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70
感慨中的玉晨子并未注意到晏寄芙驚駭欲絕的神情。這怎么可能?玉晨子口中的能人絕不會是他!插入書簽作者有話要說:其實這個時候已經碼了6000本來準備放大章的,但是要過凌晨第二天了,還是先放一半好了,因為還差一點點沒有碼完。番外取長生,因為是陸哥和他CP要共長生啦。之前的謎底在剩下字數揭曉哦130長生下陸明琛入了宮,就被剛下朝不久的皇帝召進了殿中,兩兄弟久別重逢,皇帝望著自己的弟弟看了許久,見他氣度沉穩,一派自在閑然的模樣不禁搖了搖頭,拍著他的肩膀,眼中滿是感慨道:“果真是長大了?!?/br>得了信的太后匆匆趕來,打量自己兒子許久,卻是忍不住拿起帕子掉了幾滴淚,“我兒許久不見,倒是清減了不少,想來是外頭的飯菜不合心意,又是一路風餐露宿,才叫你看起來憔悴了許多?!闭f著,眼圈就已紅得不像樣子。修道之人不食五谷,吸風飲露,可乘云氣,說不上什么奔波勞累。陸明琛許久之前就已辟谷,自然是不用受這些苦,只是這話對太后說了她老人家也不會信。在安慰了她幾句之后,陸明琛就挑著往返一路上所遇的奇景趣事說了幾件,不一會兒就逗得太后眉開眼笑,忘了先前對兒子的心疼。皇帝本是要問自己的弟弟為何甩開護衛,見他言之有物,又想起幾月前玉晨子說令弟修為早已在我之上的話,倒也不再揪著這事情不放了。陸明琛與家人閑說一會兒,又啟用靈氣,測了一番兩人的身體情況,見太后和皇帝皆無大礙便放下了心,正要打算告辭。卻見太后拉住他的手,一臉語重心長的說道:“琛兒啊,你這年齡也不小了,也該成家了?!币婈懨麒∶碱^微皺,她一頓,語氣更是放得沉了一些,又道:“你可知三年前與你解除婚約的那個姑娘,也早就重新訂了婚約?!?/br>陸明琛微微一笑:“那倒是好,兒臣原先還擔心這事會影響了她日后定親?!?/br>見他不開竅,太后氣得很,正要再開口,卻聽陸明琛道:“母親,兒臣讓玉晨子測過姻緣,這輩子大抵是沒有這個緣分?;橐鲆皇虏豢擅銖?,倒不如放寬心,隨它去罷?!?/br>若是陸明琛自己這么說,太后自然不會相信,可當他擺出大名鼎鼎的玉晨子,太后卻是遲疑了。“母后,日后還長,不必急于一時?!北臼亲鞅谏嫌^的皇帝開了口,替陸明琛說話。太后有些泄氣,就不再開口,擺了擺手,示意陸明琛可以離開了。陸明?。骸皟撼紴槟赣H準備了份大禮,請母親等著,一定不會叫你失望?!?/br>太后聽了,心里雖還在生小兒子的氣,卻與皇帝一同被陸明琛勾起了好奇心。三日之后,太后壽誕,眾人皆在宴席之上獻上準備已久的壽禮,太后因心心念念小兒子的準備已久的大禮,對這些精心布置的貴重物品沒有多大興趣。“王爺哪去了?”她問身邊的宮女,有些按耐不住。“走了片刻,說是去替太后娘娘取禮物去了?!痹捯袈湎虏痪?,只見天邊遠處有一列仙鶴攜云氣而來,潔白的羽翼徐徐舒展,姿態優雅地落在了地面,正是一個顯然的“壽”字。古人皆言仙鶴有靈,是為仙人坐騎,有“延年益壽”之意,皆高看它們一眼,更遑論這群仙鶴個個潤澤鮮亮,靈氣不凡。是以一時間眾人皆是大為驚奇,心道這是簡直就是仙人手段,對被仙鶴們祝壽的太后更是艷羨不已,自然也有人不忘獻殷勤,趁機高呼太后長命百歲。太后心情頗佳,眉眼舒展,對這些祝賀均是一一笑納了下來,而容王殿下,在仙鶴離去之時,留下一封書信也悄然出了京。因他這番“彩衣娛親”愉悅非常的太后也不計較小兒子的舉動,睜只眼閉只眼默認了下來。若說以前她還想著兒子能夠成家立業什么的,但在容王殿下使出一系列的手段,表明“我欲成仙”的態度后倒也不再勉強了。至于對自己前世的夫君,愈加驚疑不定的晏寄芙,陸明琛從未在意。……春去秋來,秋過冬至。不知是幾個四季的輪回,久到太后溘然長逝,晏寄芙已從世子妃成為堂堂王妃,京中紈绔子弟換了一批又一批……原本在京城當中臭名昭著的容王早已鮮少有人提及的時候,一位看起來清逸脫俗的道人悄然來至了宮中。皇帝的寢殿如天牢一般被重重封鎖,已過知天命之齡的帝王躺在床榻上,面如金紙,兩頰微陷,看起來消瘦而憔悴。可他的眼神卻是明亮而有神,綻放出別具一格的光彩。“阿琛……”皇帝凝視著面前的道人,斷斷續續,艱難的吐出字來,“可……可去看過了母后?”陸明琛頷首,看皇帝掙扎著想要起來,便坐到床邊,將他扶了起來。“皇兄還怕見不到你,如今你回來了……”皇帝深吸了一口氣,緩聲道:“也好,還來得及?!?/br>陸明琛此次歸來自然不是聽他說這番準備托孤的話,他將靈氣輸入皇帝體內,暫時制住他體內流轉的毒素,才出聲道:“這毒可解,皇兄不必擔憂?!?/br>皇帝氣數未盡,本命不該絕,因此陸明琛就起來也不算難為。不過幾日,皇帝的身體就已漸漸康復了過來,原先進不得一只蒼蠅的宮殿也漸漸的能透出了一些風聲。皇帝又重新上了朝,一副精神抖擻的樣子,就連樣貌看起來都比前些日子年輕了許多,實在不像是油盡燈枯的模樣。這樣的皇帝讓原先在暗中謀劃的人心驚不已,同時也著急了起來。因為錯過了這個時機,就不知要等到猴年馬月去了。成景四十三年,六月,北地大旱,河流見底,井中無水可取,災民死傷無數。天授君權,如今境況下,便有人放出了一些言論,道是皇帝不仁,才叫上天發怒,引來百年難遇的旱災。本是少數人在私下議論,最后在有心人的推動之下這類流言愈加過分。皇帝震怒,下令追查流言來源,斬殺數位居心不良之人后,齋戒三日,前往郊外的太平觀開壇求雨。御輦上的皇帝面無表情,渾身上下都透著屬于帝王的威壓,嚴肅而又鎮靜,任是誰也看不出其實這張不動聲色的面孔之下,此時略微不安的心。天子為民求雨,謝過自責自然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只是求不求得又是另一回事了。“皇兄只管開壇祭祀,其余就放心交由臣弟?!?/br>想到自己弟弟的話,皇帝摸了摸手上的扳指,心道,也沒有別的辦法,就由他去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