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2
之欲出。 如果從心理學的角度上看,這人應該是一個偏執狂。對“鳳族神女”之位,有一種近似于狂熱的偏執... 正想著呢,那馬車突然“吁”的一聲就停了下來,把正陷入沉思的莫小雨嚇了一跳。 緊接著門簾一打,那中年婦人已面無表情地伸出手來,示意她下車。 一下車,莫小雨簡直就是目瞪口呆了。 粗略看去,這里完完全全就是自己小院兒的翻版。說是“雙胞胎”,也不為過。 如果說,此時此刻有莫老夫人和莫相爺在屋內等著她,她想她也能接受了。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不是嗎? 事實證明,她想太多了! 贗品就是贗品! 無論屋子的主人如何模仿她的房間,一走進去,那閨房內淡淡的脂粉味兒,還是讓她有些不舒服。 強忍著自己內心的不適,莫小雨故意表現得異常吃驚。摸摸這個,看看那個,似乎對這一切,都表現得難以置信。 這讓一直在暗中觀察她表情的那個人,長長的松了一口氣。 “到目前為止,一切進行得還算順利! 據傳來的可靠消息:秦王身受重傷,都城已全面戒嚴,六國使臣被扣。 秦國,以及天下就要大亂,這是必然的。 那嬴政忙于國事,已是焦頭爛額。哪里還有時間去和'莫小雨'卿卿我我?! 三年的時間一晃就過! 等'莫小雨'一及笄,自己再推波助瀾一下,這鳳族神女之位,何愁不手到擒來?! '得鳳女者,得天下!' 她就不相信這天下沒有不動心的帝王! 就讓老祖宗的預言見鬼去吧! 這一出'貍貓換太子'的戲,自己已精心策劃了六年之久,再等三年又何妨?!” 一思及此,她就忍不住猖狂大笑起來。那種病態的瘋狂與熾熱,讓身邊的中年婦人也渾身一冷。 身為心腹,她參與了所有的陰謀。說句實話,她對主子的心狠手辣是打心底不贊成的。 夜深人靜之時,她也常?;叵肫鹆昵澳潜瘧K的一幕。 從前,她還不能理解,主子為什么要把自己女兒的閨房,布置得同莫小雨的一般無二。 也不能理解,為什么主子不讓青荷干脆要了那個小人兒的命,而僅僅只是用藥物來抑制莫小雨的身體發育。 現在,她能理解了。 “如果莫小雨到了及笄之年,仍未清醒,那么,毫無疑問,她將會喪失鳳族神女的資格。 那么,自己的小主子,自然會在主子的謀劃下,脫穎而出。 如果天佑莫小雨大難不死,虎口余生,那么主子的這一出“偷梁換柱”,也仍可以讓小主子倚仗著老祖宗的預言,繼承鳳族神女之位?!?/br> 好深的心機呀,想明白了這一切的中年婦人,禁不住渾身發冷。 若是她知道,主子還打的是想讓莫小雨親眼目睹所有應該屬于她的一切,都被鳩占鵲巢,而要一輩子活在痛苦和悲傷之中的話。 她就豈止是渾身發冷,恐怕用怛然失色來形容,也不為過。 而莫小雨此刻,也在暗暗地思索著這一切。 據聽雨說,隔壁有兩個婦人一直在監視她的一舉一動。 她不免有些頭疼,這費盡心機之事,還真不是她所擅長的。如果可以的話,這勞什子的神女之位,她可以雙手奉上。 四下里打量了一番,如果這房間是模仿她的閨房來布置的話,那么屏風后面是應該有一架古琴的。 反正閑著也是無聊,就當是打發時間了吧。 這一次,還真如莫小雨所愿了。 那屏風后面,還真是放了一架古琴。上好的檀木質地,琴身雕著古老而神秘的圖騰 只是古琴的上面落了一層薄灰,顯得有些落寞,似乎很久都沒有人去彈它了。 這讓莫小雨有些詫異,質量如此上乘,還真不像是凡品呢。 她用纖細而白皙的手指,先是緊了緊松弛的琴弦,接著,試著輕輕地撥弄了一番。 頓時,一陣清婉流暢的琴聲,仿佛汨汨的流水一般,便在她的指尖下流淌了出來。 一開始,這琴聲還像緩流的溪水一般,清清靜靜的。那小溪潺潺,鳥語花香,綠草野花,都競相在眼前開放... 突然琴聲一轉,慷慨激昂,大氣磅礴,似有風起云涌,驚濤拍岸一般,讓人蕩氣回腸。 琴聲中,似有一只火紅的鳳凰冉冉地蘇醒了,并欲振翅高飛! 一曲終了,余音裊裊... 莫小雨則怔怔地看著自己的指尖發愣,誰來告訴她,這突然就浮現在她腦海中的畫面是怎么一回事? 而她就如中了魘一樣,鬼使神差地,就把它彈將出來了。 老天,千萬別告訴她:這是一架魔琴! 莫小雨撫額! 她并不知道,這琴聲早已穿越了這個小院,在整個須彌山中不停地回蕩著... 隔壁房間的兩個女子,被震撼得久久不能回神,而議事廳的四個長老和族長,則是驚喜萬分。 所有的鳳族之人,都放下了手中正在干的活計,屏氣凝神,那欣喜若狂的眼神,都似在傳遞著一個信息: “鳳女,這是鳳女!只有鳳女才彈得出這曲'鳳鳴天下'!” 只是片刻的功夫,鳳族中的四個長老和族長,便匆匆地趕往了這個偏僻的小院,而鳳族中人也都逐漸地向這里靠攏... 千算萬算,也沒算到這架已被人遺忘了的,古老的鳳琴。 近百年過去了,任是鳳族中人如何去撥弄它,除了幾聲喑啞的低鳴之外,沒有人能在這鳳琴之上,彈奏出一首完整的曲子。 漸漸地,它就被人遺忘了。 但偏偏這屋子原先的主人,一次偶然的機會,在鳳族的庫房之中,發現了它。 那刁蠻的個性,讓她毫不猶豫地,將它據為了己有。 只是彈了許多次,都不成曲。漸漸地,也就失去了興趣,把它遺忘在了這個角落里。 只能說:“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