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95
書迷正在閱讀:青梅竹馬是神棍[綜英美]、我們四個人、每次回到山上都會看到徒弟們在搞事、Debug[快穿]、淺水淹死小羽毛、[綜主fate]不氪金你能變強?、我狠起來連自己都怕、論一只蠢萌受如何撲倒竹馬、[綜]劇情扭曲者·前傳、非法精神(H)
沒有回旋的余地。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兩邊的指揮官都毫不猶豫地命令沖鋒,頓時崖底便是一片血rou迸飛,馬鳴長嘶。兩人沒有停下來等待戰果,而是跳下懸崖直接往前走,即使前鋒營出現在這里,想必文禛的那個空鑾駕也快到附近了。不提他們偷偷潛入大軍扎營之處,與帶軍的穆見銘相見之后,對方表現得有多么激動,也不提李德明要怎么將文禛先行離開這些天的事情一一進行匯報,更不提文禛一進入鑾駕就要多么忙碌的開始處理那些積壓的折子,反正寧云晉是可以好好松快一下了。雖然他身為皇帝的貼身小秘書,即使出門在外也得行使職責,不過文禛心疼他這些天實在是吃了不少苦頭,因此也就沒舍得使喚他。如此一來,寧云晉在大軍中便成了最閑的一個。清理戰場、記載軍功,與三千騎兵以自身損傷近千人才拿下對方兩千騎兵,寧云晉那赫赫的戰績自然顯得格外的突出。雖然這一次真正死傷只有近兩千人,但是潰敗的那些士兵簡直像是受到了極大的驚嚇似的,在短期內根本不能參戰,穆見銘親自帶兵將那些敗兵攔截之后,發現他們簡直如同木雞一樣,一抓一個準。再加上他帶著兩千多人抵擋蒙或萬人的戰績已經穿到了大軍里,這樣顯赫的戰功真是讓人連一絲嫉妒都提不起來,別說普通士兵望著他的時候滿是敬畏和崇拜,就連那些將領待他也親切得如同子侄似的。由于清理戰場花費了不少時間,再加上大軍的速度實在是慢,等到他們這行人趕到歸化城外已經到了第二天早上。這時蒙或已經得知埋伏失敗,帶著原本圍在城下的三萬騎兵連夜拔營逃走了。歸化城中并不清楚其中的緣由,還只當蒙或在耍詐并沒有及時出兵追擊,就此錯過了一次夾擊的機會。文禛將大軍留在城外,只帶著親兵儀仗進入歸化城。他這一趟入城,端的是風光無限。先不提大夏軍已經殲滅對方兩萬兵力的戰績,光是他的大軍一到,原本被圍困的歸化城就不戰而解圍,這已經足夠讓普通的老百姓對文禛膜頂而拜。鴻明親自領著城中的將領等候在城門口,當望著伴在文禛身邊的寧云晉時,他的表情有點糾結。只見自己的父皇抓著那人的手,讓他一起接受眾將領的叩拜,雖然知道這是對他接連兩次大勝的嘉獎和施恩,可是鴻明多想能站在父皇身邊的那個人是自己——不過,你確定???迎接的人除了鴻明和那些將領們,更多的是那些老少男婦,他們手中執著香聚集在大道周圍,當文禛的儀仗經過的時候便跪倒在地三拜九叩,甚至不少人牽著自家的馬匹牛羊想要進獻,更有老人將雞鴨鵝豬煮熟之后,再三請求文禛接受。這樣虔誠的迎駕盛況,文禛還是第一次遇到。以前他下江南那一次,各地的官兒們都會弄出無數種花樣來迎駕,可是那些夸張之處和奉承之詞未免太過矯揉造作,讓他聽了極其不爽,但是這一次卻完全不一樣!歸化城昨晚才剛解除圍城危機而已,即使那些官員們有心奉承也沒有時間準備。只看那些進獻者鞋子與褲腳上的泥濘,便可以看得出來這些人確實是匆匆忙忙自發趕來。對一個皇帝來說,無論任何東西都比不了民心所向!文禛的眼眶有些發熱,心里更是激動無比。他回身將進城以后就自覺落后自己一步的寧云晉抓住,牽著他的手,拖著他與自己并行。寧云晉大驚失色,在眾目睽睽之下與皇帝并行,這不是在找死么???光是那些紅眼病們的嫉妒,就能像下刀子一樣戳死他??墒撬m然想要擺脫文禛的鉗制,但文禛那只手卻像是鐵箍似的,怎么都甩不開。“別動?!蔽亩G的嘴唇微微蠕動,聚音成束將想要說的話穿到寧云晉耳邊,“朕想讓你一起享受君臨天下的榮光?!?/br>能夠站在皇帝身邊一起接受萬民朝拜的只有皇后。寧云晉的嘴巴發苦,這已經是文禛第二次對自己明示想要效仿陳文帝,雖然這是他為了證明真心,可也給了寧云晉莫大的壓力。在他的原本的想法里就是先拖著,即使是一男一女的戀情都容易波折不斷,更別提他們兩個一個是皇帝一個臣子,能不能走到底還說不定呢!他心里正糾結萬分的時候,卻感覺一道幾乎如同射燈似的探視目光落在自己身上,寧云晉扭頭循著目光的來源望去,卻發現正是自己那太子弟弟。第120章文禛這次前往歸化,除了是要御駕親征對付大商,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是對塞外百姓施恩。出發之前,他就已經與閣老們商量了幾項為了爭取塞外民心的政策,畢竟這塊地方與大商實在太近了,若是將這些繞勇善戰的戰士們逼到大商那一邊,會是朝廷巨大的損失。進城之后他先是進入都統府聽取了歸化城附近近期的戰報,文禛并沒有立刻就下令去追擊蒙或,而是讓大軍與守城將士先休息,畢竟窮寇莫追的道理他還是懂得,而且這樣偌大的草原上,如果沒有足夠的兵力形成合圍,根本不可能攔截到那三萬多來去如風的騎兵。文禛原本還有一項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接見草原各部的首領,對他們進行安撫與震懾,避免這些人傾向大商,不過如今雖然圣駕已到,這些首領們卻還沒有趕來。草原一帶的部落之間要么是相互通婚,要么就是相互仇視,共同生活在這片草原上這么多年下來,他們與大商的部落或多或少都有些沾親帶故。之前看到歸化被圍困,不少人的心理就陷入了猶豫,并沒有急急忙忙地趕來救援,如今反倒失了先機。在都統府中接見官員的時候,文禛身邊一左一右坐著兩個人,左邊的自然是天下第二尊貴的太子,右邊的卻是寧云晉。這兩個少年人都是清新俊逸的長相,渾身上下無一不透露著高貴與優雅,左邊太子的笑容清冷威嚴,右邊寧云晉的笑容卻如春風拂面,一剛一柔仿佛兩個金童似的,讓人看得自慚形穢。不過太子坐在皇上身邊是正常的,一個大臣能有如此殊榮坐在皇上身邊又叫什么事,因此望著寧云晉的時候無不帶著探究,直到知曉他是此次大戰最大的功臣之后,那種眼神才漸漸變為崇拜。祭天者、文武雙全的三元,而且還是一名能夠以少勝多的智將,這樣的事情放在一個人身上都已經是傳奇,如今卻匯聚在一個僅僅十四歲的少年身上,這樣的成績頓時讓人覺得即使再怎么優待他也不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