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2
書迷正在閱讀:洗月劍、情迷血夜、至死方休、鈣片男求偶記、寫不完的溫柔、有種丟肥皂有種你表白啊、他不愛我了!、暮光、(快穿)被女配逆襲之后、我的傻子
翻開古老的歷史,滿滿的都浸染了鮮血、壘滿了骨頭。姬旦深深地認為,這種血腥的文明是不應該繼續流傳的。他想了想,推開了一卷空白的竹簡,一筆一劃鄭重的將他理想中的美好文明勾勒出來,制禮作樂。由此而始,人們接受新的價值取向,知禮儀,懂廉恥。書成,姬旦此舉,開萬世之先河,定文明之軌跡。其后,姬旦以身作則,完美地踐行著他所制定的。多年以后,姬旦視察民情,于一座小城郊外見到了兩個面熟之人,他遠遠地駐足觀望,看著一男一女躬耕田地,采摘桑麻。男人身材高大,氣質不凡,卻早已傴僂,女人飽經風霜,皺紋漫布,依稀可以看出往日的傾國風采。姬旦默默地差人返還,嘆道:“都老了啊……”他摸了摸自己的兩鬢,覺得時間真是過的太快了,回想起那一□□歌赴宴,就好似不久前發生一般。他心想,大周江山已經穩固,王也長大成人,他早該功成身退,歸還權利了。于是一月后,姬旦上京歸還朝政大權,告老回封地。一路上,他看著安居樂業的百姓,心滿意足道:“我已了無牽掛?!?/br>不久后,姬旦離世。那一天,晴天霹靂,風雨大作,長虹貫日。后世評績他道:“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五年營成周,六年制禮樂,七年致政成王?!?/br>黎初霽已經得知了大弟子功德圓滿,升仙登天的喜訊,特意下凡來接。歷代圣賢證得果位都會入主火云洞鎮壓人族氣運,可以說火云洞是人族的底蘊所在。遠可追溯到三皇五帝,近到當下,便是成湯,姬昌,姬發寥寥三人。姬旦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個不以帝皇身證得果位的人,他走出了另一條道路,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開啟了一個圣賢時代。黎初霽在姬旦前往火云洞的半途中截住他,贊道:“文王有大德而功未就,武王有大功而治未成,你集大德大功大治于一身,更是超越了父親和兄長?!?/br>姬旦仍是一個老者形象,雖然他能夠在一念之間恢復成年輕時的身體,但到了他們這樣的境界,外表形象已經不重要了,他向黎初霽稽首:“謝師尊栽培之恩?!?/br>黎初霽道:“來,去我宮殿一敘,我擺下宴席,慶賀你功成得道?!?/br>姬旦與黎初霽來到妖師宮□□聚師徒之樂,宴畢,姬旦將往火云洞。此時帝俊也來造訪,與黎初霽同住的太一接待了兄長,黎初霽送走姬旦,也來到正殿。來到大殿后,他看見兄弟之間的氣氛似乎有一些尷尬,不由得多瞅了太一兩眼,然后對帝俊說道:“大哥此次前來,想必是太一久居我宮,的確也是時候回湯谷了?!?/br>帝俊搖頭,笑道:“你們二人已經喜結連理,當然應該住在一起,不然我可是成了惡人。此來妖師宮,我主要是想將妖族托付給你們兩人?!?/br>黎初霽大吃一驚,怪不得太一擺了一張悶悶不樂的臭臉,當即問道:“兄長何出此言?”帝俊道:“不瞞你們,此次我們雖然大難不死,但的確妖族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我所幻想的宏偉藍圖化為泡影,這些天來我思來想去,想為自己重新找一條證道之路,卻是你的弟子姬旦給了我一個靈感,所以我決定兵解入輪回,尋找證道契機?!?/br>聽完帝俊的話,黎初霽也知道癥結所在了。帝俊一代王者,是多么的驕傲,他絕對不允許自己落后他人,葬身巫妖大戰已經浪費了他那么多年,過去的努力付諸東流,他現在卻是破釜沉舟,不成功便成仁。黎初霽明白帝俊的固執執著,之前太一恐怕也已經勸過,但他下定決心的事情并沒有絲毫動搖,此次前來也只是告知二人并托付后事而已。說實話,黎初霽對于帝俊的決定并不反對,如今世界晉升了,絕對能孕育出新的圣位,就要看帝俊能不能把握住了。黎初霽嘆一聲,道:“既然兄長意已決,我們便祝兄長早日回歸,證得大道!”帝俊大笑,拍了拍黎初霽的肩膀:“還是賢弟合我脾氣!”該交代的都交代完了,帝俊轉身離去,朝并肩而立注視著他的二人揮了揮手,道:“后會有期?!?/br>黎初霽和太一朝帝俊深深地作了一揖,道:“兄長慢走?!?/br>這一天后,帝俊投身輪回,護得一絲真靈不散,忘卻前塵,重頭再來。作者有話要說: 你們可以猜一下帝俊會以怎樣的身份回歸。我覺得你們肯定猜不到。第64章百家爭鳴論大道,老子西出函谷關作者有話要說: 這章寫不出我想要的感覺……不知道大家能不能領會,稍后我看看能不能修一下文。這些架空文就不要在意人物出場與歷史不符了,我刻意弄的。修一下文,然后準備恢復更新了。帝俊的轉世已經有人猜出來了,不過我先不公布答案。轉瞬又是匆匆五百年已過。帝俊在這五百年間毫無音訊毫無消息,似乎已經沉淪在輪回之中,周而復始。黎初霽和太一二人雖然十分擔憂,再繼續這樣下去,帝俊的真靈將會被磨滅,縱使此后再證大道,那也他不是他了。不過這是帝俊選擇的證道之路,黎初霽和太一是絕對不能出手干預的,不然便是等于毀了他的前程。這五百年來,姬旦所立下的禮樂秩序也開始瓦解。周幽王一把火之下,xiele大周氣運,點燃了亂世。不久后,鎬京被外族攻破,幽王被殺,山河傾覆,龍脈隱沒,即位的平王經過占卜后效仿周公,遷都洛邑。至此周王室偏居一隅,無力統攝四方,群雄逐鹿,天下動蕩。亂世已至,禮崩樂壞,瓦釜雷鳴,高岸為谷,深谷為陵。這是亂世,這也是一個大爭之世。百家爭鳴,三千大道競爭流。眾圣、神、仙、佛、妖、魔皆有感天地變動,百花齊放,都不欲教他人專美于前,皆下凡傳道,論道高低。以老子、黎初霽這等身份地位的人,也斬出一道化身下凡。諸子百家,個個來歷驚人,跟腳非凡,他們各施所長,各抒己見,百舸爭流,宣揚道統,不僅為了在這萬丈紅塵中留下自己的傳承,更是為了等一個人的出現。在萬眾矚目之中,忽有一天,一對夫婦經過尼丘山,恰逢山雨大作,迷霧漫漫,夫婦山間狼狽走逃躲雨,在大霧中闖入一間金碧輝煌的宮殿,婦人腹痛不已,當即進入殿內躲雨,婦人產子時,有仙樂奏起,有天籟歌來。隨著一聲嬰兒的啼叫,云開、雨霽、霧散,夫婦二人發現自己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