但是不一定有人帶著自家耕田之類的東西投靠,畢竟,京城里的官兒太多了,便是大街上的小販,七拐八拐的關系都能找到官員親戚。沒錢的話,就沒辦法打點,就算你不做行賄的事情,但是自古以來都講究個冰敬炭敬,別人都有,獨獨你不給,這也說不過去??!因而這些個沒錢的官員,倒是不少人派遣船只下海,為的便是求取些銀錢。若是陛下開海禁,別說南北之地的商人之多,這些人也不過是仗著自己是官員,有著特權,若是正正經經的做生意,自然比不上那些整日里迎來送往的商人了。寧王也在焦急,這干大事自然也要錢,這大夏可沒像武俠那樣,這一個寶藏,那一個寶藏。這造反所要的錢糧布匹,所造的刀劍工具什么的都可是要錢的。三軍未動,糧草先行,若是沒有錢的話,這仗都打不起來,更別說造反的事情了。寧王在國內是有些產業,但這些產業大都都是供王府開銷以及一些人情往來,之前因為經營不善的關系,倒是顯得有些窘迫,后來女主接手之后便越做越大了。不過若是僅僅靠國內的一些產業的話,寧王想要造反是遠遠不夠的,畢竟為了掩人耳目,寧王府在國內的產業置辦的都不多,怕引起皇帝的猜忌。倒是在海貿這事情上寧王著實下了苦功夫!派遣自己的心腹行海貿之事,沒幾年功夫就幾乎富可敵國了,這些錢被寧王用來囤積兵器糧草,若是斷了寧王的海貿之事,簡直如同斷了寧王一臂,寧王是絕對不會讓這些個事情發生的。朝中除了有寧王這樣子心思的人,倒是還有不少人打著渾水摸魚的想法,一時間,朝堂上雖然安穩,只是底下確是暗流涌動。相比較底下人繁多的心思,林墨的心思就簡單直接的多了。林墨現在想的便是盡可能的自污自己,除了不能寵愛美女,林墨摩拳擦掌打算把一切昏君的事情都要干個遍!他就不信,自己修個長城,造個運河,甚至弄個七下江南,看自己的名聲臭不臭!林墨現在都顧不上蘇長風了,自從系統黑屏之后,林墨就有種不詳的預感,雖然蘇長風這個支線崩了,但是蘇長風畢竟是支線,主線還是寧王和女主甜甜蜜蜜的談戀愛,林墨對這主線倒是放心的很,也不擔心劇情跑偏。等到自己自污成了昏君,自己的戲份差不多也就結束了,到時候也就可以離開這里了,只是不知道為何,林墨似乎總覺劇情似乎隱隱約約之間有些問題。實在不行的話,林墨還打算找個文人,然后演示下何不食rou糜的典故,甚至還想好了要是還不行的話,自己就打算求長生不老!造宮殿!雖然林墨想著自己要當昏君,但是太過的事情還是不敢做的,像是紂王那樣子暴戾的炮烙之刑,像是隨意殺伐百姓之類的東西,林墨還是不敢的,畢竟林墨還是一個沒見過血的現代人,加上這里蘇長風和魏公公一個兩個都護著他,也沒讓他見識多少陰暗的東西,這性情倒是保留了下來。林墨心里想著這些個東西,倒是顯得有些心不在焉的樣子。楊清看在眼里,雖然疑惑陛下最近為何頻頻發呆,但還是示意一個朝臣將自己準備好的東西呈上去。這朝臣乃是戶部的一個員外郎,平日里和楊清也多有親近,只是這人官職雖小,所上奏的事情卻不小。他言道,如今國庫空虛,希望陛下能夠開海貿,對海貿進行收稅,來充實國庫。國庫現在是個什么樣子,基本上明眼人都知道,去年國庫差點連官員薪奉都發不起了,今年還未到往日里收稅之際,雖然有之前鹽商捐的銀子,但是大部分都是用于賑災了,雖有小部分放在國庫但也是入不敷出。戶部的人倒是有不少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畢竟戶部作為天下管理錢袋子的人,但是這兜里卻沒錢……這樂子可就大了。況且若是遇到什么天災人禍,但是國庫里沒錢的話,也是禍端,這商人捐款也只能用個一次兩次,若是回回都這樣子,恐怕朝廷也沒什么顏面了。錢多,戶部才能立得起來,所以雖然戶部沒有出聲,但是大多走贊同這個,畢竟海稅是讓商人交錢,又不是讓自己交,對于剝削商人,作為地主的官員一向樂見其成的很。只是比起戶部的淡定,其余人就淡定不了,比如說工部尚書郭攸之。郭攸之雖然得償所愿有了尚書的職銜,但是卻感覺憋屈的很。本來這個工部尚書應當是現在的戶部尚書楊清接任的,但是因為崔萬之因為山東一事自請離去,卻是讓楊清直接當上了戶部尚書。而自己也就接手了楊清不要的工部尚書……這事情一向就能咬牙好伐,簡直不能忍!自己珍之惜之,甚至借助一些人弄出一場弊案,為的不就是尚書這個位子?只是沒想到有人能夠輕輕巧巧的就將他奪了過去,甚至沒看上,等到有更好的就把這輕巧拿來的東西又還給了自己。就像一個女神把自己的前男友介紹給暗戀自己前男友妹子一樣,郭攸之作為接收前男友的妹子,那可是憋屈到了極點。甚至原本珍之惜之的尚書之位也變得食之無味了,尚書是從二品的官兒,大夏朝的一品官都是些虛職,像是太傅之流的官職,雖然貴重但無實權,這二品官便是一個文官竭盡全力也不一定能得到的,既然那人幫郭攸之得到了這個位子,盡管郭攸之對如今得到的尚書之位也沒有多少歡喜之意。畢竟是六部里面的排名比較低的工部,雖然也是個尚書但是卻比不上戶部和吏部權勢大,但是對于那人吩咐下來的事情,郭攸之依舊按照那人的指示行事了。那員外郎的話音剛落,這郭攸之便上前道海禁是祖宗家法的事情,若是開了海禁,恐怕有違祖制。古代就是這樣子,祖宗的話有利于自己呢,就搬出祖宗家法,若是不利于自己呢,就裝作沒看見。這招數雖然老,但是架不住他經用??!另外一群人站出來也附和著郭攸之。這些人和郭攸之到是真的沒啥交情,只是一開海禁,自己就得交稅,還有其他人來搶占自己的生意,作為既得利益者,他們自然是不喜歡開海禁的。林墨倒是沒怎么吱聲,任由下面人你來我往,戶部官員倒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