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3
子一匹呢?” 那色目人舉起兩根手指頭:“按現在的行情能賣二十兩銀子一匹。那還是普通貨色,若是閼氏這樣的,只怕賣五十兩也不成問題?!?/br> 探春暗忖道:“往日在家時聽鳳jiejie說起,咱府上太太小姐們穿的絲綢要五兩銀子一匹,原來要賣到羅馬竟然能翻幾個番!” 沈蠡說道:“小人經商這些年,冷眼看著,現在的情形是:這羅馬人想要的東西沒門路去買,中原人卻不知道這些東西倒有這么大的利潤。而瓦剌氣候惡劣,百姓們除了牧羊難以發展其他產業,遇到饑荒,就只好去中原打劫,邊境的百姓苦不堪言。莫不如將瓦剌作為中間站,將來瓦剌人以從商為主,把貨物從中土販來,再賣到羅馬去。這樣羅馬人得了貨物,中原百姓得了生機,瓦剌有了進益,也不至于靠打劫為生了。這樣大家皆大歡喜豈不三全?” 探春見沈蠡見識不凡,必定不是普通人,如此人才倒要留下重用。這番三角俱全的話簡直說到她心上去了,便興沖沖地帶著沈蠡去找脫脫不花商議。脫脫不花是個直腸子,一聽又是中原又是羅馬的,七繞八繞把頭都繞暈了。不過探春說的話他一向言聽計從,既然閼氏說此事有利可圖,他立馬就召集臣下過來商議。 也先一聽,他知道脫脫不花哪有這個心思,此事必是探春的主意。于是對探春深感佩服,倒一改以往脫脫不花意見他一定要跳出來反對的原則,第一個表示支持。眾人見連也先也同意,自然都沒有異議。 也先是個行動派,說干就干,立刻就動身去中土拜見皇帝。按照探春等商議的結果,他向朝廷要求明年定二十萬匹絲綢,另外瓷器、茶葉若干。 那皇帝見瓦剌人不來打秋風,倒要做起生意來,也覺新鮮。便一口應承下來。待也先走后,仔細一想,他只一句話,朝廷要辦的事也不少。于是與林如海等人商議道:“瓦剌人這瓷器、茶葉要得不多倒容易。絲綢一下子要二十萬,要調度一方桑農以及織布廠,可得安排個妥善人去打理此事。若出了什么差池,倒不為別的,沒得讓瓦剌人覺得朝廷連這點子東西都拿不出來似的?!?/br> 林如海說:“莫若設一個織造局,專門負責此事?!?/br> 皇上說:“這主意很好。但不知愛卿心中有無合適的人選?” 林如海道:“寧國府之孫賈蓉堪當此任。這賈蓉倒也罷了,難得的是他娶的媳婦正是紫薇舍人之孫女,當日未出閣時就能管理整個薛家的產業。如今出了閣,越發歷練了。此事若交給這兩夫妻去辦,一定妥帖?!?/br> 皇上狐疑地看著林如海道:“愛卿舉薦這賈府的人,是不是還想為榮府當日之事打抱不平?” 如海忙說:“臣不敢置喙皇上的家事。不過舉賢不避親,我向來是只看中才能二字的?!?/br> 皇帝嘆了口氣,說:“空xue未必無風,這榮府素日也是仗著元妃得罪人太多。聽說還有放高利貸,收錢斷人官司等事,給他們一個教訓也不為過。這事朕心里有數,你就不必cao心了?!?/br> 林如海忙點頭稱是。 沈蠡受到探春的推薦,受到脫脫不花的重用,于是在瓦剌扎下根來。原來此人與賈府一人有千絲萬縷的關系,沈蠡正是受了此人之托,才來提點探春的。不知此人是誰?與沈蠡又是什么關系,請聽下回分解。 作者有話要說: 從這一章開始,本文基本上就已經脫離了原著(前八十回),發展成另外的故事了。另外金陵十二釵正冊、副冊還有沒有婚配的,歡迎大家提名哈~ ☆、探春智謀平王庭內亂 上回說到探春經高人指點,提議瓦剌從事商業,受到了脫脫不花和也先的大力支持。那也先一走,林如海便提議讓賈蓉負責監督絲綢制造等事宜?;噬献罱K應允了,在南京設立江寧織造局,認賈蓉為駐扎江南制造郎中,令他即日攜家眷上任。 圣旨一到,各人歡喜各人愁。那薛寶釵自是歡喜的,她正想著就那幾個鋪頭自己根本施展不開拳腳,如今有更大的空間,自是巴不得的。賈蓉也稱愿不已,總算有個機會可以報效社稷,若是這差事辦得好,還可光宗耀祖,省得爺爺每日看見自己一副恨鐵不成鋼的表情。 賈敬卻擔憂不已,一來對賈蓉不放心,不知道他能不能辦好這個差事,倒犯圣顏。另外一件事他不好說出來,這薛寶釵嫁到寧府也好幾年了,卻遲遲沒有好消息傳來,他望著抱曾孫子眼睛都望酸了。說來也怪,自從那一年王熙鳳生下巧姐兒以后,整個賈府就沒有再添過人口。若說男丁,更要追溯到李紈生的蘭小子了。偌大的一個家族,皆是子嗣緣薄,叫賈敬如何不擔心。 如今且說也先,既來了一趟中土,少不得要幫探春傳遞一回書信。因探春本是以公主身份遠嫁,少不得要準備一封辭藻華麗的“家書”呈給皇室。另又假托她與賈府的四小姐惜春是閨中姐妹,請也先把真正的家書送到了賈府。 收到探春的家書,知道她在瓦剌一切都好,而且又有了身孕。趙姨娘連連念了兩聲“阿彌陀佛”,賈政和王夫人也放心了不少。另外探春還單獨給賈敬一封書信,倒無意中告訴了他一個人的消息。原來當日提點探春的沈蠡,曾經在瓦剌邊境處與一白衣蒙面的中原女子萍水相逢,因都是京都人士,在異鄉見面頗感親切,有過一段交談。那沈蠡本走南闖北,自認為見識不凡。那日與這女子交談,才發現自己平時只顧追求的蠅頭小利,眼界還是太低。這女子一介女流,竟然能從大局著眼,分析局勢頭頭是道,心中暗服。當日對探春的一番說辭,也是那女子的見解。只是這女子行蹤不定,那沈蠡只見過一次,也并未留下名姓。也是沈蠡有心,白衣女子走后,他從地上拾到了一塊拭琴的帕子。那帕子是賈府之物,探春如何不認得,遂疑惑不已。 也先回到瓦剌后,探春才知道榮府出事的消息。本來賈敬是下了嚴令不許跟探春透露此事的,因她是以公主身份出嫁,名義上與賈府并沒有瓜葛。如今也只能各自保平安,沒得白叫她cao心,反而怕露出馬腳,讓瓦剌人對她的身份起疑。 但趙姨娘如何肯依?她自想著,探春是她肚子里爬出來的,如今貴為閼氏,吃香喝辣。自己卻寄人籬下,自己一點光都沾不得,這是哪門子的道理?因此背著賈敬等,偷偷地買通了也先身邊的一個隨從遞信給探春。 探春知道榮府被抄五雷轟頂。想起賈母等有家不能回就食不下咽,加上看到親生母親趙姨娘的責難,心中難安。沒過多久,人都瘦了一圈。脫脫不花看在眼里,急得不得了,變著花樣哄探春開心,探春卻總是愁眉不展。探春也是有口難言,難道要向脫脫不花坦白自己的出身,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