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5
本就不怎么受得了氣,如今讓帝王一激,言詞間立時便少了幾分恭謹、多了幾分猖狂:「到了這個地步,圣人再堵著氣還有什么意思?莫忘了,就算我未曾奉召便私領親兵入京,你蕭琰不也還是要客客氣氣地派人將我請進宮里來?」說著,他語氣一轉,又道:「雖說人死為大,你如今已入土半截,確實也該禮敬一些;可如今是你需要仰仗我的力量幫你兒子穩住帝位,而不是我上桿子來求你……就憑著這主次之分,我可沒理由多受你的氣?!?/br>在高如松想來,蕭琰都已病到這個地步了,只怕自己再多說上幾個字都有可能將人活活氣死,自家外甥承位自已是板上釘釘的事兒,何必再顧忌東顧忌西的?趕緊趁人死前將自個兒的怨氣好好發上一發才是正經。所以連敬稱都省略之后,他索性也揭下了最后的那層遮羞布,邊將原先跪坐的姿勢改為更自在卻也更不莊重的盤膝而坐、邊開口催促道:「已經是必然的事,再拖拖拉拉地還有什么意思?快將詔書拿出來,趕緊將事情解決吧!」「……確實?!?/br>見高如松連遮掩作態都懶,蕭琰眼簾微垂、眸間冷色一閃而逝,卻終究沒有發作,只是將懷里的愛兒摟得更緊了些、并有氣無力地吩咐道:「取來吧……讓大將軍看看……」「……是?!?/br>得他吩咐,菡萏和芙蕖對望一眼,面上似有些不忿,卻終還是取來了事前備好的「詔書」,一左一右地將卷軸在高如松面前展了開。在高如松想來,眼前的既然是傳位詔書,起首無非是抒發一下蕭琰為君的感慨、再自吹自擂一下往年的功績,接著自承沉疴難愈、年壽不永,而皇三子生有宿慧、母親高氏崇華又賢良淑德,堪為國母,故決定傳位于皇三子蕭宜云云……怎料定睛瞧去,上頭的字字句句,竟無一不是在細數他歷年來所行的種種違法亂紀之事!「詔書」上意料外的內容讓瞧著的高如松先是一懵,隨即意識到了什么,慌亂之下便待暴起上前直取帝王,不想身旁兩個捧著「詔書」的宮人卻已快了一步──只見菡萏與芙蕖順勢踏步換位、將那由上好錦緞制成的「詔書」直接往高如松頸部一勒,讓高如松屁股甚至還沒來得及離地,便已被這兩名兼具潛龍衛身分的宮女配合無間地勒斷了咽喉。諸般變化只在一瞬之間。蕭宸參與進這件事時,本還以為誅殺高如松的場景必然是刀兵大盛、血濺五步的大場面,卻不想只聽父皇跟對方唇槍舌劍了幾句,緊接著便迎來了高如松咽喉被制的「呃呃」聲、綢緞被收緊的布料摩擦聲,和最后昭示著一切告終的斷骨脆響……真真稱得上「兵不血刃」的解決方式讓蕭宸連高如松的遺體被人抬走時都還沒能反應過來;卻是直到菡萏等人將場面收拾妥當,他才有些難以置信地抬起了頭:「……結束了么?就這樣?」「不然宸兒覺得還要怎么著?」瞧愛子一臉難以置信的呆樣,蕭琰邊讓宮人服侍著擦去臉上的偽裝邊抬手揉了揉孩童發絲,盡管臉色依舊一派「命不久矣」的模樣,整個人的神氣卻已為之一變、眼底更已帶上了絲絲笑意:「籌劃了那么多年、又用上了那么多心思跟布置,若還非得弄出什么驚險場面才能將他制伏,那你也太小瞧父皇了?!?/br>「……也是?!?/br>「其實高如松真正能倚仗的,也不過就是他手下的兵而已。從他在野心和愚蠢的驅使下同意入宮開始,這結局便已是注定了的……差別,也就是他何時能生出警覺而已?!?/br>說到這里,回想起高如松剛才死到臨頭猶不自知的猖狂表現,蕭琰冷笑了下:「沒了鎮北軍,他也不過如此爾爾……宸兒日后也要以此為鑒,莫要因一時得意而忘記了什么才是自己的根本?!?/br>「知道了?!?/br>思及高如松曾經的猖狂,和方才那樣……輕描淡寫的死法,蕭宸雖談不上不解氣,但如臨大敵地準備了這么久的事如此輕易便落了幕,心底卻多少還是有那么些……期待落空的感覺。察覺了他的心思,蕭琰有些好氣又好笑,卻終究沒有出言斥責,只是讓芙蕖加快動作拭去他臉上的易容,并吩咐藕花和芰荷幫愛子打點一下儀容……待到父子倆的模樣都已恢復到了能夠見人的程度,蕭琰才在曹允等人的隨行下抱著愛子出了寢殿,來到了殿前那一處寬闊平整的廣場。蕭宸平時被拘在紫宸殿中,偶爾出外透透氣的時候,范圍也就是在這處廣場上而已??勺屗牣惖氖?,明明在殿里時根本沒聽著什么動靜,如今廣場上卻已是人影重重……就著月色一看,赫然是一整個小隊的禁軍正帶著幾個俘虜披盔戴甲地候在殿前,靜候帝王出言發落。而蕭宸便無需看清那些俘虜的衣著相貌,也能猜得出他們的身分。見愛子只是瞪大了眼,神情間卻沒有一絲怯色,蕭琰也不知是該高興于他的處變不驚、還是擔心于愛子根本沒搞清楚狀況……但他既然帶了蕭宸出來,自然不會因為這一點感慨便放棄了原先的打算。故落了句「好好看著」在宸兒耳畔后,他先是一個手勢讓人將幾個俘虜推至前方,隨即揮手為號、就這么讓負責的禁衛直接當著愛子的面在紫宸殿前斬了幾人。沉沉夜色中,看著幾個俘虜鮮血四濺、人頭落地,嗅聞著瞬間隨之蔓延開來的nongnong血腥氣息,蕭宸微微有些恍惚,不知怎地憶起的,卻是前生他在極端痛苦中終于等來的那一箭。可兩者之間,自是沒有任何相似性的。所以他很快便回過了神,而在深深看了眼地上的幾具遺骸后,用怎么聽怎么稚嫩的童音問道:「高如松留在宮外的親衛也是如此么?」「不錯?!?/br>見宸兒神色沉著依然,并沒有給方才的景象嚇到,蕭琰雖依舊緊密關注著愛子的反應,卻也不忘點頭說明道:「能跟著他回京的,基本上都是沒有可能反正的人,留下來只會徒增禍患而已?!?/br>「宸兒明白?!?/br>蕭宸也就只是一問而已,并沒有什么悲天憫人、不忍對方就此送命的想法。所以點點頭表示了解后,他便將頭枕到了父皇肩上,語氣一轉、問:「如此,父皇能跟宸兒回去安歇了么?」明明是再平常不過的一句問話;可襯上背景里的那幾具尸首、和空氣中猶自蔓延著的血腥氣息,這樣的「平?!?,便讓問話的孩童顯出了一種不合時宜的天真和殘酷來。就好像……眼前多少有些殘忍的一幕,在他看來,也僅僅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已。如果沒有聽到孩童先前問及高如松親衛的那句,在場的人多半也只會將蕭宸的「平?!?/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