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1
實驗室里就剩下幾個助手,這個時間點估摸著也走了,過去一看,果然,實驗室的燈都黑了。他掏出鑰匙打開實驗室的門。老實說,看到實驗室里各種實驗器材漸漸多起來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原本這里是材料學系的實驗室,東西搬走之后幾乎空了,又慢慢被其他器材填滿——這些都是丁朗親自見證的。現在不是感慨的時候,丁朗拉開凳子坐下來繼續之前沒完成的測試。關于新型機床的研發還是一籌莫展,五軸聯動真的制造起來很復雜,比較常用的三軸聯動是X軸、Y軸、Z軸,而五軸就是X軸、Y軸、Z軸、A軸和B軸,A軸是繞X軸的一個旋轉軸,B軸是繞Y軸的一個旋轉軸。在工作臺上,三軸機加工完了頂面加工不到側面之后只能拆下來翻面裝夾,五軸聯動的機器就不用,頂面加工完工作臺偏轉九十度就能繼續加工,五軸存在的意義就是能夠實現高精度要求的工作一次裝夾,多面加工,并且避免反復裝夾產生的誤差,五軸聯動機床一般能達到的加工精度在千分之一毫米到百分之一毫米之間。想起霓虹等國上世紀八十年代就研發出九軸數控機床,丁朗就覺得五軸數控機床的研發迫在眉睫。五軸機床還真不是什么難事,國內能生產的廠家很多,但五軸聯動機床就國內來說還沒幾個廠家能搞出來。難得不是五軸,難得是五個軸協調動作,因為它們的運動軌跡是一個相當復雜的計算過程。數控機床的核心技術數控系統,華夏百分之九十需要國外進口,國內能做的中高端數控機床更多出于組裝和制造環節,普遍未掌握核心技術。國產數控機床的關鍵零部件和關鍵技術主要依賴進口。所以不僅是五軸聯動,數控系統也是一個難點。數控系統包含顯示器、控制器伺服、伺服電機、各種開關和傳感器,這些倒是跟丁朗的專業能稍微搭點邊,所以這兩天他都在忙這個。我們現在不是技術不到位,而是基礎工業落后,沒有自己的絲杠、軸承、導軌、主伺服、柵尺反饋系統…如何生產高精度的機床?等等…丁朗的眼睛一亮。數控機床的不少零部件都是用重金屬制作的,因為機床所需的零部件承壓能力要大。但相對來說,重金屬的切割就比較困難,精度掌握起來也不容易。為什么不換成輕金屬呢?比如…高鈮鈦鋁合金?這個靈感可以說是由八戒給他的,如果八戒沒扒拉出那幾塊金子,他還真想不起來。決定了,過兩天去給八戒加餐!確定了現在的研究方向,丁朗的心態輕松了不少。要說用高鈮鈦鋁合金也許對于其他的機床實驗室來說很難,但對他來說就簡單了——國內目前研究高鈮鈦鋁合金最先進的,可不就是他丁朗的實驗室嗎?雖然不能說要多少拿多少,但用來研發新零件的部分也足夠了。比起那些重金屬和重金屬合金,高鈮鈦鋁合金在切割方面容易了不少,精度掌控也更好一些,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承受住連接零件的重量,這些都需要從現在開始慢慢研究。丁朗也沒叫助手,自己一個人興沖沖跑到他的材料學實驗室里拿了東西就走,回到機床的實驗室這邊。作者有話要說:高鈮鈦鋁合金做機床的零件純粹作者胡謅,專業人士勿噴QUQ話說上了的榜單,然后我驚訝的發現…這文分類居然是修真種田?!又一次發出去之后心安理得合上電腦睡覺早上醒來發現登陸過期壓根沒發出去被自己蠢哭第96章基金會有了一個突破口,之后的事情就簡單了。果然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戀愛問題解決了,其他事情——天空飄來五個字兒,那都不是事兒!這事兒迎刃而解之后,丁朗琢磨著自己手頭上已經有不少閑散資金,用于科研的目前看來是綽綽有余,之前賣掉食百味的錢卻是到現在都還沒用。想想也是,丁朗缺錢的地方就是這倆實驗室了,但這倆實驗室申請資金挺容易,于是兩百萬就沒動過。與其把它們放在這里發霉,這筆錢完全可以去成立一個基金會,幫助更多的人。想起這出,還是丁奶奶的啟發。有一天奶奶買完菜回來帶來了一個不過十六七歲的小姑娘,小姑娘姓柳,叫柳鳳,只有初中文化,家在很窮的山溝溝,當年中考成績很不錯可惜家里沒錢繼續支持她的學業,她便干脆跑到首都來打工。這還是個未成年的小姑娘!丁朗受到了震撼。他從小成長的環境稱不上多么優渥,但也是小康了。包郵區三省市的經濟水平都不錯,即使是農村也都通了網,不說家家有汽車但也差不了多少了。丁奶奶家那邊是因為孤寡老人比較多,平時別看沒什么車路過,一到過年、清明什么的節日,在外工作的孩子們回家,那都是開車回來的。有的地方甚至農村比城市還有錢,比如丁朗暑假去的Z省N市,有的農村還會按戶發年金之類的福利。所以從小丁朗接觸到的同學朋友、包括他自己在內,都是所謂的小皇帝小公主,即使家里條件差一點的,也最多是沒什么玩具,報補習班、買學習資料這些錢還是掏得出來的。丁朗也從課本、媒體上見到過一些連課本都買不起的那些貧困學子的報道,但說實在的,總感覺離自己很遙遠——還沒通電的農村對他來說是不可想象的。丁兆平倒是給他講過自己小時候多么多么苦,但實在是沒什么直觀感受,窮得去別人家田里挖芋頭,邊刮芋頭邊癢得哭還舍不得丟什么的…在不識愁滋味的丁朗眼里,只覺得挺好笑的。柳鳳卻說,自己家那邊雖然通了電,但為了節省電費燈都舍不得開,她每天為了看書湊在廚房灶間,迎著灶間的火看,有一次困了把書給燒了一頁,心疼得都哭了。想起自己把兩百萬丟在一邊不怎么當回事,丁朗就覺得臉紅。基金會在黃子卿的幫助下很快通過了審核,成立了。名字就拿了丁奶奶的名字,叫丁曉鸞基金會,法人代表也是丁奶奶。雖然過得很節省,但丁奶奶并沒有舍不得這兩百萬,不僅如此,她對孫子的決定還很是贊同。申請基金會必須有固定的工作場所,有基金會章程、管理機構和必要的財務人員,這些事情找地方、招人的事情丁朗沒那個時間管,丁奶奶是搞不明白,于是都交給了黃子卿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