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6
這種吃完了還要打包的行為非常慚愧,但最終還是沒推辭過去。 吃完了飯,他們也換了個地方說話,周敏喝了一口水,然后正色看向齊老費,“老費叔有話就直說吧?!?/br> 齊老費微微一怔,繼而苦笑起來,“你啊,什么事都瞞不住你。我本來還打算緩一緩,過幾日再提,以免顯得我請你吃這桌席面就是為著求你辦事?!?/br> “叔你要是這么說,那就是見外了?!敝苊舻?。 齊老費道,“今年的天氣你也看到了,入春之后只二月里下了幾場雨,之后就一直旱到現在。雖然還算不上大旱,但再這樣下去,就要影響到春播了。若是入了夏還是這樣,情況只怕更糟?!?/br> 周敏聞言,微微有些意外。之前聽齊世云的說法,還以為這位新任的徐縣尊是一個不通庶務卻又妄想功勞的書呆子,但現在看來,不管他是不是為了政績,但總歸還有幾分做個好官的念頭。起碼并不是每一位縣令都會因為一個多月不下雨就擔憂出現旱災,想要未雨綢繆。 說到抗旱,種在地里的作物,天然就比水稻有著更強的抗旱能力,畢竟它們基本上是靠根系在地下吸水供給植株,所需的水分也不像水稻那么多,即使大旱,人工澆水也能稍微挽救。 所以這會兒聽了齊老費的話,周敏便道,“那就讓縣尊大人繼續推廣土豆和玉米兩種作物便是,只要不是赤地千里的大旱,多少都會有收成。若還能求得朝廷的免稅和賑濟,想來堅持到明年不成問題?!?/br> 齊老費發愁道,“這兩種東西雖好,奈何都不能做主食,那玉米成熟之后又干又硬,口感大不如鮮嫩時,磨成粉又只能做糊糊,不能發面蒸饃。這稀的畢竟不如干的,吃久了人可頂不住?!?/br> “啊……”周敏這才想起來,玉米的吃法好像也沒有推廣過。之前幾年都是風調雨順,大家除了在到季節的時候吃一下嫩玉米棒子,剩下的就是磨成粉來熬粥了,但不管哪一種,都更像是輔食。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普通人家始終種得不多,跟高粱黍米一樣,多少種一點吃個新鮮而已,很少擴大種植面積。畢竟他們又不像周敏這樣能夠大批量的賣出嫩玉米棒子,又不舍得像許多大戶那樣,將種出來的玉米用來喂養牲畜。 每一種食物的食用方法都是經過長時間摸索得出的,而在最需要食用它們的民間,這種發展卻總是最慢。 因為廣大勞苦群眾很難像有錢有閑的富貴人家一樣,專門養著一群人琢磨怎么把一道菜做出花兒來。何況民間能用得起的香料佐料也很少,還不怎么舍得用油鹽……再加上大部分人很容易滿足于現狀,不愛探索和創新,自然就很難出現新的吃法。 之前的土豆就是這樣,大部分人不過用水煮一下就完了,連鹽都不舍得沾一點,自然滋味又水又淡。而在石頭將各種菜譜告知唐家樓之后,這些菜色從縣城開始流行,又重新進入民間,如今燜炒燉煮都是家常菜了,只有油炸,大部分人還是不舍得這么浪費。 “玉米也能做飯的?!敝苊舻?,“這樣吧,明日我家蒸玉米飯,也回請老費叔一頓?!?/br> “那敢情好?!饼R老費點頭。到時候讓家里的婆娘去觀摩一番,學會了,再進縣城去現學現賣就是。 因為是要全程觀摩,所以第二天一早,周敏等人來了,才去倉庫里挑了一提玉米,拿回來大家一起脫粒。齊老費將一個玉米握在手里看了一會兒,才道,“敏敏,你們家種出來的東西,總比別人家的都好些?!?/br> 周敏道,“那回頭縣衙要請人吃飯,就麻煩老費叔幫忙說和了?!?/br> 雖然官田里也種了玉米和土豆,而且收成并不少,但是要論質量,都不如周敏的。要不怎么縣城里唐家樓每年的嫩玉米棒子都會引來爭搶?不是那些大老爺們家里的地沒種玉米,不過味道不如而已。這種不如,普通百姓大概嘗不出來,但是嘴已經被養刁了的朱門富戶卻能分辨。 所以縣衙如果要宴客,不管是為了臉面還是為了推廣玉米,當然都要用好東西。 而且,除了這頓飯之外,如果能讓縣衙主動采買自家玉米和土豆,當做種子出售給民眾,那才是更加長久、而且穩賺不賠的生意,對雙方都有好處。畢竟能拿出優良品質的種子,對提升官府的名聲和威信同樣很有用。 不過,事情能不能成,要看齊世云的周旋,還得看那位徐縣尊是不是真的重政績更勝過金錢。否則萬一他借助官府施壓,低價從自己這里收種子,再高價賣出去,把錢揣進自己的腰包,周敏可就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了。 將玉米脫粒之后,就是磨成粉了。 石磨與機器最大的不同就是無法精細的控制出來的成品。要么就用大磨推玉米粒,出來的成品顆粒粗細不均,而且還帶著一層厚厚的皮,口感自然不會好。要么就加水用小磨打成糊糊,口感更細膩,但是要么熬粥要么蒸糕,就不適合用來做主食了。 所以周敏在這里使用了一種新的工具——羅。 跟完全用竹編的簸箕之類的器具不一樣,羅更精貴,因為它需要使用貴重的絹紗來制作。用寬大的竹片編成一個厚度兩寸左右的圓圈,然后再將薄薄一層的絹或紗糊在上面,就做成了。 相較于孔洞巨大的竹編篩子,羅能夠更細致的篩出粉末或者流質的東西。 將磨好的玉米粉用羅篩一遍,太粗的玉米粒和脫下來的皮都會被留下,這東西最適合用來喂養剛剛孵化的小雞,因為顆粒較小,不會被哽住,又比剁碎的野菜更有營養。而篩出來的便是一層細粉。 將這層細粉和上少量的水拌勻,上鍋蒸熟。因為太細,又加了水,所以蒸出來之后會凝成一整塊。所以在蒸熟之后,要將之倒在大簸箕里,趁熱一邊淋上少量的涼水一邊將之徹底拍散,放涼之后再重新上鍋蒸,這回蒸出來的就是松散的玉米飯,可以取代米飯作為主食了。 事實上,雖然經過了很多處理,但玉米飯的口感及不上水稻,這是毋庸置疑的。偶爾吃一頓倒是很新鮮,但經常吃就不見得那么舒服了。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周敏之前根本沒想到要吃它,而且現在對它的定位也是災荒預備糧。 但大概是因為泉水澆出來的玉米實在太強大,明明并不是黏玉米,但蒸出來的飯,吃起來卻沒有那種帶一點沙的刮喉嚨的口感,反而有點兒Q彈,甜度也足夠,口感已經接近普通大米了。畢竟這會兒的水稻還沒改良到后世那種程度,除了貢米之外,其他的味道也都很普通,不下菜的話滋味同樣寡淡?!斎?,齊家出品的例外。 所以齊老費嘗了一口,立刻點頭道,“好??!這種吃法更好!” 周敏則在琢磨著,以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