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3
書迷正在閱讀:獸人星球7 獅鷲挽歌、退魔狼騎ABO(H)、將門未亡人、美人稱虞、大英雄、刀鞘、太師、(HP同人)重返魔法界、寒門女訟師、[鼠貓]君子相知
,這差別也太大了吧。居移氣,養移體。一個人氣質會隨著身份環境的不同而有所改變,但是這種改變是長期的,每個幾年幾十年是沒效果的。而葉景現在……何止是一點點變化,簡直是判若兩人。之前見到的時候,還是一個普通的懂事的學生,而現在,就像是在上流社會被滾了一層金回來一樣。身上還帶著他們這種搞研究的人特有的感覺。正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葉景現在就給他們這種感覺。而他身邊那個長發小年輕更不簡單。黃老也是經歷過改革開放時期的那段混亂審美年代的,那時候搞音樂的,搞畫畫的,男孩子的都喜歡留個長發。不男不女不倫不類,還顯得特邋遢。但是這個男孩子,頭發比那搞搖滾的還長,站在那里,非但沒給他當年的回憶。反而是讓他覺得,看見了一個真正的貴公子。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有匪君子,充耳琇瑩,會弁如星。有匪君子,如金如錫,如圭如璧。黃老看著花滿樓,立刻回憶起詩經中的這幾句詩詞。沒想到自己也有看到書中人走出來的感嘆。“黃老,這是我朋友。他對花草很在行?!笨梢哉f有了花滿樓,葉景連惡補花草常規種植的步驟也省了。“好,好,好?!笨粗司瓦B說了三個好。黃老后面的跟著的幾個中年人眼神都有點閃爍,但是再看著葉景和花滿樓,又覺得老爺子會欣賞也不奇怪。氣質就是那么奇怪的東西,他就像是一張無形的名片刷著你給人的第一印象。“小葉啊,這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啊,你變化很大啊?!?/br>“黃老別是嘲笑我一身暴發戶氣質就好?!?/br>“暴發戶可不是你這個模樣?!?/br>“可我的確是暴發戶啊,黃老,這還是您的功勞。您在這點上可不能謙虛?!钡谝淮蚊鎸S老的時候,他只經過獵人世界的洗禮。靠得也就是被庫洛洛鍛煉出來的心臟和嘴皮子。而然現在,那么多世界混過來了,他從皇帝到神獸全部見過了。該有的態度也越發收放自如了。“哈哈哈哈,你這個小子?!秉S老雖然感嘆葉景變化大,但是也沒多想。他一個老人家還想不到那些“一瞬間滄海桑田”梗?!皩α?,你朋友怎么稱呼?”“在下,花滿樓?!惫笆中卸Y,溫潤如玉,儒雅如風。嘴角掛著的笑容伴隨著如流水清風一般的嗓音。這一開口,這一動作,直接像是給人下了咒一樣。讓人的目光全部移到他的身上。還沒怎么著呢,好感度就直線上升。葉景:……此乃外掛,天賦技能,別人學不來。花滿樓這一手古風做派很容易的讓人產生好奇,然后進而產生話題。從他那個神秘兮兮的師傅,到花滿樓的學識談吐,進而感嘆花滿樓的學識淵博,幾個研究古典文學的老人家,直接把花滿樓引為知己,當做忘年交,一口一個小友,瞬間讓花滿樓和葉景差了兩個輩分不止。聊天前還覺得花滿樓的那個養祖父真是十足的武俠迷,給孩子起這么一個名字。等花滿樓聊起來了,大家感嘆,老人家真是先見之明。這名字簡直再合適不過了!葉景后退一步把舞臺讓給花滿樓,看著人群中宛若發光的花滿樓各種驕傲。這里的環境,這里的人,都太適合花滿樓展示自己了。若是現在不是出現在花展上,而是一個科技展,恐怕花滿樓氣質和文學內涵再高也不會有這樣的效果。反而會像是方枘圓鑿一般格格不入。但是現在,是花展,自古養花就是修身養性的文人學士的摯愛?,F在能來看展的,多多少少在文學修養方面都不差。而且……在這樣的環境中,你能談什么?談論商業經濟?定律定理線性變化?和花展有關系嗎?和花有關系嗎?直接畫風不對。花滿樓一身古典氣質,開口引經據典,隨便一句話都有一個典故含義,夸起諸位專家學者來,正好撓到別人癢癢rou上。時間一到,大家一起走向花展,情況更加一發不可收拾了,花展的解說員只會介紹這花是叫什么名字,什么科什么目,花形如何,誰誰誰培養,誰誰誰送展。但是花滿樓輕輕一笑,直接根據這花引出多少多少年前某個文豪的野史趣聞,談論某句古詩中的引用到的這種花卉。還附贈不少古人在古代花展上喜歡做的趣事,游戲。臨了看到喜歡的話,人家還即興賦詩一首——原創的!一個古文學教授當場一拍大腿,高喊了一聲好。直接開始宛若上課一樣分析這首詩好在哪里,平仄如何,意境如何。懂行的人聽得如癡如醉,不懂行的人在一旁不明覺厲。被現場作詩的花主激動的臉都憋紅了,自家的花被這么一跨,逼格直接上去不少。說實話,捧著花來參加花展的花主,他們要的不是花能賣多少錢,他們的寶貝花都是自家的孩子一樣,是來比美比好求夸贊的。以往最實際的只能用最后的金錢論高低的花,因為花滿樓的異軍突起,直接畫風高雅了幾倍。你的花好?哪里好?有典故嗎?有歷史嗎?有淵源嗎?有特地為它寫的詩嗎?什么?價錢高?哼,俗。不知不覺花滿樓周圍聚滿了聽故事聽解說的人,倒不是說,現場就沒有比花滿樓更熟悉各種典故的,但是知道這些典故,和講出來有人聽,那是兩回事了。他們一開口就和上古文課一樣,除了幾個同行,周圍的人不搭理你。比如之前被作詩的那盆花的主人。對方是空氣動力學的教授。你敢拽文,人家就用公式定律轟你。而花滿樓,一開口,說得雖然是差不多的內容,多出來的那些小故事,用的全是通俗易懂的大白話,讓大家聽了一出再自然不過的說文解字,仿若那個年代離自己并不遙遠。輕輕一推門就是那一邊,宛若穿越時空生在古時瓊林宴,文人士子賞花斗才,籌光交錯,舉杯換盞,流觴曲水……“不行,你不能偏心,這株金盞鳳樓是我的花,也來一首詩?!秉S老身邊一個滿頭白發但是精神健碩的老人頓時不干了。指著自己帶來菊花,一副老小孩的模樣,就差在臉上寫上耍賴兩個字了。作詩哪兒能現場做出來的,剛剛花滿樓作詩的時候,說得也是曾經舊作,恰合此花。幾位老人,剛想替小友撐腰,眼珠子一轉,能有一個舊作,就能有兩個舊作。真會作詩的人,怎么就一個作品。真正會作詩的人,即興的的詩詞雖然不如精雕細琢的,至少也是工整押韻的。而且詠菊嘛,并不是什么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