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22
兵大將來說,很難。 “是,義父?!鄙鷿淖盅?,從她口中說出,只一瞬間,似乎有什么東西融化了。李媛跪下磕頭。 “唉,好女兒?!笔捘麓萁Y束,扶她起來。 “大戰在即,一切從簡,只能委屈你了。你是要明日上路嗎?”蕭穆按捺下有些激動的心緒,強行回歸到正事上來。 “是,還請義父派一隊人馬給我,防止意外?!?/br> “好說,萬事小心,待我手書一封,你拿給相王,你我兩人的面子,或許他愿意完璧歸趙?!?/br> “還是義父想的周到?!崩铈虏恢雷约盒胁恍?,多一重保障也好。 商量妥當,李媛自去休息。蕭穆還要多籌劃一番,畢竟,這一仗不好打。 吉若的真正力量還沒有使出來,他會在何時,以何種方式呈現呢?蕭穆看著輿圖,沉思起來。 北方蕭穆面對著敵方的大軍壓境,南方的京城也不輕松。因為相王大軍同樣壓過來了。朝中武將多在各地值守,調動需要時間,但即便來了也不一定是武家軍的對手。幸好還有一個原泰在,收攏了各州府調集過來的散兵,堪堪擋住相王前鋒的南下腳步。一面向京城要求增援,一邊寫信回西北。 只是沒料到西北同樣膠著在戰局中無力自拔。原奎畢竟年紀大些了,有了老年人特有的固執。加上原泰的崛起讓他放松了心神,在統兵調度上有些脫節滯后,對上靈活多變的馬匪聯軍便有些抓不著要領。手下將領的勸誡他也聽不進去,結果就是阿木爾罕調出幾組精兵不停襲擾,讓他顧前顧不得后??沼写笈谑?,被人牽著鼻子打著走。 原泰的信件收到了,但原奎置之不理。他憋著氣一定要肅清西北再入關,同時回信給原泰,暗示他力不可使全,相王畢竟曾經對他手下留情…… 原泰收到信氣的差點破口大罵,只礙于寫信人是自己親爹才沒有。京城方面,各地援軍或者推脫路遠或者只來了蝦兵蟹將不多的人,讓韋氏**失望之余真的是開罵了。 無奈之際,韋斌上書劉慶,要求調北境十五萬大軍中的十萬南下平叛。 考慮到劉慶的死板,韋斌沒有提前呈上去,而是在朝堂之上當著百官的面直接讀了出來。一時,除了他義憤填膺的朗讀聲,大殿寂寂無言。 劉慶聽他讀完,將御案上一本折子拿給他看。 韋斌看的臉色忽而青,忽而白,看完重重合在一起道:“皇上,臣是忠心為皇上考慮的,待京城危急接觸,再北去抗擊北歷也來得及??!” 北歷兵臨城下,已經沒有人不知道了。 第二百三十四章 重逢,大不相同 劉慶盯著韋斌,緩緩說道:“朕知道,遲早會有人提出調動北地軍隊,先前還在猜測,會是誰第一個提出來呢?果然是朕的好表兄??!” 韋斌聽出他話中反意,急道:“皇上,要分得清孰輕孰重??!” “北方邊境一旦打開,你想過會有多少無辜百姓被北歷鐵騎踐踏嗎!”劉慶身體不好,很少動怒,今日實在忍不住了,簡直想打人罵人了,偏這個人,還是自己母后十分信任的人,是自己的親人! 區區百姓,死了就死了,皇位丟了,可不好再奪回來??!韋斌想著,只是這話不能說。他是文臣,知道御史的一支筆有時也十分鋒利?!氨睔v蠻夷,不過憑馬背上一時之勇,倚靠城高池深,留五萬人防守足矣!” 百官中有人略作思量,居然頻頻點頭。也難怪,高階武將都被派出去抵擋相王了,不多的幾個有資格走進大殿的,要么沒上過戰場,要么級別太低沒資格開口,所以韋斌說的大義凜然,居然無人反駁。 唐宜皺皺眉,清清嗓子道:“韋大人,若說五萬人馬能守得住北方幾百里邊境,我們放在那里的十幾萬大軍是干什么用的?” 韋斌冷笑道:“區區蠻夷,何懼之有,不過是守城之將故意夸大其詞!打贏了就是自己本事大,輸了就說是敵人太厲害!多多養兵,自然方便克扣軍餉中飽私囊……” “咳咳……”韋稹都聽不下去了。朝中文官居多,可這樣把武將往死里得罪也不是明智之舉啊。 唐宜面相臉色鐵青的劉慶,躬身道:“皇上,韋大人大才,能以五萬將士抵擋北歷的傾力一擊,臣舉薦韋大人北上協助蕭大將軍退敵!北歷早一日退敵,也好早一日帶兵來解京城之危!” “唐相言之有理,朕準了!” “唐宜你……” 皇上和韋斌同時開口,只是,韋斌臉色一瞬間難看到極點,轉身看向劉慶。 韋稹上前一步道:“皇上,京城正是用人之際,還請收回成命?!?/br> 劉慶冷笑一聲:“唐相說的沒錯啊,韋大人這樣的人才正該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區區北歷蠻夷,怕是用不了幾日便被打退了,這一去一回,怕也只是路上用些時日,韋相不必擔憂,很快就回來了?!?/br> 韋斌已經開始冒汗了,話誰都會說,真的要去面對北歷的虎狼之師,光是想想,那也不是鬧著玩的??!“皇上,臣讀的是圣賢書,習得的是滿腹經綸,未曾學過用兵打仗??!那些粗淺之物,臣不通??!” 劉慶搖著頭,目中泛出寒光,都這樣了,還不忘貶損他人,去你娘的滿腹徑路! “韋大人才智非凡,那些粗淺之物,大概路上翻看幾本兵書即足夠了。朕會為韋大人準備的。來人——” “是!”殿外的金甲應聲進來。 “帶韋大人下去準備行裝,明日上路!” “是!” “皇上,皇上,臣不去,臣要在皇上身邊啊,皇上……”韋斌一路嘶嚎著,半分沒能阻礙兩名金甲侍衛的腳步。韋稹本要再說,不知想到了什么,皺著眉頭沒出聲,同時制止了幾方幾人的舉動。 有蕭穆在,不會讓韋斌出事。而這京城,已經不安穩了啊。 不得不說,人的適應能力都是很強的,不久之前,李媛馬車坐一日都難受的要死,如今胸口堵著一口氣,快馬加鞭跑了幾天,身體上的疲憊幾乎被遺忘了。當然還有就是,蕭淮特意給她的馬鞍加了墊子。 蕭淮不放心她一個人面對相王,又舍不得上陣殺敵的機會,矛盾之中拋銅錢決定,結果就是留在北境繼續給北歷人找不痛快。蕭穆派了趙州帶領一千多人陪同李媛返回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