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9
姐兒門下了?!?/br> 許顏華的話雖然刻薄,但是只要不是癡愛音樂,不求名利,一心為之付出全部,學到極致的結果也就是這樣了。 康樂王妃能成為康樂王妃,先是因為她是江家這一輩族長的嫡長女,其后才可能是因為女學成績拔尖,做了孫師傅的入門弟子,只不過是錦上添花而已。 并不是許顏華不尊敬師傅,但是師傅也就是師傅而已,不必拔高到因為她否定了自己某一方面,她就要真的自卑,覺得不如人了。 況且這個時代,所謂大家,并不是指平康里出堂會的那種人,而是更加有名的純賣藝之人,也就是樂師。 所謂術業有專攻,便是貴胄子弟佟雪六藝,水平再是好,純論起來,還能好過這些純粹的賣藝人嗎? 平日里各府有宴會都會重金請一個去表演,甚至有鐘鼎簪纓的人家,還專門自己養了來招待客人。 所以許顏華覺得自己從實用性這一方面來講,自己放棄這門課也并不吃虧啊,她自己彈得不好聽,不代表以后就聽不到好聽的曲子了。 周氏被許顏華噎的要命,一下子啞口無言了,氣得要命,卻一時之間槽多無口。 但是許顏華的話未免太過粗糙真實了,令許宜華的臉色一下子陡然生變。 她的心思本就敏感,方才只是許顏華一個別有意味兒的笑容,就要讓她心里翻天覆地一回了,如今許顏華居然說她以后也不過最好做個孫師傅這樣的人。 許宜華看著許顏華的一雙明目染滿了淚水,更是覺得自己被狠狠羞辱了。 “我知顏姐兒被孫師傅禁止再上她的課心里也不好過,我剛好又被孫師傅收入門墻,你心里不快,但是你也不能這般說話……” 許宜華從周氏的懷里一下子起來,心里從來沒有這么憎恨過一個人,說著說著就哽咽了,眼淚一串串的落在腮邊,她扭頭望向周氏,想要她為自己做主。 小娘子們未出閣時,才華名俱揚自然是耀榮的,詩書禮樂在女學里拔尖,說來自是議親都會被夫家高看一眼的。 但是周氏并不能昧著良心說,這就是唯一關鍵的因素了。 實際上,出了閣后,女子便要被丈夫,管家,生子,為孩子cao心,這等等俗事耗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幾乎都不會再有閨閣中的閑情了。 并且說親最主要的還是門當戶對,本質上還是得看出身,女子有個好父親,強勢的宗族,比自己優秀還要更加重要。 所以盡管許宜華如此優秀,到底只是養女,周氏也不敢拍著胸脯說她將來就能嫁到那等顯貴的世家名門去,只盼著她有出息些,能夠將來在親事上更順遂。 庶子周氏又看不起,把許宜華低嫁了,周氏又心疼。 所以她此次進宮也是打著主意,宮里的許良妃往日里也是極喜歡許宜華的,讓良妃再為許宜華加加碼以示愛重,許是許宜華就能嫁到京師里的小世家去。 嫡枝自然也是不用考慮了,分支若有上進的嫡次子或者幺子也很好啊,反正她到時候給許宜華的嫁妝,也足夠他們夫妻這輩子衣食無憂了。 周氏根本不會有高攀這類的想法,她拿來當作親女兒一樣的孩子,誰敢嫌棄! 原本周氏是打算將許宜華嫁回周家的,但是老周氏和寧氏對許宜華都態度冷淡,周氏也不敢指望她們能為許宜華費心。 周家的分支眾多,且大家族里各種利益糾纏,周氏又擔心許宜華的身份和性格壓不住。故而想來想去,也不敢打周家的主意。 太學和女學的師傅并不一樣,太學的大儒普遍都是士族出身,這個年代平民百姓極少有能夠讀書的,也沒有好的先生,做官又看出身,所以寒門出不了貴子。 女學里的師傅,就不同了,真正出身士族階層的小娘子都會正常嫁人,根本不會出來做教習,所以這些課業的師傅都是平民出身。 如孫師傅,盡管以七弦琴聞名,曾經數次進宮為先太后演奏,做了女學的師傅后,地位有所提升,不僅桃李滿京師,而且有見了王孫貴胄都不用行禮的特權,但也就只是如此而已。 “就是,宜姐兒好好地,你拿她做什么筏子!什么女學的師傅,哪是她能做得的。自己不愛學習也不上進,還有一大堆的道理,只是到時候帶累我們跟著你沒臉!” 周氏氣的點了下許顏華的前額,又拍了拍許宜華聊以安慰。 “我怎么不上進好學了???剛才不還看書來著嘛,那不是學習???并且除了這門課,其他都還不錯呢。再說了,太太你的臉長在身上不牢嗎?動不動就沒有了,也是奇怪?!?/br> 許顏華不滿的嘀咕著,從隨身攜帶的荷包里掏出了一塊酸酸甜的蜜餞果鋪來吃著。 說起來她還會算賬呢,這輩子跟著繼母看過鋪子的賬面,尋常的掌柜和賬房都蒙不了她,這等更實用的經濟學問,便是周氏都可能不及她。 而且許顏華之前多年練的都是行書,已經有型有骨了,在大秦行書算是比較小眾了。 后來為了適應女學轉而重新練習簪花小楷,但是行書的習慣一時之間改不過來,就連劉夫子都夸她的字輕靈飄逸,寫的好看。 另外許顏華的鼻子比較靈,調香課上,自己改動的方子師傅也挺欣賞的,雖說這些她也沒必要一一拿出來說給周氏聽,但是周氏就認定她不學無術,也很冤枉了。 許宜華不滿周氏輕描淡寫的就這么放過了許顏華,她那么辱沒自己,有辱斯文的事就這么算了嗎? 只是周氏到底是和許顏華說話十分心累,又被她底下的話氣笑,就索性揉著額頭決定不再找氣受了,愛怎么樣就怎么樣吧。 “吃吧吃吧……吃點心都堵不住你的嘴!” 周氏把點心盒子打開,塞給許顏華幾塊,又給了許宜華幾塊,算是結束了這個話題。 許宜華被迫捏了一塊燈芯糕,味同嚼蠟的咽著,方才她與周氏的溫馨只猶存片刻,就如同夢醒后的現實般敲醒了她。 不一樣了到底是不一樣了,她畢竟不是周氏親生的,哪怕是周氏,也變了。 馬車走了將近一個時辰,終于才到了宮門,周氏讓許宜華和許顏華各人都含了一片雞舌香,重新整了衣冠,直到沒問題了才一同下車。 許良妃早就派了自己宮中的黃門內侍來等著周氏等人,這還是許顏華第一次見到黃門。 幾個黃門都長得白白凈凈,清秀卻不娘氣,只是個字都不算高,好像都是很小時就凈身入宮了,不由的多看了幾眼。 宮廷內除了皇上和皇子公主及有品級的妃嬪可以乘坐轎子或者車攆,其他都需要走路的,跟著黃門七扭八繞了好一會兒,才到了許良妃的含芳殿。 因為并不是受寵的妃嬪,許良妃住的地方挺一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