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4
宮務繁忙,臣等怎好意思叫娘娘cao勞?!?/br> 褚稷道:“依你的意思是,誰來辦這個學堂合適?” 安親王左右看一眼,躊躇了下,道:“既然是皇室的學堂,以皇上名義當然是最好的?!?/br> “皇后由得著你編排?” 上首皇帝突然一拍桌子,語氣沉了下來,眾臣彎腰站立不敢抬頭。 “安王,朕看你膽子肥了,剛剛才從府里放出來,這回又抖上了?” “來人,安親王不敬帝后,目中無人,將他拉出去,罰俸一年,回家好生反省,另既然安王看不上皇后辦的學堂,日后不許安王一脈子孫進宮入學?!?/br> 安親王聞言一抖,立馬跪下來求饒,嘴里辯解,說他不是那意思,不敢對皇后不敬,只是體諒皇后辛苦,不敢勞煩云云。 褚稷:“再說一個字,罪加一等?!?/br> 安親王立馬閉嘴了,一張粗狂惡人臉要哭不哭有話說不敢說,憋得臉色通紅難看,褚稷換了坐姿,饒有興致地撐著下巴看他的精彩臉色。 他生得人高馬大,身材魁梧,上來好幾個侍衛才將他制住拉下。 在安公公示意下,侍衛長給安王塞了塊布,他臉色更難看了,隱有嗚嗚聲漸行漸遠。 褚稷捏了捏眉心,環視下首一圈,“諸位愛卿還有何提議,只管說來聽聽?!?/br> 他點點手指頭,漫不經心補充道:“皇后本是好意,爾等開口多加斟酌一二?!闭f著目光有意無意看向被拉下去的安親王。 眾人:…… 滿朝文武百官秒懂,臉色一言難盡,連著有幾個自打聽了皇后失寵的消息,心里打著小算盤的,方才準備快下朝時給皇上提議納妃的事,被這么一嚇,都把話咽進肚子里,不敢說了。 恭親王世子站出來,“皇上,臣贊成皇后這個提議,皇后乃一國之母,且出身世家大族,內外兼修,孩子們能送到她這里上學,學得她一星半點兒的是好事兒,就是孩子調皮,日后恐怕少不得皇后cao心,臣既感激又慚愧!” 這一番話說出來,果然見上頭皇上臉色柔和了些,甭管真心假意的,有眼色的好些個統統附議了。 至于那些個大臣,左右那學堂是給皇親國戚家的孩子們上的,不關自家的事,還是閉嘴合適些,除了幾個老頑固心里頗有微詞,認為皇后拋頭露面,也擔不起這讀書育人的事,但他們不敢說。 沒見方才那安親王還沒怎么的,就讓皇上命人拖下去了,這興許是有上回冒犯皇后,這回還激進的緣故,但足以證明皇上他今天提出這個就沒打算讓人駁回去。 當天褚稷下了朝,趁著用膳時間,就去邀功了。 男人面色淡淡,說:“這事兒朕給你辦好了,寶兒只管去做,什么時候準備好了再讓人將孩子送進宮來給你玩?!?/br> 聶瓏:“……皇上,不是玩兒!” 褚稷:“好好好,朕說錯話了,寶兒快吃飯,別餓著了?!?/br> “那皇上跟大臣怎么說的?” 褚稷想了想,說還能怎么說?“就說皇后要在宮里辦個小學堂,讓他們把人送進宮來,這不就完事兒了?” 聶瓏偷偷瞪他一眼,夾起一塊雞rou,將這rou當成這廝的,使勁咬。 “可我怎么聽小安子說,皇上在朝堂上好大的威風,把安王訓了一頓,順道殺雞儆猴,大臣們就是有意見也不敢說?” 褚稷頓了頓,余光向一旁站著的小安子投去死亡凝視,正要開口解釋,“朕……” “皇上還不止呢,皇上下朝時是不是叫人一定要將孩子送進宮來學習?” “臣妾不是跟您說好了,采取自愿形式,愿意來就來,不愿意就算!勉強進來大人心不甘情不愿,孩子還能學好?” 褚稷:……是朕的錯! “等正式開館了,皇上記得吩咐下去,就說自愿,千萬別勉強!” 當晚,褚稷讓膽子肥了的皇后踹下床去,穿著寢衣披著明黃色披風的男人負手而立,對面是關得緊緊的門。 “小安子,你說朕幫皇后辦成了事,還被趕出來?” 安公公顫抖,連忙認錯:“奴才是幫您在娘娘面前說好話,讓娘娘知道您多在乎她,沒想到弄巧成拙了,娘娘她……奴才的錯,都是奴才的錯!” 褚稷:“滾去掃一晚上宮門口!” 安公公:…… 學堂的事兒還在籌備中,皇帝的生日,一年一次的萬壽節到了,甚至邊關傳來了消息,唐將軍打敗蠻族,不日即將凱旋歸京,這些個喜事加起來,朝堂上一時熱熱鬧鬧的。 每年萬壽節都是差不多形式的,禮部和內務府辦習慣了,老早提前一個月就在準備,也是最近辦得差不多了,問聶瓏這個皇后有沒有需要補充更改的地方? 思及褚稷剛剛給她辦成了件事,雖然過程一言難盡,但到底都是他的功勞,否則身處深宮這幼兒園她想辦也辦不成。聶瓏就想著,禮尚往來,還他點什么,也叫他高興高興。 問了萬壽節宴會流程,聶瓏對這個不太了解,覺得沒什么可說的,就問能不能加個賀壽節目? 那邊主事的說行光,但光這個單調,聶瓏只需動動嘴皮子就能吩咐下去,便尋思著送個什么禮物鄭重些。 …… 本朝萬壽節歷來都是由禮部為主內務府為輔共同cao辦的,上輩子啟元六年的萬壽節褚稷沒過,時值寶兒病重,宮里茹素為皇后祈禱…… 褚稷一時半會兒不記得自己生日,這會兒聽安公公提起,恍惚了下。 他嗓音微?。骸盎屎竽??” “聽說娘娘最近在給您備禮物呢!這幾日連學堂的事兒都顧不上了,可見這心里也是有您的?!?/br> 26、第 26 章 沒多久到了萬壽節這天。 天子乃萬民之父母, 萬壽節是全天下人的喜事, 京城內外掛滿了紅燈籠,寫著壽字的布匹、彩畫兒、剪紙貼滿了京城主要街道, 家家戶戶門上也貼上。 滿朝四品以上文武百官攜帶家眷進宮為皇上賀壽。 天子御殿內, 大臣們輪番上前賀壽獻禮, 當今皇上不興重禮,眾人也怕被抓著個貪污的小辮子, 遂禮都往取巧的來, 重在美意。 如此一輪過去了后,褚稷是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