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8
,大量種植也沒問題。 齊老三見她一下子買了這么多,不由有些擔憂。倒不是怕花錢,只是這些東西他們都沒種過,也不知道該怎么弄,萬一種不出來,這錢豈不是就白費了?那還不如買已經熟悉的東西,至少知道該怎么侍弄。 然而周敏見獵心喜,哪里還顧得了這么多? 其中許多東西,周敏記得中國并不是原產地,從國外傳入的時間也都不同,所以之前沒見過,她只以為目前還沒有。哪知只是萬山村沒有,外頭卻已經普及了。這種好東西,自然不能落于人后。 至于種法,她模模糊糊倒是還有一點印象,全都仰仗自己上學期間每年寒暑假到鄉下度假的經歷,真是非常感謝自家老媽的先見之明! 反正先買了,再琢磨著種。 其實所有種子加起來,除了土豆之外,只夠放周敏那個小布包里的。但買完之后,一家人還是rou痛不已,當下決定不再繼續逛了,先去醫館看了大夫。 又一路問著找到了醫館,坐館的大夫還是上次那位,他的記性倒是極好,竟然還記得齊老三,還沒切脈,端詳了一下他的臉色,就點頭道,“看著是好多了,倒比我想的快些。請坐下來試一下脈象?!?/br> 等診完了兩只手的脈象,他捋著胡須沉吟片刻,才點頭道,“不錯,比之上回是大好了,只是底子虧了,還得再養一段日子才好?!庇謫?,“夜里可還咳嗽?” 聽齊老三說還有一點咳,他又問知人參養肺丸還有一些,便道,“先吃完了那個,再換新方?!比缓蟛盘峁P開始寫藥方。 這一回的用藥就溫和多了,也沒有太貴重的藥材,周敏看完之后,松了好大一口氣。 她之前積攢的藥材都用光了,這回卻是在這里抓了藥,又是一大筆錢花出去。早前家里剩下的錢早就花光,之前買種子周敏就拿出了碎銀,找的銅板正好用來抓藥。 不過村里人只要不到縣城來,估計不會知道這種子有多貴,就算有人盯著他們家算賬,這一點差距也不起眼,不會被人注意到。 從醫館出來,他們便加快了腳步趕往縣衙。 周敏身上有著現代人獨有的一種病,叫做路癡,根本分不清東西南北,走過的路也很難記得住。倒是齊老三,上次只來回走了一次,居然記得分毫不差,順利把人領到了縣衙門口。 第32章 家家戶戶種地忙 從縣城回家的路上, 話題逐漸轉到了齊老費家在村外的那片果園。 說是果園,但規模其實也不算太大,只占了幾畝山地, 品種則都是當地生長的桃、李和梨,并沒有什么出奇。而他種這些水果, 也并不是為了收成, 一來是自家吃用, 二來也可以做人情往各處送。 尤其是齊世云進了縣衙當差之后, 每年齊老費都要送幾十框水果進城, 讓他拿去送人。這些東西不值錢,但婦人孩子最愛,收下也不怕會有人來查, 再搭配點兒自家種的蔬菜和稻米,又實惠又實用,日常走動用來送禮再好不過。 所以提起這一片果園, 齊老費心里當然也是相當自得的。蓋因這園子不同于水田是祖業, 卻是他自己一手建起來的。 周敏和齊老三都很會說話,齊老費自然也是被夸得心情舒暢。而后齊老三提出想要幾株果樹苗, 他自然滿口答應, “你卻是來得正好, 今年我本來打算再種一些樹苗下去, 所以特意讓人培育了一批, 勻幾株出來不費什么, 什么時候有空了過去挖就是?!?/br> 齊老三道, “擇日不如撞日,我明日就去。一樣只要兩株,種在房前屋后,一來遮個陰涼,二來打個口干甜甜嘴?!?/br> “那好,到時候你自去選也就是了?!饼R老費干脆的道。 于是第二天,周敏和石頭就跟著齊老三去選樹苗了。 齊老費家的果園就在村子南邊,周圍用荊棘圍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只在靠近村子這邊開了一個口子,而入口處又搭了一座草屋,果園里忙起來的時候,便有長工專門住在這邊守夜。 草屋外頭卻掛了四五個蜂箱,這同樣也是一道屏障,若有人不小心闖進來,驚了這些蜜蜂,后果自不消說。 然而今日,一家人來到果園門口時,卻見這里已經圍了不少人,看樣子是在看熱鬧。石頭上前一問,才知道是果園里的蜜蜂搬家了。 一個蜂箱能夠住下來的蜜蜂是有數的,但繁衍卻一直沒有停止。所以一旦蜜蜂數量過多,就會分出一部分搬出去。 通常來說,主人家會事先準備新的蜂箱,以供這些密封居住。因為是從原本的蜂箱里切出一部分蜂巢搭建,大多數時候蜜蜂也會乖乖的住進新蜂箱之中。 但大多數之外,總會有意外發生,有時候這些搬出來的密封卻并不去住新的蜂箱,而是聚在一起準備遷徙。 這個時候,就要設法讓他們安定下來,否則要是飛進山里,再想要找回來就難了。 所以這會兒,果園里正有兩個長工手提裝著沙土的籃子,一邊追著蜂群跑一邊朝蜂群灑,一邊灑一邊喊,“蜂王住,蜂王住,蜂王住在樹梢處!” 不知道是灑沙土這種方法很有效,還是仿佛敕令一般、帶著某種韻律的喊聲發揮了作用,又或者蜜蜂本來也不知道要飛到哪里去,累了之后就想停下來休息,總之不久之后,這些蜜蜂就在一株桃樹的樹梢處停了下來,逐漸聚集到了一起,遠遠看去,倒像是綴著一個蜂巢。 立刻有長工將新準備好的蜂箱搬過來,熟練掛在了桃樹上。如是幾天之后,這些蜜蜂適應了新環境,就會主動住進蜂箱之中了。 周敏還是第一次看到這樣的場面,不由看得津津有味。 就是村民們,這種熱鬧也是很少見的,不然也不會聚集那么多人。一邊看熱鬧,還一邊閑聊,話題從哪家婆媳又吵了架到今年地里該種什么好,應有盡有。 等到那邊初步穩定下來之后,看熱鬧的人群便逐漸散去。于是就更顯得帶著了兩個孩子往果園走的齊老三顯眼了,當即有人問,“老三,這是干什么去?” 齊老三道,“我跟老費哥說好了,來他這里討兩株果樹回去種?!?/br> 這個時代商業不發達,村民們連去鎮上一趟都十分難得,自然也很少會買東西。對于住在村子里的孩子們而言,這些種在房前屋后的果樹,就是零食最大的來源。到了夏秋時節,山里的出產也是他們的最愛。家長們買不起街上賣的各種點心,但種兩棵果樹還是沒問題的,所以幾乎家家戶戶門口都種有。 當然,也有那么幾家跟齊老三家一樣因為各種原因沒有果樹的,聞言立刻也動了心,去找齊老費商議去了。 進果園的時候,齊老三特意挑了距離那株停著蜜蜂的桃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