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1
到了他的手里,李恒打開一看,入眼就是一副極為漂亮的字體,筆鋒銳利至極,透著獨屬于年輕人的意氣風發,也只有年輕人會這么愚蠢了。李恒久經官場,見狀也不慌張,默默的把手里的密折傳到了他身后的官員手里,臉色絲毫沒有變化,看上去很是從容。江衍也沒有想過用這個拙劣的招數就能把一個吏部尚書給弄下馬,充其量就是給他弄點小麻煩,所以他的心里也很從容。等眾人傳閱完了,他的臉上露出幾分恰到好處的怒意來。“關于這件事情,李卿,你有什么要說的嗎?”他的聲音不高不低,但就是透露出許多威嚴來,并沒有一般少年說出來的那么稚嫩的感覺。李恒上前一步,正要說話,這時候一個年輕的御史突然站了出來,對著江衍行了一個大禮,然后說道:“陛下,容臣冒犯,臣有話要說!”李恒在心里暗罵這個突然站出來的愣頭青,面君是有好幾種禮節的,大禮是最標準的姿勢,但是有時候一些品級很高的官員就可以不那么講規矩,折身禮或者拱手禮都可以,回話的時候微微低下頭就行了,但是這個愣頭青站出來了,他還就那么在他旁邊跪下了,行的是端端正正的大禮,任何事情都怕對比,人家回個話都要誠惶誠恐的跪伏,他卻捧著朝牌直直站著,怎么看怎么不對,已經有好幾個人悄悄放到向他投來奇怪的目光了,李恒咬牙,只好也跟著跪了下來。他年紀大了,別說下跪,就是彎腰都費勁,看著一個頭發灰白的老人顫巍巍的跪下,江衍有一瞬間都覺得自己萬惡不赦,但是對上李恒那雙充滿著算計,透著精光的眼睛,他還是忍住了叫他免禮起身的欲.望。李恒見小皇帝居然沒看懂他的暗示,臉頓時一黑,咬牙跪下了,那副顫巍巍的樣子,江衍幾乎都有一種錯覺,他不用想什么法子來對付李恒了,只要在早朝多叫他回幾次話,讓他多跪幾次,說不定這個人突然就一命嗚呼了。江衍看向那個有話要說的御史,這個人并不是他安排的,但是意外的機靈,他對這個人有了一絲贊賞,說話也平和了一些:“你有什么話,就說吧?!?/br>第61章朕的決定年輕的御史聞言又端端正正的行了個大禮,這才從袖子里取出一本厚厚的奏折,他高聲叫道:“陛下,臣要彈劾吏部尚書李恒三十九條重罪!”江衍呆了呆,完全沒有反應過來是怎么回事,這時朝堂下面也炸開了鍋。是真的沒人想到這個御史會鬧出這樣的事情來!左都御史黑了臉,正想站出來,這時就聽那御史繼續大聲說道:“以及同包括左都御史,戶部尚書,刑部尚書為主的二十一名官員結黨營私,私相授受,以新科舉子的官位空缺為賄賂?!?/br>朝堂這下是真正正正的炸開了鍋。誰也沒想到這個小御史居然會這么不要命,彈劾了整整二十一名官員,還包括兩位尚書,一名都察院左都御史,尤其那左都御史還是他的頂頭上司。以下犯上,為了維護等級的尊嚴,不管上官是不是犯了錯,要受到什么樣的處理,舉報上官的那個官員,是要被革除在朝資格和全部功名的。江衍只是愣了一瞬,就立刻反應過來,見左都御史黑著臉上前一步,行了個禮,想要說些什么的樣子,他笑了一下,打斷了左都御史。“你有證據?這可不是說著玩的事情?!?/br>“陛下,這是污蔑!”刑部尚書反應過來,連忙上前一步走了出來,大聲叫道,隨即,站在一邊的帶刀侍衛就按住了腰間的刀柄,也上前了一步。刑部尚書這才發現自己失態了,他深吸一口氣,退后一步,行了個禮。年輕御史抬起頭來,露出一張端正的臉,一身的正氣凜然。“回陛下,這樁樁件件,臣都已經查實,容臣上稟!”他把手中的奏折舉過頭頂,深深的下拜。江衍一瞬間腦子里轉過無數個念頭,電光火石間,他的眼神微微的暗了下來,和顧棲對視了一眼,唇角翹起:“周寧,去?!?/br>一般在早朝呈上來的折子都會由傳旨太監呈上,這活大多時候都是由蘇青來的,周寧做為江衍的貼身宦官,是從不會被指使去做這種事情的,周寧微微的頓了一下,也沒用使喚的宦官,自己走下御階,從御史的手里接過那份厚厚的還帶著體溫的奏折。他看了一眼,這年輕御史在奏折底下的落款是上官秋明,對這個人他倒是沒什么印象,江衍卻有,這是顧棲特意提醒過他的,在朝官員中的一些優秀的能夠獨當一面的人才,朝堂需要換血,他一直在注意著這些人,但是沒想到,這上官秋明居然鬧出了場大的。他翻了翻,確實是李恒的罪證,主要的罪狀有賄賂官員,私下收取官員大宗財物,府邸違制,妻妾人數超過上限等等,剩下的一些就不足為提了,例如不開路引非要城門官放行,府上壽宴在路上敲鑼打鼓,以及府上下人倒泔水不排隊,出門吃飯讓去尚書府報銷結果去了把人打一頓的,這都是小事,屬于用來湊罪名的,證據不多,但是前面的那幾條卻是真正正正經過了查證,底下附加了百十來條各方面的證據,翻到被他彈劾的其他官員那里,江衍更是震驚,這就是蔣曉風跟他分析過的可能和李恒結成的黨羽的官員名單,還多了好幾個他之前壓根沒有想到過的。之前就說過了,想要尚書的位置換個人來做很簡單,想要換掉任何一個文官都很簡單,但困難的是完成之后,換個人來做,換誰?要知道這些老頭一個個精得很,左右侍郎基本都會被他們玩成擺設,想要學習適應需要時間,而六部每天主管天下官員升遷,錢糧調派,重刑審判等等,高速運轉,壓根沒有那個時間等新官適應。從來只聽過今天這個縣令換人,明天那個知府猝死,但是三品以上的官員們,就很少會出現變動了,因為朝堂需要穩定。江衍一開始也是這么想的,雖然急于掌控屬于自己的權力,但是他也知道,如果剛剛改元就這樣對待老臣,他的威信必然會下降,這對一個新皇帝來說是致命的,他想的是從各方面培養新的人才,籠絡中下層官員,一步步架空這些老臣們,然后一擊致命這無疑要花費很長的時間。但是因為這個御史的出現,江衍忽然就回過神來了,他要害怕什么?六叔和裴家站在他的身后,京畿兵力在舅舅的手上,他是皇帝,所有人都要跪在那里聽著他說話,換幾個官員算得了什么?當年太宗直接把丞相削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