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1
書迷正在閱讀:青梅竹馬是神棍[綜英美]、我們四個人、每次回到山上都會看到徒弟們在搞事、Debug[快穿]、淺水淹死小羽毛、[綜主fate]不氪金你能變強?、我狠起來連自己都怕、論一只蠢萌受如何撲倒竹馬、[綜]劇情扭曲者·前傳、非法精神(H)
之后,閣老們自然會更關注倉儲的事情,兒子的折子那時候遞上去應該更能引起注意吧!”“糊涂!看你平時也是個機靈的,怎么這次就犯了傻?!睂幪侦阍谧雷由吓牧艘挥?,搖了搖頭道,“若是你那折子已經寫好了,明兒個就趕緊遞上去,千萬別耽擱?!?/br>寧云晉被爺爺劈頭一罵,頓時愣住,寧敬賢看平時鬼精靈一般的兒子那傻乎乎的樣子忍不住笑彎了嘴角。他戲謔地道,“你自己想想,料事如神與馬后炮到底哪個比較好!”寧云晉長大了嘴,轟然醒悟,自己果然是當局者迷了!第87章寧云晉回到自己的房里,連忙將收好的折子找了出來。叫來了夕顏給自己研磨,他開始琢磨該如何修改這份折子。他只記得福建的缺糧之事最后會鬧得比較大,最后在年末的時候發生了上千民眾圍困總督衙門的惡性事件,領頭的人有不少被抓,甚至有人喪命。福建出事的時候他已經在西北了,這件事情只是聽人說起來過,根本不知道來龍去脈。他隱約記得好像是有幾艘運糧船經過福州準備去別的地方賣,當時身為福建省城的福州也缺糧缺得厲害,百姓就圍了米船不讓開走,要求官府放糧,結果爭執中沖突逐漸升級,最后出動了綠營才平定了叛亂。雖然寧云晉有心幫幫那些窮苦百姓,但是以他個人的力量不可能收集得到那么多糧食,只會惹出天大的麻煩,最多能想想而已,真要是有那份心,還不如好好幫文禛整頓倉儲制度。他手頭的折子是以文禛原有的倉儲整頓制度為模板,又結合了后世的糧食安全機制寫出來的一份長達萬字的折子,里面涵蓋了倉儲設置、儲存規模、倉庫布局、糧食的輪換周期,社倉調整等各個方面,可以說是花費了不少心思。糧食儲備在后世也是個大問題,無論從制度,還是運作過程上都有各種無法解決的問題存在,并不是說一味的借鑒便是好的,最后還是要看是否適合大夏當前的國情。自己的這些建議見效較慢,國家前期也需要較大的投資,在折子中更提議直接取消現在的社倉,將之與現有的常平倉合并,按照各省各地的行政級別設置縣倉、鄉倉、鎮倉等,邊防駐軍單獨設置營倉,再輔以漕運周轉倉,重新形成一套倉儲體系。寧云晉不知道自己的這些建議最后能被采納多少,但是他知道如果按照文禛的高壓酷典的做法,雖然短時間對于倉儲弊端能起到一定作用,可是到了后期依舊會出現惡果。所以他在折子的一開頭就點出了治吏嚴苛將會使得官員們為了迎合上意,虛報、強攤等,反倒于民不利,就是為了能引起文禛關注。之前他的折子是以因福建糧食問題出事后的總結性語氣來寫的,如今要提前上交到文禛手里自然要進行修改,望著厚厚的那疊折子寧云晉欲哭無淚,只得硬著頭皮重新抄寫。寧云晉第二天就將折子遞了上去,他如今好歹也是個從五品的官兒,進入了可以上奏折的行列。大夏的折子分為兩種,一類是正常奏折,另一類則是密折。兩種折子通常都是先裝進報匣,再由專人送到奏事處,奏事處的人再按照匣子的不同進行分配。一般而言只有涉及到機密或者必須盡快讓皇帝知道的國家庶政才會使用密折,有時候為了速度還可以通過驛站或其他渠道直接送入內宮。寧云晉的這份折子只不過是針對倉儲的建言而已,完全不需要使用密折,所以他并沒有將折子直接呈到御前,而是走的正常程序。這種走正常途徑的折子不會直接送到皇帝手上,而是先由內閣閱覽票擬后再由皇帝朱批裁決,因此寧云晉這份奏折遞上去之后,最先看到的自然是當天值班的內閣大學士。好巧不巧看到他奏折的人恰恰是楊讓功,這人一直對寧云晉抱有成見,僅僅只是看了開頭幾段,見寧云晉將現有的倉儲制度批判得可謂一無是處,都可以被稱之為禍國殃民的存在,頓時大怒。“豎子猖狂!”他怒道,“一個只知道紙上談兵的小子哪里知道庶務的艱難。他難道以為只要想當然就能治理好這偌大的國家,真是空想誤國?!?/br>“哪有這么嚴重,年輕人有抱負也是正常的。我來看看他有何高見?!鄙僬械膽B度向來不偏不倚,他又是次輔,在場三位大學士中地位最高。他點名要看這折子,楊讓功只好將折子遞到了他手中。寧云晉折子前面的內容讓少正行看得同樣有些不舒服,這樣刺骨的批判豈不是在諷刺他們這些大學士無能,所以才對這些弊端視而不見。但他是個極其穩重的人,對庶務也深諳其道,越看卻又越覺得這上面提到的問題雖然尖銳卻也不失公道,很多問題都是這次倉儲清查中正在一一曝露的,是有的放矢。他忍著不滿一列一列的將折子看下去,看到后面那些建言之后居然看得入迷起來。合上折子,他的腦海里不停地閃現寧云晉在文章后面提出的建議,忍不住贊道,“古有甘羅八歲拜相,我看這寧清揚也絲毫不遜色,皇上得此子簡直是如虎添翼呀!”他的這一通贊揚,讓許霆也好奇起來,“真有這么好?可否借來一閱?”少正行點了點頭,將折子遞給他。許霆接過折子埋頭看了起來,時而皺眉,時而沉思,居然也沉浸其中。三位閣老針對寧云晉的這份折子爭議比較大,三個人就有三種意見。少正行是中庸派,他覺得寧云晉的不少建議雖然不錯,但是國家倉儲制度還沒到那樣嚴重的程度,完全不需要推倒重建。許霆雖然是保守派,卻也是真正的大儒,對于天下蒼生的事情看得很重,對于寧云晉折子里面提到的使倉儲存糧真正改善農人生活這點,他十分贊同,因此傾向于在個別省先試行其中一些建議。楊讓功則是抱著一顆挑刺的心,將寧云晉的折子批得一無是處。為此三個年齡加起來一大把的老狐貍居然直接爭辯起來。宮里的事情只要李德明有心知道,還真的很難瞞過他。他早就交代過有關寧家二公子的事情要優先上報,因此還沒過午,寧云晉的折子就落到了文禛的手上。看著那還散發著墨香的厚厚一本折子,文禛既驚訝又滿意。驚的是沒想到自己不過是隨koujiao代一句,那小子就這么認真的完成了如此有含量的文章,滿意的則是寧云晉將自己的話放在心上。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