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51
書迷正在閱讀:[聊齋]白虎、成仙、后來,他成了女裝巨巨、特別特別的愛你[全本]、從天而降、罪罟(gǔ)、追夫日常[娛樂圈]、王爺的小妾夫郎、人魚之殤、十里春風
在,該輪到我提問了吧?” “當然?!狈獠挥X道,“我說到做到……我會配合你的?!?/br> 接下來的二十分鐘,雙方開始了一段一板一眼、一問一答的談話。 袁醫生所問的,皆是些公式化的問題,諸如……“最近你有沒有感覺到自己的身體起了什么變化”、“你對于目前的生活狀態有什么意見”、“你有沒有什么要求想讓我們去完成”等等。 每一個由他負責的病人,都會被問到這些問題。 此外,也稍微有幾個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而設置的問題,比如“你仍然認為‘驚悚樂園’是真實的嗎?”、“你能夠分清虛擬世界和現實的區別嗎?”、以及“你對自己這些年來在‘現實中’的暴力行為還有印象嗎?” 而封不覺……也根據自己的記憶,逐一地、如實地對這些問題做出了簡短的、明確的回答。 二十分鐘后,袁醫生將準備的問題問完了,他都不用說話,封不覺已經從其臉上的神情看出了一句臺詞——“是時候結束這次無趣的檢查了?!?/br> “好了……”果然,下一秒,袁醫生就開口道,“我看……今天就到這……” “知識?!蓖蝗?,封不覺高聲說了兩個字,把對方那句話的最后一個“里”字給嗆了回去。 “什么?”袁醫生被他說得一愣,本能地道,“什么知識?” “關于我的知識儲備,我有一個疑問?!狈獠挥X還沒等對方阻止自己提問,就用很快的語速問道,“在我被關入這個精神病院之后,我有繼續接受教育嗎?或者……有通過任何渠道了解外界的信息嗎?” “這個嘛……”袁醫生想了想,應道:“反正資料上顯示……沒有?!?/br> “也就是說,我的知識儲備應該還停留在我被關押前的水平,即……小學四年級水準?!狈獠挥X接道。 “呃……”袁醫生聽到這兒,神情微變,他好似也隱隱地意識到了什么,“沒錯,應該是那樣的?!?/br> “袁醫生,如果你是一個從十歲起就與世界隔絕,整整十四年沒有獲得過任何外界信息、且只有小學四年級文化的人,你覺得自己有可能編造出我所說的那些‘故事’來嗎?”封不覺用對方剛才用過的語氣,來了句代入式反問。 袁醫生好像被激怒了,因為這個問題讓他無言以對。 他沒有回答,只是按了一下桌上電話的按鍵,湊到話機旁言道:“檢查結束了,把病人帶走吧?!?/br> 第1169章 瘋·不·覺(四) 當門被關閉時,狹小的病房內,又只剩下了封不覺一人。 他就地坐下,開始了思考。 “雖然把要說的話給說了,但也不能對這個醫生抱太大的期望……”封不覺心道,“從他的態度不難看出,他可沒打算要‘治好’我……他想的只是完成基本的工作要求,混完兩個月的輪班,然后在此后的十個月里,他就不用待在這個鬼地方了?!?/br> 覺哥一邊想著,一邊就挪到了墻邊,慢慢臥了下來。 “不止是他,其他的醫生,恐怕也都是這樣的心態吧……” “首先,這間精神病院是國家機構,他們來這里輪班的薪水肯定是固定的;也就是說……沒有什么額外的油水可撈。因此,利益這方面的動機……已經可以排除了?!?/br> “其次,我們這些被關押在這里的‘病人’,基本就是一群槍斃上兩回都不算誤判的家伙;按照一般人的邏輯,能在這兒關一輩子已經算是便宜我們了……在這種前提下,假如真的有人從這里‘康復出院’、重新進入社會,那勢必會引來很大的輿論壓力?!?/br> “簡而言之……從醫生們個人的角度出發,即使認真地對待每一個病人也不會有任何好處。相反,萬一把病人‘治好’了,那接下來要面臨的麻煩、承擔的責任……都是難以想象的?!?/br> “嗯……如此想來,把離開這里的希望放在醫生身上,八成是在浪費時間了?!?/br> “那整整寫了十四年的報告,但凡有一個醫生認認真真地去研究過……也不可能發現不了‘知識儲備’的疑點?!?/br> “至今都沒人提出來的原因無非兩個——其一,根本沒人認真去看那玩意兒,他們只是將其當成故事隨便看看、或是出于工作需要草草掃上一遍;其二,的確有人從中看出了一些疑點,但是……他們什么都沒說,因為他們不想為了我這么個‘無藥可救的超級瘋子’付出時間和勞動、更不想為了我而背上不必要的巨大風險?!?/br> 念及此處,封不覺伸了個懶腰,沉吟一聲:“呼……看起來,要離開這地方,只能靠自己了啊……” …… 一個多小時后,午飯時間到了。 今天來送飯的人連話都沒說,只是在外面用某種硬物(護工身上配有電擊棍)敲了兩下房門,然后直接把餐盤從門的下段擋板處塞了進來。 “啊……又到飯點兒了嗎……”封不覺見狀,一邊念叨著,一邊爬到了門邊,“平心而論,這兒的伙食倒還是可以的……” 他把餐盤拿到面前,縱覽一番后,便開始制定進食攻略。 這里解釋一下,所謂的“進食攻略”,其實就是——先吃什么、后吃什么、怎么下飯、大概多久吃完之類的事兒。 一般來說,小時候家里比較窮的小孩,只要腦子不算太笨的……很容易會養成這么個習慣。 因為窮人家的孩子,沒有“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的條件,也沒有“剩飯”或“挑食”的資本。 他們坐上飯桌的那一刻,通常在考慮的問題是——“我怎么才能用眼前這半塊老肥rou和兩口咸菜疙瘩把這一碗隔夜飯給干了,順便還能讓我的嘴和胃產生一種吃飽吃好了的錯覺”。 而這……無疑是一門學問;是一種“通過方式方法來提升生活質量”的技巧。 正所謂環境造就人,也就這么回事兒…… 每個月拼死拼活、賺個兩千多塊工資的人在過日子;從來沒上過班、但家里隨隨便便就能拿出兩千多萬的人也在過日子;這兩種人的想法、習慣、眼界等等……自然都會有很大的差異。 在此,我們不討論什么貴賤、善惡、對錯、因果……就說“在有限的條件下節省成本、提升生活質量”這方面的學問,那肯定是前者掌握的更多。 像是租西裝去面試、專挑上午時段買機票、將舊的生活用品二次利用,大晚上的再去超市買打折蔬菜之類的事兒……對前者來說是常識或者常事,但對后者來說就是不知道、或者沒必要去知道的事情。 封不覺,顯然也是個“窮過的人”,當然了,他還不曾窮到得去學習流浪漢的生活技巧(撿破爛和要飯也有很多套路,這里我就不詳寫了)的地步,但“進食攻略”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