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53
書迷正在閱讀:林笑、我的小狼狗、所以說不能早戀啊、重生之糕點大師、人生迷途、病名為你、秦淮河、我有一條土豪魚[末世]、這萬種風情、[綜]基影忍者拯救計劃
進駐齋宮外的配殿。 入夜后宣寧帝沐浴后歇下,各部各監也都歇下了。 夜深,宣寧帝床帳掀起,殿內值夜的內侍上前,低聲詢問是要水還是如廁。 宣寧帝揮揮手:“都不用?!?/br> 他下床,披衣往外走。殿外巡邏的侍衛見了急忙低頭行禮。 宣寧帝只帶著一名小內侍,似是信步而行,出齋宮后沿著由北至南的神道緩步走著,神道兩側是茂密的柏樹林,在夜色下綠的發黑。 到了某處,柏樹林中走出一人,身著錦衣衛的常服,朝宣寧帝躬身行禮。 朱祈贊朝他走近,擺手道:“免了吧?!庇置仁掏说竭h處守著。 “有結果了嗎?” 芮云常直起身:“經查陛下飲食中俱都無毒。但自御藥房送來的藥湯里卻有異樣?!?/br> 朱祈贊皺眉:“藥里?” 自從他身子不適暈倒過一次后,每日便要服兩劑藥湯,但有秦王中毒之事為前車之鑒,藥湯替換,他真正喝下的是專人按著彭院使開出的原藥方另外煎的藥。 被喂下藥湯的老鼠出現了中毒現象,與秦王所用花蜜內的毒物表現一致。 芮云常道:“微臣愚見,也許秦王是被人利用試毒,試出合適的下毒量,既能緩慢損傷身體,又容易混淆成疾病,不易被人察覺?!?/br> 如此還能一舉兩得,不但宣寧帝中毒漸深,連秦王繼位的可能也被消除了。 朱祈贊忽然道:“替秦王看病的那名大夫醫術如何?是否可靠?” 芮云常知道宣寧帝是連帶著對彭院使也起了疑忌,希望另找與太醫院無關的大夫為自己診斷。 然而他最不愿看到莫曉深陷這場結果叵測的明爭暗斗,頓時遲疑起來。 略作停頓后芮云常道:“回陛下,此人醫術平平,秦王是因其中毒不深,及時發現異樣,停止服毒后才漸漸好轉的,并非此人之功。不若請原太醫院魯院使為陛下診斷,此人雖因管理不善被免,卻是忠君敬上之臣,其醫術醫德都可信賴?!?/br> 朱祈贊頗有深意地看他一眼,沉吟著點點頭:“魯太醫可用……但為秦王診治的那名大夫更熟悉此毒.藥性,又是知情人,朕要見見他。你安排?!?/br> 芮云常只得領命應下。 朱祈贊又道:“云常,你也歇得差不多了,這病該好了吧?” 芮云常原是以患病為由請辭東廠提督的,但司禮監的職還掛著,宣寧帝這話便是由此而起。他低頭道:“陛下需要,微臣便鞍前馬后?!?/br> 朱祈贊點點頭:“那就定了?!?/br> - 宣寧帝雖下詔免除受災各地三年賦稅,仍不斷有難民離鄉背井,逃往周圍鄉鎮。 京師南部難民多往北移。流民不得入城,又無家可歸,便都聚集在城外,為了一口食物斗毆爭搶之事屢見不鮮。 有富戶大戶人家在南門外搭棚施粥,棚邊時時排著長隊。 曉春堂亦在南門外搭棚,除了施粥,還附帶看病贈藥,棚子里幾口大鍋,除了煮粥,還有專用來煮藥的。莫曉和趙堅白輪流去棚子里坐診。 他們這個棚子除了煮藥外,還有個與眾不同之處,便是人人都戴著一付特制的口罩??谡质怯檬當祵蛹啿伎p制,還帶銅鼻夾,能更好地貼合臉部形狀。 趙堅白在曉春堂坐診時,已經習慣戴口罩,并時時消毒雙手與用具,這是莫曉雇他時便明確要求的。 莫曉那套外邪最易從口鼻進入的理論雖然聽起來奇怪,但趙堅白有著多年從醫的經歷,一聽便覺得頗有道理,據他所知有些仵作亦有蒙著口鼻,甚至用布塞耳,薄紗掩目驗尸的做法,并不僅僅是為了減輕惡臭。 他只是沒見過哪個大夫自己這么做,畢竟偶爾感風不算什么大事,天天戴口罩卻顯十分麻煩。 但莫曉很把這當回事兒,自己天天戴口罩,趙堅白自然也不會有異議。 正文 第158章晉江獨家 【面圣】 施粥者多, 送藥者少,便有許多生病的人來看病領藥,幾天下來,藥材消耗不少。 好在莫曉早就開始儲備藥材,尤其是常見的呼吸道疾病的相關藥物,她提前收購了許多,足夠維持一兩個月的。 因曉春堂的棚子免費贈藥,便有人不去城中醫館看病抓藥了,專從城中過來蹭藥。 趙堅白回曉春堂后對莫曉提及此事,問是否要把這樣的人送官。 莫曉自己輪去義診時也見過這樣的人,雖然穿著破舊衣衫, 但細觀其面容與手指甲縫,都是干干凈凈的, 與災民完全不同, 但她看只有零星幾個也就算了。 她對趙堅白道:“為難民準備的大多都是解表藥, 藥材本身價格不高,這些人喝也喝不去多少, 就算了吧?!?/br> 趙堅白卻是個頗守原則之人:“默許這些人來蹭藥,不就占去了災民的份額么?假使原本能治好百人的, 有十個蹭藥的, 就只能治好九十人了?!?/br> 莫曉微笑反問:“難道那十個蹭藥的不是你治好的嗎?” “呃……”趙堅白不由語塞,頓了頓又道,“但他們不是災民??!” 莫曉道:“這些來蹭藥之人,即使不是災民, 家境也定然不會富裕,甚至家境窘迫,才會做出如此之舉,得饒人處且饒人吧!何況也用不去多少藥?!?/br> 趙堅白終被她說服,點點頭道:“你說得是。那就算了吧?!?/br> - 這一日輪到莫曉去城外義診,她所坐的地方在棚子一側,另一邊就是領粥的隊伍。她偶然會與排著隊的人視線撞上,發現有人在盯著她看。 曉春堂這一棚子的人都帶著口罩,頗為惹眼,有無知鄉民因此不愿到他們這兒來領粥,寧可去旁邊排老長的隊伍,亦有對他們指指點點議論的。因此發現有人盯著她看也沒有多在意。 但隔了會兒,這人過來看病了。等他排到莫曉面前坐下,莫曉替他診脈時,他仍不住打量她。 此人年紀不大,二十出頭的樣子,雖然破衣爛衫,蓬頭垢面,但近看五官端正清秀,看她的眼神也不太像是有惡意的樣子。 莫曉觀其面色,搭其脈搏,都與健康人無異,微覺疑惑。她索性直問:“這位小哥,你并無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