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850
書迷正在閱讀:[聊齋]白虎、成仙、后來,他成了女裝巨巨、特別特別的愛你[全本]、從天而降、罪罟(gǔ)、追夫日常[娛樂圈]、王爺的小妾夫郎、人魚之殤、十里春風
所有權一個小時?!?/br> 當這條任務伴隨系統語音出現在任務欄時,其下方還浮現了一條注解——“劍舞草記”不可置入行囊,關于其“所有權”的判定細則請點擊此處查看。 “查看”那兩個字,是一個超鏈接,將注意力集中在那里,便可以看到一段更為詳細的說明。 “看起來……”封不覺只花了幾秒鐘,就把上述那些相關的信息都閱覽完了,他當即就對身邊的若雨道,“……這次主線任務的難點在于‘持有’,而不是‘獲得’?!?/br> “在一個小時內保持劍譜不被搶走,有那么難嗎?”若雨問道。 “呵……”封不覺笑了笑,“咱們還是邊走邊說吧,這么干站著……我估計再過一會兒我們就會被凍得掉生存值了?!?/br> 第1246章 劍神一笑(二) 臨閭鎮,距山海關百里之地。 這個鎮不大,鎮上連個衙門都沒有,若是有人要打官司,那得到幾十里外的撫寧去報官。 但這個鎮子卻也不似蒼靈鎮那般小,至少這兒的客棧不止一個,而且鎮上的住戶、商鋪還有往來的商客都不少。 幾個月前,恐怕沒人能想到,這個不大不小的邊關小鎮,竟會成為整個武林的中心。 而現在…… 高門大派的頭頭腦腦,成名已久的奇人異士,乃至是隱世多年的世外高人……都已聚集到了這里。 他們的目的是相同的,只為了一件東西——劍舞草記。 江湖,是個奇妙的地方。 在這里,任何人都可以去追求一些本不屬于他們的東西,只要他們有那個能耐…… 而所謂道義、公理,很多時候只是一種方便人們行事的借口罷了。 在江湖中立足,最重要的實力。 沒有實力支持的道義,就是狗屁。 狗屁都不如。 有實力的人,都懂得這個道理,所以,他們只在自己需要的時候,才會把那狗屁亮出來放兩聲。 段克亦,也是這種人。 當然了,在這次的事件中,他的確是占了幾分道理的。 按照他的邏輯,自己的徒弟遭人滅門,他找真兇報仇,那是順理成章的事。而“劍舞草記”是兇手從江三那里搶走的,他段克亦把東西再搶回來,也很合理。至于搶回來之后如何分配嘛……既然江家已經一個人都不剩了,劍譜由他這個當師父的接手,也說得過去。 總之,段克亦是很堅持這套理論的,即使它聽起來有點兒牽強,但總比“誰搶到歸誰”那種思維要講道理。 可惜,連段克亦自己都明白——江湖,從來就不是一個講道理的地方。 一無所有的人,能在這里得到金錢、名譽、地位、美人…… 應有盡有的人,也能在這里失去一切。 這有道理嗎? 就算有,恐怕能參透這道理的人也是萬中無一。 因此,段克亦的那點兒道理,在別人看來就是狗屁。 今天哪怕是江三起死回生了,也沒人會承認這劍譜是他的,何況是你段克亦? 說到底,這從來都是一場“誰搶到歸誰”的游戲。 那么,來參與這場游戲的人當中,有哪些人是最引人注目、或者說最有實力的呢? 目前看來,有四個人。 第一人,正是段克亦。 江三以“橫江劍”之名揚名武林,而段克亦這個教他武功的“師父”卻并不以劍法聞名,從這點上……已可見后者的武學之博。 其實,“江三授業恩師”的身份也并不重要,“點蒼掌門”和“探云俠客”的頭銜,才是重要的,因為那象征著實力。 在這個時代,點蒼派是勢力最大的名門正派之一,無論是門下弟子的人數、素質,還是在道兒上的生意、威望,都可說是出類拔萃;能居于此派“掌門”之位的男人,其武功和城府……當真是難以揣度。 在這“實力”的基礎上,結合先前的那番“道理”,段克亦自當在四人中占據一席之地。 再來,說那第二人…… 棉道人。 道士,多以草木為號,如“石、梅、竹、泉、溪”等等,以顯得清雅,脫塵。 但“棉道人”這稱呼……確是有點兒怪。 從這名號里,你非但聽不出多少清雅,還能聽出幾分軟弱的感覺。 然,這棉道人的武功,卻和他的道號截然相反。 沒有人知道棉道人的武功是哪里學來的,也沒有人知道他究竟是在哪個道觀出的家;人們知道的就是,有一天,江湖上忽然出現了一個使劍的道人,他用的是一把烏黑的玄鐵重劍。 此劍奇鈍無比,好像連刃都沒開。但……無數的高手,都死在了這把鈍劍之下。 行走江湖至今,棉道人還未嘗敗績。 似乎……他想要的東西,就能得到,他想辦的事情,就能辦到。 接著,是第三人。 冷欲秋。 這應該是四人中最神秘的一個。 他沒有朋友,盡管很多人都想成為他的朋友。 他也沒有仇敵,因為成為他仇敵的人很快就會從這世上消失。 他的話很少,好似多說一個字對他來說都是一種損失。 他的事跡也很少,因為他很低調;而這份“低調”最主要的體現就是……他手下很少留活口。 真正厲害的殺人者,并不是那種讓你一聽名字就會聞風喪膽的人;而是那種明明血債累累,但當他站在你面前時,你卻依然對他一無所知的人。 冷欲秋,就是這種人。 雖然他終究還是成了名動江湖的角色,但和其他人不同的地方是,整個武林,沒有人……或者說“活人”,見識過他的武功。 人們只能望著他那柄仿佛從未出過鞘的劍,自行去想象這劍下曾經有過多少亡魂,以及這些人被取走性命的過程。 只是“想象”而已,因為“試探”,可能會讓你變成那些亡魂中的一員…… 那么……最后,來說四人里剩下的那位…… 王窮。 這個人,并不是什么武林中人,而是一個商人。 很遺憾,他沒有像很多文學作品中的商人一樣擁有一個像“錢百萬”那樣的名字。 當然,王窮也不是他的真名。 作為一個從記事起就已流落街頭要飯的人,他從小被人叫得最多的名字應該是“小叫花子”或者“臭要飯的”,至于他的父母管他叫什么,可能得等他到九泉之下和他們相見時才能問出來了。 簡而言之,“王窮”這兩個字,是他自己起的,他希望這個名字可以時刻提醒自己貧窮的滋味。 因為他知道……只有窮過的人,才真正明白錢的價值。 一個天生的富人,和一個過了半輩子窮日子之后才富起來的人,對錢的理解是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