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7
兩位小娘子畢竟是初次干這種事情,心里自然有些惴惴的,走到一半,又有些后悔。杜掌珠期期艾艾道:“若是阿耶阿娘發現,那該如何是好?” 秋姜道:“那我這便送你回去吧?!?/br> “那不行……”一咬牙,還是跟著她往內走。 飛云坊位于東鄰西市,是洛陽城內有名的溫柔鄉、銷金窟,因毗鄰南部的官署豪宅聚集地,是貴族子弟、王侯公卿夜間往來的聚眾之所。而此處的女樂倡優也不是別處可比,大多是被俘的宦門之女,或是為父兄贖罪而自沒為奚官奴的小家碧玉,不但容色出眾,且詩書頗通,琴棋皆懂。 這個時候的娼妓之風達到頂峰,南朝劉宋和梁齊便有過兩位聞名遐邇名妓——姚玉京與蘇小小,而這洛陽城內也有四位極富盛名——宋阿笑、馮季華、趙陽臺、秋明雙。 其中又以宋阿笑和秋明雙為首,多年穩固云煙樓的花魁與魁次之座。因此,二人明爭暗斗,也是極為激烈。但是今日,來云煙樓的公子公卿、商賈富豪卻不是為了這二位,而是為了爭奪一位將要梳攏掛牌的清倌人。 她的本名無人知曉,藝名自取為李葳瑜,傳聞是南地高官之女,因戰敗被俘,充為娼妓。這云煙樓是半官制的娼寮,既收官方來源,也吸取民間資質優秀的女子,所以生意向來紅火。 在一個小僮點頭哈腰的指引下,幾人上了二樓的雅座。這位置極為不錯,雖是露天的,四周有屏風和紗幔垂簾遮蔽,從外往內望視線受阻,自內而外卻視野開闊,很是便利。 秋姜丟了兩貫錢過去:“賞你的?!?/br> 這小僮大喜,態度更加殷勤,又是上茶又是奉上名冊花錄,給他們介紹起幾個當紅的姐兒來。 秋姜都快昏昏欲睡了,老鴇終于帶著李葳瑜上了高臺。 幾人放下了手里的果點,這才打起了些精神。那李葳瑜二八年華,上身素白窄襦衫,下裳曳地嫣羅裙,一頭烏發只簡單梳了個墮馬髻,一支如意百蝶珍珠簪半挽起了幾綹發絲,又垂下幾綹,柔柔蕩在鬢角,輕輕掩住鳳眸,雖是清麗羸弱身,倒也別有一番風情。 “奴李葳瑜,見過諸位貴人?!崩钶阼ぐ捉伬C扇掩面,盈盈欠身,聲音清亮動人:“奴為奴籍,這是生來就注定的,本不奢望能脫離,只希望今晚,諸位能真心相待,找到一位如意郎君。梳攏之禮堪比婚嫁,過了今晚,奴便正式掛牌,與過去訣別了?!?/br> 一番話說得情真意切,又道盡無奈與凄楚,叫人唏噓不已,當下便有幾個自詡憐香惜玉的富貴公子郎君們起身直呼要拔得頭籌,還有自不量力的揚言要為李葳瑜脫籍。 杜掌珠看不得這女人這般做作的模樣,冷笑道:“矯情?!?/br> 沈川渝道:“一幫阿貓阿狗,也想為她脫籍,真是癡人說夢?!?/br> 秋姜不解:“這是何故?” 沈川渝輕哼了一聲,多少有些不屑,解釋道:“這李葳瑜是祖上獲罪被罰,因此沒入奚官的。赤紙為籍,終身為奴,就憑他們,也想為她脫籍?真是滑天下之大稽?!?/br> 秋姜點點頭。 有小僮在臺上擊鼓三聲,便宣布競拍開始了。 “二十帛!”有人迫不及待地起價。 “劉三郎,你也太吝惜了,李娘子難道只值這身家?我出四十帛!” “五十帛!上好的杏花羅!” “一百帛!” …… 這樣爭得面紅耳赤、劍拔弩張,秋姜見了只覺得是個笑話,低頭與杜沈二人說笑。沈川渝忽然嘆氣,失望道:“都說這兒是京都里富貴郎君、出色公子們的去處,云集薈萃,怎么一個個都是油頭粉面、粗鄙不堪的土包子?見著個妓子就挪不動腳了?” 杜掌珠道:“正經兒郎哪會上這兒來?照我說,這地方就沒一個……”她的話戛然而止,忽然有些怔愣地朝大廳內望去。沈川渝有些疑惑,看了看她,又低頭順著她視線所在的地方望去——不知何時,一輛黑檀白玉的華貴軒車悄無聲息地停在了門口。樓前紅燈高照,有人打起紫緞面車簾跨出車廂,提了袍角,細纓革靴平穩地踏入雪地里,微微整了整衣衫,此時正好抬頭望了望二樓的燭火。 沈川渝倒吸了一口涼氣,捂住嘴兒。 杜掌珠視力不好,瞇著眼睛也看不清,只窺見是個身材極為高大的男人,白雪皚皚中一方模糊的虛影,急得不住搖晃她:“怎么了?” 沈川渝卻置若罔聞,仍是無法回神。 紅燈底下,這人一張白璧無暇的面孔,五官卻如神祇般秾艷俊麗,略有些尖俏的下頜半埋在黑色的狐裘領邊中,眸如寒星,唇若點絳,劍眉筆直,飛入發鬢,不笑,有些冷漠寒峭的味道。這樣看,實在看不出年紀,像雙十,也似過了而立,玄黑色的狐裘大氅下露出絳紫色的錦衣,袖口緊窄,綴著繁復的五色織錦斜紋花樣,以金絲挑縷,極為名貴。 “六汗?!睋Q了常服的斛律金和另一個秀榮部的家奴隨侍躬身上前。 他目不斜視地踏上臺階,入了內堂,在門外往內微微掃視了一眼。原本喧鬧無比的正廳忽然間安靜下來,萬籟俱寂。 老鴇滿臉堆笑地迎上來,將三人請上二樓,一臉諂媚:“貴人是要參與競拍,還是吃茶聽曲叫上兩個姐兒?” “我家爺不喜歡吃煎茶,一股子亂七八糟的味兒,熏地人夠嗆,有沒有羊奶?” “有有有?!币化B聲喚人上奶。 這個時候北朝的飲品還是以乳制品為主的,茶水雖也算普及,但大多是煎茶,除了茶葉味外,往往還混雜著蔥、蒜、姜、棗等或辛辣或甜膩或咸澀的佐料,運氣好一點,還有橘皮和薄荷的清涼,以及豬羊牛馬等等各種動物的腥膻味,喜歡的人愛之如命,不喜歡的人則避之如蛇蝎。 這樣的煎茶除了充當飲品外,更多的是則是起到醒神清腦的作用,讀書時喝最好,所以江東和中原的士族們大多保留著飲這種茶水的習慣。 沈川渝幾人眼睜睜看著他在她們相鄰的雅間落座了。隔著半透的帷幔和垂簾,隱隱可以窺見模糊的影子。 秋姜道:“看著不像我們這兒的人?!?/br> 沈川渝過了好久方回過神,對她小聲道:“應是契胡人?!?/br> “你怎么知曉?” 沈川渝笑了笑,頗有些得意:“我不但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