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2
生實在不能出門,就要他推薦一個人。陳三生本來想讓自己觀里其他道長去,但這人不認可,陳三生只好推薦他去找施長懸。這人便跑到鵲東學院找到施長懸。雖然施長懸只說了一句話,但謝靈涯不過想了一會兒,就猜到了,“是這樣啊。那你是答應了么?”他有點奇怪,倆人自個兒約不就行了,怎么還帶回抱陽觀來。施長懸還未搭話,那男人已經先伸手,有點激動地說:“鄙人唐啟,這位老師你是不是姓謝?”謝靈涯和他握了握手:“您認識我?”唐啟感慨道:“這事我最初詢問之下,有位朋友,你應該認識,高先亮高總,向我推薦抱陽觀,還說這里有位謝老師。說來慚愧,我當時一查之下覺得規模太小,于是轉而去找了太和觀的陳觀主。陳觀主身體不適,叫我問一問施道長是否愿意出手。誰知道,施道長就在這里掛單,兜兜轉轉,又回來了!”謝靈涯才知道里頭還有這么一個周折,客氣地道:“那咱們還是有點緣的?!?/br>唐啟說道:“是啊,我其實是買了塊山地,想請位法事指點一下風水,順便做個法事,因為整地時起出來一些尸骨。然后施道長說,得回來問一問人。哈哈,一定是問您吧?”施長懸還需要問人嗎?謝靈涯不解地看向施長懸。施長懸沉默片刻說道:“唐先生急于從事,又需用符數十張……”謝靈涯:“……”謝靈涯瞬間懂了,比了個手勢,“OK,進去聊吧?!?/br>……唐啟身家豐厚,他最近買了一塊挺大的山地,里頭還包含了溫泉,想打造一個旅游度假景區。最近剛剛推平了,發現了一些白骨。這山上有枯骨再平常不過,但是這也提醒了唐啟,在山上做生意要小心,得請人做法事。再有,就是仔細規劃一下風水。相比起以前高總,他還是比較信這個的。買地時就是看著山勢很不錯才買,現在建筑上當然也要講究講究。唐啟之前就覺得陳三生有些修為,不過省城的施家他也是聽過的?,F在看施長懸都要問謝靈涯,連帶著對謝靈涯和抱陽觀也一下扭轉印象了。之前高總給他推薦時,他不但嫌規模小,還暗暗覺得沒什么本事。“我做事就是比較急,時間就是金錢嘛,能夠一天搞定的事情,為什么要花三天呢?”唐啟說道,“要是可以,明天就接兩位上山了?!?/br>謝靈涯對風水雖然沒什么涉獵,但是施長懸了解,他就幫忙cao辦一下法事,發揚作為人rou印符機的作用。如此一來,兩人都同意了,大家一拍即合。“對了,有件事兩位不會介意吧?”唐啟忽然想起什么,撓著頭說道,“我這個度假景區規劃,里面有溫泉山莊,還要修一個佛寺的?!?/br>謝靈涯:“??”唐啟無辜地道:“我已經跟一位高僧約好了,到時到我那里去做方丈?!?/br>謝靈涯:“……”景區建寺廟,那當然常見了。不過謝靈涯本來以為唐啟是信道的,現在才發現,唐啟大概是什么靈就信什么吧,要不就是信錢,因為現在確實佛寺好做一些。只是請道士給佛寺選址看風水,這個cao作也是sao得不行了。你們那位高僧知道嗎??反而是施長懸淡定一些,畢竟研究宗教學的,對謝靈涯道:“釋教不講風水,只講福報?!?/br>在佛教的經典中,釋迦牟尼是明確規定佛弟子不能去搞風水卜問,選擇什么吉日良辰的,如果有佛弟子這么搞,只能說明是騙人或者違規,他們搞這種cao作是被稱作“邪命”。所以唐啟這個老板要看風水,當然找道門了。想想和尚就算知道,估計也沒什么所謂,畢竟是唐啟看風水又不是他們看,雖然說出去是有點怪怪的。謝靈涯還能說什么,“……嗨,那和尚都不介意了,我們介意什么!”第29章山水供蓮花第二天,唐啟來接了謝靈涯和施長懸,這次有人幫忙,就好把辦法事需要的東西都帶上了。唐啟是個辦事雷厲風行的人,他重視到親自跟著去,而且在車上還用筆記本遠程辦公。中間還穿插關心了一下抱陽觀的規模。謝靈涯都懷疑他對抱陽觀也感興趣了,不過抱陽觀雖然最近小火起來,但又小,周圍的地又貴,也不能像他的度假區那樣形成綜合,非常孤單,不劃算。昨天唐啟離開后,施長懸就和謝靈涯說了,據陳三生透露,唐啟以前還想承包太和觀,不過陳三生扛住沒同意,人家自己賣票、規劃什么的,弄得也挺好。算是大片被承包,幕后坐著私人老板的寺廟道觀中的清流。也是太和觀香火比較多,唐啟才打主意,現在他開發景區,就選擇的寺廟,又拉來了高僧。除了佛寺好做一些之外,也是本地再新建道觀沒那么大的市場了。從抱陽觀到唐啟買的那塊地,大約得一個多小時,到了地方后,只見現場一片黃泥,邊上有些二層的移動板房。幾人先休息了一下,把東西放好,然后唐啟又親自倒了茶,有些得意地道:“施道長,我這山勢如何?”施長懸頷首道:“起伏奔騰?!?/br>風水中以龍來形容山脈的變化,因為山與龍一樣善變化,看山勢就是看龍脈。龍脈起于山祖——堪輿家稱昆侖山為山祖,山祖延伸出三條主干大龍脈,每條又各有許多分支。除了三干龍,還有三處大水,也就是長江、黃河和鴨綠江,各自夾著三大干龍。看山勢前,看似只觀察一地,其實心中得對天下龍脈有個數,知道其“來龍去脈”,才能更好的判斷。整個鵲山省大部分山,在大類上屬于中條干龍的分支。唐啟買的這塊地所處的山脈,是一條“進龍”,上下起伏,十分有力量,屬于很富貴的格局。施長懸看看后方,又道:“泉口在哪處?”昨天唐啟說過他這里還要建溫泉山莊,施長懸才有此一問。大概不好看到,唐啟拿出一張地圖指給施長懸看:“我們現在是這個位置,泉口在那邊?!?/br>老話說湖有千年不涸之水,家有千年不散之財。風水之法,得水為上,這溫泉水匯聚在前,招財聚氣。施長懸點頭,“你將山莊修在這里,水聚天心。至于佛寺,要得生氣,稍微走一遍,看看哪里聚氣?!?/br>“好,哈哈?!碧茊⒋鬄殚_心。等到休息一會兒后,他們又換上套鞋,上地勢比較高的地方望氣。唐啟幾個下屬跟在一旁,心中都訝異得很。跟著唐啟那么久,當然知道唐啟的喜好,但是以前唐啟請的都是有名的道長、高僧,一個個年紀起碼四五十歲了,這倆人,卻是一身便服,不像出家人也就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