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7
接觸后勇毅侯才能理解為什么連大舅哥都對他另眼看待。 這六皇子不同四皇子春風和煦,一派溫文謙雅的作風,周身還是皇家氣度,只是卻并不目下無塵,反而言中有物,待人大方得體,絲毫不顯稚嫩。 不僅是許仲騏與六皇子關系頗近,周家幾個小郎也與六皇子很是相宜,并且勇毅侯能感覺出,四皇子隱隱的對他頗為忌憚。 說來六皇子的外家德陽公主府如今已是神隱多時,六皇子比起其他毫無背景的皇子,唯有皇寵而已。 而正是他皇寵深厚,一切都有皇上替他謀劃鋪路,若將來他有造化,一切都順風順水,顯不出其他人的作用,自然不及扶持四皇子,占了從龍之功來的位高權重。 說到底勇毅侯還是沒有放棄原本的打算,只要四皇子不是太蠢,他自然愿意幫他周旋,說到底,他們的目的遠在將來,而非眼下。 而特意來侯府參加生辰宴的劉池瑞,宴會結束后終于得了勇毅侯的準話,這才放下心來,只等回宮后說與良妃,到時候由皇上下旨賜婚。 良妃的綠頭牌早已撤了,等閑皇上不會上她那里去,要想見皇上,只能專門使內侍傳話,皇上若是肯見她,或是親至,或是讓良妃過去。 只是四皇子和勇毅侯沒想到的是,良妃好容易得見皇上,方把來意說了,皇上卻并沒有答應賜婚。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的作者菌,還是隔壁的二狗:- ☆、66 至于皇上不答應賜婚的理由, 并沒有細說, 只道是劉池瑞年紀還小, 過兩年再提也不遲,幾句話就打發掉良妃了。 因皇上說話時眉頭微皺, 看起來一臉端素, 良妃聽后不由得心里一個咯噔,一瞬間,心里的各種念頭就都轉了一遍。 只是良妃還想再為兒子說說項, 婚事早定下來才能讓勇毅侯安心,在外多為劉池瑞走動一二。 并且說起來皇上搪塞她的理由也太可笑, 按照劉池瑞的年紀,有個婚約多正常, 民間在他這個年紀成親的都不少見。 因為皇上對于除了六皇子之外的皇子們全部都是不怎么經心, 良妃有心想再問問皇上到底是怎么打算的,什么時候劉池瑞才能定親。 但是礙于她多年未曾與皇上親近,摸不到脈門,看著皇上心情似乎不好,怕更加讓皇上厭棄他們母子二人, 因而只得無功而返。 “你說,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皇上莫非是另有安排?” 良妃回宮后和劉池瑞兩兩相顧, 都有些失措。 說起來,皇子們倒都普遍晚婚,二皇子年紀已經二十了,三皇子也是十八了, 今年才訂下婚事,明年春天先后完婚。 莫不是皇上也是打算等劉池瑞將近二十,再為他親自指婚嗎? 從皇上拒絕劉池瑞和勇毅侯大姑娘的親事,最讓良妃母子憂心的,并不是成親的早晚,而是從中透出的某些訊息。 不然單看皇上為二皇子和三皇子擇婦的人選,只看家世,都是名門世家嫡枝嫡女,祖上顯赫。 而小娘子本人,卻要么喪父,要么父親外任為官多年,實際上二皇子和三皇子將來能得到的助力并不怎么多,外表光鮮,內里甘苦自知。 若這就是皇上的用意,那么劉池瑞選擇的勇毅侯大姑娘,便根本就不符合皇上的標準了,說不定,皇上并不想讓劉池瑞找如勇毅侯這般的岳家。 這邊良妃和劉池瑞在心里打鼓,其實他們是真的想多了。 皇上之所以為二皇子和三皇子選了那樣的岳家,只是因為這兩個兒子其實并不怎么拿得出手。 二皇子毆打朝臣的事可謂歷久彌新,三皇子又腿腳不利,在外人看來都算是與大位關系絕緣的。 并且皇家選婦,至少姑娘本人都得在女學鍍層金,而能夠靠著自己的水平考入女學的小娘子,大都是聰慧又有才的,父母難免格外的寄予厚望。 名門世家便是有合適的適齡嫡女,但凡疼愛女兒的,都寧愿世家相互聯姻,也不愿意嫁給二人。 但是這并不是說世家就此拒絕和皇室聯姻,愿意舍出來的嫡枝小娘子,就都不那么盡人意了,各方面總有不足之處。 而二皇子倒是心里頗多想頭,看中了幾個人選,俱都是出色至極,在女學里拔尖的小娘子,可陽寧侯和德陽公主全都無意,皇上也不能強按著人家低頭,只能將就著現有的人選,選了算是最體面合適的。 只是劉池瑞這里,卻又不一樣了。 當日許顏華跟著周氏進宮時,劉昭熙拉著她兩人在古華楸的林子里待了近半個時辰的事,皇上是知道的,也問起過劉昭熙。 而送走許顏華后,劉昭熙便猜到周氏和良妃的意思,幸而他早就在重生后開始籌劃,此時只是按計劃進行。 劉昭熙晚間和皇上談天時,也說起過許顏華,那也是皇上第一次從劉昭熙嘴里聽到勇毅侯府大姑娘的事,皇上先是反應了一下,這才想起來。 哦,便是與商戶抱錯了的那個,后來勇毅侯還專門為了她向自己討了個女學的入學名額。 而皇上對于這個侯府大姑娘印象最深刻的,卻是因為她,勇毅侯從萬家得了百萬資財盡皆獻上,緩解了朝廷國庫銀兩緊張,安置不了之前養的那么多兵的事。 按照劉昭熙的說法,這侯府大姑娘似乎是個好的,性子討人喜歡,還能和小六兒玩到一起去,想想這孩子能夠被抱錯后在商戶里長了十來年再回到侯府,必也是個有運道的。 和這樣的人交往也沒有壞處,她又難得入了劉昭熙的眼,做個玩伴兒也湊合。 對于運道和命數這種玄而又玄的事情,皇上有些深信的,加上侯府大姑娘又比劉昭熙年紀大些,所以皇上也沒有想那么深,只憑著這些,對于許顏華的印象倒是不壞。 而至于勇毅侯夫人進宮的事,皇上也是知道勇毅侯和四皇子走得近的。 早年為了不受世家的制轄,朝堂各方勢力的平衡,皇上一向對于選進宮的世家女給予高位,卻不肯讓皇子出自世家女的肚皮,唯有良妃生的四皇子算是一個意外。 當初他寵幸良妃時,勇毅侯府還處于青黃不接的時候,勇毅侯還靠著周家扶持,并且良妃本人也是庶女,偏她肚子爭氣,沒寵幾次就懷上身孕,生下皇子。 皇上兒子少,每一個子嗣都珍貴,孩子生下來自然就得好好養著。哪怕他更重視貴妃所生的六皇子,對其他皇子不怎么用心,但是該給的也從來只多不少。 因后來三王之亂時給了勇毅侯出頭的機會,勇毅侯成為朝中武官里的實權派,四皇子說起來算是諸多皇子里背景最厚的一個,他自己再怎么聰慧出眾,皇上再不肯親近良妃,對于四皇子始終也是淡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