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00
書迷正在閱讀:[聊齋]白虎、成仙、后來,他成了女裝巨巨、特別特別的愛你[全本]、從天而降、罪罟(gǔ)、追夫日常[娛樂圈]、王爺的小妾夫郎、人魚之殤、十里春風
,一邊問了對方這樣一個問題。 他那時的笑容和話語,至今仍停留在那個女人的腦海中。 在片刻的愣神和猶豫后,她給出了肯定的答案…… 于是,那天便成了主辦者第一次“打獵”的日子。 黃昏時分,他們倆終于追蹤到了那個已然逃得精疲力竭的“獵物”,并將其殺死在了距離公路僅十余米遠的一棵樹下。 那天過后,女大學生回到了自己的生活中;關于那天的事,她再也沒有對任何人說起過…… 而主辦者,在此之后,則開始了長達一年多的“打獵活動”。 為了這項興趣,他直接讓部下們在晚上運營起了自殺網站,并假裝成有自殺傾向的人,不斷地為他物色獵物。 那段日子,他幾乎每周都要去“打獵”二到三次。 讓主辦者覺得諷刺的是,這種所謂的“自殺旅行”,沒有一次是“圓滿成功”的,他甚至連一個完成自殺的人都沒見過。 他也看出來了……真正會自殺的人,根本不需要找一群人一起上路,自己在家就把事兒辦了;而那些被他引來、成為其獵物的人——既沒有面對人生的勇氣、也沒有結束自己生命的勇氣。 長話短說,此后的打獵活動中,主辦者一次次直觀地見證了人在接近死亡時所表現出的本性;像初次自殺旅行時發生的情況,后來也有發生過;當然了,也有許多其他的奇葩狀況出現。 每一次,主辦者都能找到挺多的樂趣,用他自己的話說……“看戲之余,順帶著還能鍛煉身體”。 那些被他追捕過的“獵物”們,大約有一半都死去了;而另一半人……活了下來,從此,他們再也沒有動過自殺的念頭。事實上,幸存者中有不少人,此后的人生道路都有了轉機。 或許這也說明了——當一個人對待生活的態度有了改變,那生活也會發生改變來對其進行回應。 …… 無論如何,一年又三個月之后,打獵的日子結束了。 因為主辦者……又以“打獵”為契機,想出了一個更有意思的游戲。 在打獵時,他所遇到的幾乎都是一些社會底層的人;日子長了,獵物的類型單一化,難免會造成重復感;有很多次,有幾個獵物的表現讓他既視感十足,他們面對各種情況時的反應都十分雷同。 主辦者最煩的就是這種新鮮感的缺失,他需要一些新的東西才行。 于是,在一番冥思苦想之后,主辦者想出了一種模式,也就是今天這場“秀”的雛形…… 用金錢將一大群正處于、或曾經處于社會中上層的人聚集起來,讓他們通過某種“游戲”來相互競爭——勝利者,東山再起,而失敗者,萬劫不復。 這樣的設計,就能讓他看到……看到那些所謂的“成功人士”在某些極端情況下的嘴臉。 結果……第一次的活動,就“大獲成功”(在主辦者看來)。 連主辦者自己都驚詫于這些“精英”的所作所為,他意外地發現這些人普遍有著遠比底層民眾更低的底線,而且還有著進一步越界的勇氣。 至此,主辦者終于認定了……組織和觀看這樣的表演,才是屬于他的、最終極的“娛樂”。 即使每一次都要付出高昂的花費才能進行,他也認為相當值得…… …… “我想……各位應該都能理解我所說的話吧?”距離上一句話說罷兩分鐘后,主辦者才重新開口,“有誰還不明白的,可以現在提出來哦?!?/br> “請問……” 這時,還真有人舉手提問了。 那是一個戴著金色哭臉面具的男人,他的聲音高亢明亮、十分抓耳;其身形也是挺拔健碩……除了有接近一米九的個頭兒外,他還具備一身穿著西裝也難掩的結實肌rou。 “……你所說的‘揮霍和使用’,具體怎么界定呢?”那男人問出了許多人都想問的問題,“舉例來說……是不是你讓我去殺人,我也得去?” “是?!敝鬓k者不假思索地回道。 這個回答,又讓人群一片鼓噪。 “那么……”此時,又有一個挺著啤酒肚、戴著京劇臉譜面具、聲線低沉的男人抬頭提問道,“在奉你的命令殺完人以后,你又是否會保證替你行兇的那個人的安全呢?” 主辦者聽了,笑了笑,回道:“不一定?!?/br> “什么?”那矮胖男人質疑道,“不一定是什么意思?” “這還用問嗎?”下一秒,站在角落里的封不覺搶在了主辦者之前插嘴道,“你開槍打死一個人之后,你是立刻把槍扔了,還是把槍帶走,下回接著用?” 他這突如其來的一問,讓那矮胖男人有些措手不及:“這……” “沒什么好多想的,答案是‘視情況而定’?!狈獠挥X道,“方便的話就帶走,不方便的話扔了也行?!?/br> “呵呵呵……”這一刻,主辦者又笑了,他接過覺哥的話頭,言道,“這位先生說得很對……一個‘已經成為我的所有物的人’,在我看來和一件‘東西’沒什么兩樣,我可不會給一件‘東西’任何的承諾?!?/br> “但……至少對于此刻的我們,你還是會遵守承諾的……沒錯吧?”金色面具男這時又問道。 “呵……那當然了?!边@一瞬,主辦者的面具下,儼然是一副冷笑的神情,“諸位……可是我的‘客人’啊?!?/br> 第1080章 借款選擇 戴著金色哭臉面具的那個男人,顯然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燈。 他已然從主辦者話里聽出了蛛絲馬跡,故而在提問時使用了“此刻的我們”這種先決條件。 事實上,有很多人尚未察覺……主辦者的話中,也有一個先決條件,那就是“已經成為我的所有物的人”;也就是說,在尚未成為他的“東西”之前,他還是會把你當人來看待的;而對于“人”,他自然會遵守承諾。 但是,一旦你選擇了接受主辦者的“保護”,或者說……“奴役”,那接下來,你就要做好相應的覺悟和心理準備。 所謂“失去身為一個人的所有權利”,這可不是說說而已。 讓你去殺人,這還算好的了…… 他不但可以“讓你”做任何事情,如果你不做,他還可以“對你”做任何事情。 沒有人會來拯救你,就好似沒有人會去拯救一件屬于別人的“東西”一樣。 “問殺人什么的有意思么?想象力太匱乏了吧?!眱擅牒?,封不覺又發話了,他對著二樓的主辦者高聲道,“我就問一下……如果樂意的話,閣下是不是可以把我們做成人體蜈蚣?或者讓我們跟其他物種拍攝重口味的影片,又或是把我們弄死以后倒賣器官之類的?” 他這段話還沒說完,會場里的人群便已是一片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