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2
是看到涂玉泉的奶茶店和制衣店之后,更是覺得做什么都不賺錢。他哪兒都不想去,左右要跟著涂玉泉干,最想做的事情就是跟著凌冬他們趕縣城的賣衣服。涂玉泉不想他跟著攪和,但又不好直說,最后讓凌冬幫忙拒絕了,因為凌冬不帶外人。涂玉泉不想跟魏澤海面子上過不去,但凌冬可不管這么多,本來他就不喜歡看上去油嘴滑舌的魏澤海,讓他跟自己一起,他非常不愿意,他樂得送了涂玉泉一個順水人情。魏澤海不會裁縫,又嫌棄裁布員的工資低,最后當然沒有在涂玉泉手下干。最后涂玉泉給他出主意:農村的水果啊蔬菜什么的,便宜得很,運到城里,賣給菜市場的攤販,相當于做批發,賺起錢來,雖然不是特別多,但比起一般的賣東西,賺的多的多。借著呂大國的介紹,涂玉泉幫魏澤海找了一名司機,專門到農村收時令的水果蔬菜,然后批發出來。開始的幾趟因為沒有經驗,差點虧了錢,但到后面,魏澤海就漸漸嘗到了甜頭,涂玉泉就不想管那么多了。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夔城中學的校長在七月中旬找到涂玉泉,說今年是夔城中學建校八十周年,決定從今年下半年開始實行校服制,在涂玉泉這里預定了校服,國慶節以后要。涂玉泉立即想到了那些藍白、紅白的校服套裝,于是畫了圖樣,又拿原先做春裝剩下的布料,讓裁縫師傅做了樣裝,得到了校長的首肯。當然,價格是絕對的友情價,除了布料錢和工錢運費,學校再賺一層,十五塊一套的衣服,涂玉泉真的沒賺什么錢。至于服裝各種型號的數量,校長也不清楚,只能等九月開學后統計了再確定。陽歷七月二十四一過,涂玉泉就去公安局辦了身份證,一個月后就拿到了,這標志著,從此,涂玉泉可以用自己的名字做任何事了,開店,賺錢,每件事都是。忙碌的日子過得很快,可偶爾空閑一下,涂玉泉還是止不住的去想何黎,想到最后,都是以遺憾和憂傷煞尾,因為何黎已經走了,再也不會告訴自己,他的喜歡了,那個人以后見了自己也許就裝作不認識,遠遠走開了。想到這樣的結果,涂玉泉就覺得難過。在他心底,也希冀著何黎也許在開學的時候就突然回來了,告訴自己,他要跟自己在一起……想到當初趕走何黎的人是自己,涂玉泉一陣心酸。越來越多的想念,讓涂玉泉漸漸意識到,自己對何黎的情愫。作者有話要說: 我先放上來吧,一會兒寫完了如果沒斷網,就會把另外的補齊。好開心,終于考完所有的試了,放暑假了~~~其實,還是很傷心,這幾天都沒有更新,有幾位讀者棄文了。。。。。嗚嗚嗚嗚嗚。。。。。對于一個新手來說,當真是很大的打擊。。。。。各位放心,我放暑假了,一定努力碼字?。?!☆、校服又是一年開學季。毫無疑問,涂玉泉將在夔城讀三年高中。一進高中,涂玉泉就被分到了實驗班。實驗班是一班和二班,從一班按成績這樣排下去,到九班,成績就最差了。九班的主要是一些沒考上的高價關系戶,令涂玉泉意外的是,凌冬也在九班,凌冬說那是他爸爸安排的。對于凌冬的家庭,即使認識那么久,涂玉泉也不了解,見凌冬不想多說的樣子,涂玉泉也就沒有多問。涂玉泉這個中考第一名理所當然的被分到了一班。在別人來說,中考考了狀元,那是值得舉家慶賀炫耀的事情,而涂玉泉太忙,根本沒有顧上這回事。七月回家的時候,跟涂大軍和朱成英說了一聲,意思就是考上高中了,要繼續讀。涂大軍要忙著趕場掙錢,朱成英也覺得兒子大了,一切的事情交由他自己做主,知道考上了,而且將來有希望讀大學,于是一家人湊一塊兒,一起吃了頓好吃的,算是小小的慶賀了一下吧。現在涂大軍熱天賣衣服掙得不少,而且自己也能掙錢,朱成英經常說活兒太苦,下雨變天什么的,身上關節也痛,涂玉泉干脆提出,明年涂玉菊小學畢業后,讓朱成英去縣城里住,到時候做點小生意也好,專門給家人做飯也好,都隨朱成英的意思。朱成英對于“住城里”這個提議很心動,涂大軍沒有立即反對,但還是不太贊同,對他來說,離了土地,還是沒有足夠的安全感。涂玉菊這小姑娘當然是一萬個愿意。不管怎樣,這樣一顆離開農村的種子算是埋在了涂家。有一個好消息便是,羅杰考上了夔城中學,開學后分在了七班。他自然是要住校的。作為水庫小學當年考上初中的三個代表,在魏澤海的提一下,三人一起到館子里“搓”了一頓,說是聯絡感情。席間魏澤海一口話總不離賺錢,又嫌棄在農村收菜賣太累,賺錢少,還是涂玉泉賺錢多,又說認識了什么兄弟,他那兒有賺錢的好路子。。。羅杰完全跟不上魏澤海的節奏,于是埋頭苦吃。涂玉泉雖然不看好魏澤海的人品,但都是一個地方出來的,也不希望他被騙了,走上什么歪路。對于涂玉泉的提醒和忠告,一心想要來錢快的魏澤海完全沒有放在心上。說了不聽,涂玉泉就懶得再說了。已經開學正式上課了,何黎還是沒有出現。涂玉泉看著自己的教室里,沒有何黎的身影,其它每個教室都去看過,還是沒有何黎。是啊,到處去找又有什么用呢?沒來就是沒來。涂玉泉滿心惆悵,誰會像自己一樣,僅僅談戀愛就要瞻前顧后,前怕狼、后怕虎的,活該上輩子沒人愛,這輩子也沒人愛!忙碌的生活讓涂玉泉沒有太多空閑來傷春悲秋,自我厭棄。校長親自出馬,辦事效率當然高。學生報名的時候就收到通知說要買校服,而且是強制的,價格為二十一套,征集了每個學生要的型號,只用了兩天,學校就把數量和型號統計給了涂玉泉。離國慶節放假后上課還有三十多天,要做出兩千多套校服,對十個裁縫師傅來說,實在是太趕了。出完最后一批夏裝后,也就是八月二十幾號,涂玉泉就讓裁縫師傅們開始忙碌了。雖然不知道每種型號的確切數量,但每一種先做出幾百件,總不會錯。所以,拿到學校給的具體訂單的時候,已經做了四百多套了,這還是在前兩天師傅們不熟悉,手腳比較慢的情況下完成的。剩下的時間全力趕制,做完是沒問題的。校服的型號是從145cm到185cm的,五個型號,幾乎能適合所有的學生。但主要集中在中間,兩端的都比較少。做185的布料用得最多,十五塊錢,涂玉泉幾乎就沒有賺頭了。校服是一個源源不斷的生意,年年都有新學生,人人都要穿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