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7
露出來的身子,就只能看到那些rou在不停的抖啊抖的。嘴里好像還在說著什么“大俠饒命,大俠饒命!”。十四也愣住了,這是把他們當成了行俠仗義的俠客了?三人都有些反應不過來,但這一行人被嚇到了卻是真的,剛想問問到底是怎么回事。卻看到宋為已經向著這邊走過來了。很快的,宋為到了三人身邊,恭敬的叫了聲“主子!”,就開始講述了起來。原來這件事情還要從兩年前開始說起,那時候本地新來了一位姓王的父母官,也就是現在的王縣令。這王縣令雖然說不上什么能臣干吏,但做起官來也算的上是中規中矩。剛到縣里時雖然收了一些銀子,但官場向來貪多賢少,只要能讓百姓過的下去,他們也不會生事,所以,在上面的考級雖不是上等,但也有個中上。按照這個樣子下去,再加上他的家族雖然不是第一等的人家,但也算的上是世家大族了,任期滿后,爭取連任或者高升或者調到更加油水豐厚的地方去還是沒什么大問題的。這樣的父母官,按道理說看中了一塊京郊的桃林,并且,愿意遵照比市價高兩成的價錢買下來,并沒有什么強占的意思。在交易的對方僅僅是一戶普通的人家的情況下,對方理當歡喜的接受才是。要知道,在這古代社會,滅族的縣令,破家的稅吏,可不是只是說說而已,得罪了這么一個父母官,以后可能連睡覺都不會踏實了。但出乎眾人意料的,這李老漢還真就是拒絕了,一時間有人罵他傻,白白的丟了這么一個攀附縣太爺的機會,有人贊他有風骨,雖然出身微末,但卻頗有古隱士風骨。但更多的人卻是幸災樂禍,想看看這李家能落個什么下場。但出乎眾人預料的是,這縣太爺不知道是想要博名聲還是怎么的,竟然沒有追究這李家。無論是什么目的,經此一事,這縣太爺的名聲卻是真的拔高了一大截,縣里縣外的百姓竟然交口稱贊起本縣太爺的仁義來。竟然好像這王縣令真的做了什么利國利民的好事一樣。阿柘三人聽到這里卻怎么聽怎么覺得不對味呢?尤其是阿柘,腦子里竟然不由自主的想到了幾百年以后的那種“托兒”,看著那王縣令當時的所作所為,怎么總像是拿這李家做了個拖兒,然后給自家刷名聲呢,尤其是如果這李家如果還知情的話,那可真是好一出雙簧。不過,看現在這情況,這李家應該真的只是脾氣犟不知變通,否則···按照事情的發展軌跡,這縣太爺的了名聲,李家得了實惠,也算是皆大歡喜,但壞就壞在,這王縣令于一年前,接來了被他留在老家的妻兒。這妻子劉氏主持內宅,當然跟這件事沒什么干系,這獨子王信卻是一個混不吝的,來了之后,很快就橫行鄉里,雖沒有弄到天怒人怨的程度,但也讓人見了他就只想躲著走。也不知道是誰出于什么目的對這王信說了縣太爺欲買李家之地而不成的事情。據說,這王信一聽就炸了,如此賤民竟然連縣太爺的臉面都敢踩,他家老爺度量大能容的下,他可不是好欺負的。不過,幸虧他還有點頭腦,沒有直接打上去。但這官家想整起人來實在是容易的很,夏秋兩季稅收的時候,派去的稅丁一定是最粗鄙貪婪的,分配勞役的時候,這李家一定是被分配到最苦最累的。而且,勞役任務重到只能花錢雇人才有可能做的完,做不完,除了罰錢之外,可是還要打板子的,所以李家父子只能認晦氣,掏錢雇人做工。這樣折騰下來,一年過去了,不但沒有像往年一樣仗著那么一片桃花林有所結余,竟然將往年的積蓄也花了不少。至此,李老漢才認識到了,這當官的還真是不是他們這些平頭百姓惹得起的,不禁對當初的決定有些后悔。但是,現在想再賣,卻是沒有門路去找縣太爺了,而且當時縣老爺可能也只是一時心動,這時還有沒有這個意思還不知道呢。他這里心里發愁,卻不知道他那個兒子卻是個極度不省心死犟的,心下認定了當年縣老爺之所以不再買他們的地,只是因為這件事被傳了出去,而且縣太爺當時得了名聲,現在這公子敢如此做,一定是背著縣太爺的。那么現在如果自己將這王信的事情也傳的到處都知道,這縣太爺也就能夠約束兒子,讓他不再胡作非為了。自認為有了主意,又看到老爹在那里愁眉不展的樣子,也沒有同他商議,直接收拾了東西,就奔著縣城而來,尋摸了幾天,才在一個鬧市口堵住了帶著一群跟班出游的王信。張口就開罵了起來,罵這王信如何如何為禍鄉里,如何如何挾私報復,罵著罵著有些激動,竟然將王縣令也帶了出來,什么貪張枉法,什么魚rou百姓的都罵了出來。據說,當時圍觀的百姓,一邊聽他罵的痛快,一邊卻也被他嚇得不輕,唯恐自己聽到了這些話,會被官老爺記恨,所以很多膽小的都被嚇走了,膽子大的也都是遮了臉面才敢留下來繼續聽的。之所以讓他罵了這么久,其實是王信還是頭一次經歷這事情,一開始并沒有反應過來,但后來這人竟然敢罵到他爹,這一下子就讓他反應了過來。也顧不得去想這窮酸是誰了,只是命人狠狠的打,敢辱罵官員,打死了也是白死。這王信發了狠,還是正巧路過的縣中主薄想到剛剛收到的,御駕將要在此經過的消息,怕出了人命事情,鬧大了沒法收場,才將王信給勸住了。卻也給他出了一個主意。這李家不是有一片桃林,長勢頗好嗎?正好御駕經此路過,總要預備個歇腳的地方,這桃林可不是正好?而且,一文錢都不用花白得一片桃林,也算是報了昔日縣太爺被拒之仇了!后來,縣里的一封公文下去,這李家的桃花林就真的不再屬于自己了。后來的后來,這李老漢一聽到消息就被氣的暈倒了,醒來之后更兼偶然聽到鄉鄰說起,這件禍事還是自己兒子惹出來的,更是一陣后怕。兼之恨鐵不成鋼,又是一場大病,但是他身下只有這根獨苗,想要責怪卻無論如何都舍不得。雖然名義上還有個女兒,卻是續弦帶過來的拖油瓶,當時雖然改了姓,自己也當成了親生的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