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32
因為邱玹和唐一彥上來之后,阿香就帶著人出去了,而周敏哭的時候又始終收著聲音,所以這一場小插曲,知道的人只有在場三個。周敏后來補了些粉,遮去了泛紅的眼眶,不仔細看也瞧不出來。 過來看熱鬧的人群直到天擦黑了才陸續離開,周敏雖然只需要坐著,卻累得渾身僵硬,而且不知道是不是白天哭得多了,頭部隱隱作痛。連晚飯都沒吃,就直接睡了。 第二天一大早,周敏就被安氏從床上拉了起來。 雖然按照規矩,婚禮是在傍晚之后舉行,但是這一天她要做的事情很多。首先要沐浴凈身,然后要開臉,也就是用麻線將臉上的絨毛絞去。因為臉上的絨毛很細,所以這個過程也很漫長,需要一點一點的來,不能漏掉了任何一處。 等到全部弄完,周敏甚至有一種自己的臉已經腫起來了的錯覺。不過從鏡子里看,只是面皮微微發紅,距離腫起來還是有一段距離的。 這面鏡子也是她的嫁妝之一,唐一彥送的妝奩。琉璃背面鍍了銀,能將人照得纖毫畢現。 開臉之后,就要梳妝了。 新娘子的妝容非常復雜,連化妝加上梳發,弄完之后,一早上的時間也就過去了。她的時間比較充裕,還是因為距離太近,不需要擔心在路上耽擱。若是別的新娘子,這會兒就該啟程了。 換上喜服之后,周敏就坐在房間里,等著新郎官前來迎娶。 為免婚禮的過程中忽然出現人有三急的情況,不但不雅,而且有可能會耽誤吉時,所以這一天周敏是不能吃東西的。 她后悔??! 昨天有得吃但是她沒吃,今天餓得抓心撓肺,卻又不能吃了。 還是阿香偷偷給她塞了兩塊點心,不過吃完之后,周敏發現自己更餓了。畢竟吃了一點卻不能吃飽,更受折磨。最后她跟阿香商量了半天,想辦法到主屋那邊去弄了一個饅頭過來。 這是迎親的時候要用的,蒸得又宣又軟,周敏吃完之后,才覺得自己活過來了。 才吃完了饅頭,她忽然聽見屋外有嘰嘰喳喳的聲音,不由好奇想起身去查看。不過阿香奉命在這里“看守”周敏,不會讓她犯這種錯誤,把人按住之后,自告奮勇的出去查看。 沒一會兒她就興奮的跑了回來,“周jiejie,是燕子!” “什么?” “是燕子,燕子在屋子的梁下筑巢呢!”阿香說。 周敏沒見過這樣的場面,不由生出了幾分好奇。奈何又不能親自去看,便只能道,“那你們進出的時候小心些,別驚擾了它?!鳖D了頓,又道,“對了,你去問問我娘,這燕子突然出現,會不會有什么忌諱?” 到底是成親的日子,風俗之中有各種各樣的忌諱,之前安氏說了很多,但周敏根本記不住,也不知道有沒有這么一條。 總歸還是小心些好。 阿香慌忙去了,不一會兒回來,身后卻跟了長長的一串人。原來眾人聽說此事,都跟著過來看熱鬧。萬山村這里屬于山區,極少能夠看到燕子的蹤跡,所以知道此事,他大伙兒都很好奇。 燕子是在二樓的梁下筑巢,其他人也不方便上來,所以沒一會兒,大伯公就領著一幫女眷過來了。站在廊下看了很久,才點頭道,“好,好??!” “大伯公,這是吉兆?”安氏有些忐忑的問。 大伯公道,“當然是吉兆,而且是大吉大利!燕子繞梁,富貴綿長,好兆頭??!正應了今日的喜事,將來必定家和萬事興,財源滾滾,福星高照,你們啊,就等著享福吧!” 第80章 有情人終成眷屬 永嘉十五年, 二月初二。 齊家的這一場婚禮, 已經成為了整個萬山村和萬山新村的盛事。因為齊老三早就透露過, 今天會擺流水席。 山村里辦喜事, 通常都是所有賓客到齊之后擺上一輪席面,等賓客吃完了散場, 再單獨擺一輪招待前來幫忙的鄉親。最后剩下的飯菜, 就讓來幫忙的人分了帶回家去。 而所謂流水席, 客人來了立刻就可以上桌,不需要等待, 宴客的方桌一桌八個人,湊齊之后立刻上菜,吃完就可以離開。 當然,在這個四鄰八村大家都相互認識的地方,流水席的實際意義不大。畢竟本來就要請闔村的人都來吃席,至于外村的人, 特意過來蹭一頓飯的畢竟是少數。所以這更重要的是一種態度,表示齊家上下對這樁婚事的重視。 但這種村子里幾乎沒有過的酒宴形式,卻引來了所有人爭相圍觀。一大早, 齊家山就擠滿了看熱鬧的鄉親。齊老三命人抬出自家種的葵花籽和花生, 就擺在外頭任由大家自己取用。 這成親時用來待客的花生和瓜子也有講究,不能炒熟, 只能用生的。 畢竟傳宗接代的思想是刻入國人骨子里的東西,何況還是在這個時代。所以成了婚,大家對小夫妻的期待, 最實際的就是“早生貴子”了。這婚禮上的種種細節,自然也都要在意,取其吉利。 不過在太陽下暴曬過,而后密封儲藏的瓜子,就算不炒也很香脆,鄉親們嗑著瓜子,不免就議論起這一樁婚事來。 昨日大家都去看過曬嫁妝,熱鬧勁兒還沒過去,這會兒提起來,語氣里自然羨慕的多。尤其是那些婦人們?;橐鲈谶@個時代被稱為終身大事,在后世甚至被冠以“女人的第二次投胎”這樣的名義,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所以,哪個女子不希望嫁得良人,哪個女子不期待自己的婚禮盛大且隆重? 齊家這些年的日子是過得越發的好了,往來的人更多是府城的權貴,又有溫泉山房那里聚集了那么多的讀書人,在尋常村民們眼中,他們家早就已經跟自己不一樣了,脫離了泥腿子的行列,成了貴人。 這種意識一開始還比較薄弱,現在卻已經越來越清晰,尤其是年前竟然有天使來到這里宣旨之后。 如果說以前,這些鄉親們還會打一下主意,想為自家兒子聘周敏,或者想吧自家女兒嫁到齊家去,那么現在,他們連這種想法都沒有了。 齊大非偶,這道理他們也許說不出個具體的所以然,但行事上卻一直遵循著。 所以周敏和石頭成親,對他們來說理所當然,也是比較容易接受的結果。 想想看,如果齊家發達之后立刻跟府城的人家結親,雖然也是好事,但鄉親們心里多半會不是滋味。畢竟幾年前大家還是一樣的,甚至其中好些人家過的可比齊家好多了。 不過,也正是因為齊家送了一次聘禮,周敏曬了一次嫁妝,他們才知道齊家如今有多富有。原本那點兒比較的心思,也就都淡了。 一點點差距會令人妒忌,但天和地的差距,卻只會讓人心下拜服,不敢逾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