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2
分,都是上疏彈劾靖王殿下來的。說法不一而足,有控訴靖王殿下越權干涉地方政事的,有上告靖王殿下私通反賊的,竟然還有彈劾靖王殿下容留女子yin\亂軍中的……嘉鈺靜靜坐在殿上,聽幾位內閣大臣與司禮監的大太監們在父皇面前吵成了一鍋粥,有些不耐煩地皺起了眉。二哥一晃走了這么些日子,天望著都涼了,今冬北方的大雪早降下來了,再要不了多久,就要到元春佳節。只不過今年這年,二哥怕是不能回來過了……可他還從未過過一個沒有二哥在的年。即便是二哥在皇陵守孝那三年,只要他想去探視,也是極容易的事。可今年與以往都不同。東南前線不是皇陵,二哥也不是去韜光養晦趨吉避兇的,即便父皇恩準他去,他也不能去。他得留在京中,替二哥死死守住這龍潭虎xue。而另有某人就不一樣了,可以仗著寵愛跟在二哥身邊寸步不離,能得二哥噓寒問暖關心備至,能與二哥排憂解難共話心事,還能有二哥陪著喝一口守歲酒……心中驟然刺痛不爽,一點抑郁之氣就在眉心浮現出來。嘉鈺焦躁不安地擺弄著衣袖,下意識牙關咬得死緊。他并不擔心父皇會輕信這些誣告之言。別的不說,但就“yin\亂軍中”這一條吧,倘若是真,二哥當真開始沉迷女\色了,父皇怕是在夢里都要笑醒過來,恨不得立刻下圣旨把這個女人接回北京城重重封賞。但他實在很怕這些人如此喋喋不休地向父皇施壓。東南這一場仗,不愿意盡快打完的,不止有陳世欽。還有曹國老。任司禮監再如何權盛,太監畢竟還是太監。曹國老就不一樣了。但凡科舉入朝者,號稱天子門生,實則還是主考官的學生。而那浙直總督胡敬誠便也是這樣的一個學生。東南這個爛攤子,放一個胡敬誠在那兒苦苦維持著,既不能讓倭寇大肆內侵,也不能把倭寇全殺絕了擋了某些人的財路,這是司禮監、內閣和父皇三方之間達成的妥協平衡。而今父皇翻臉不認了,用二哥去打破了這個平衡。陳世欽自然是不樂意,曹國老又能有多樂意呢?尤其曹國老曾經也做過二哥的老師。父皇這是在逼著曹老狐貍站出來正面和陳世欽一爭。曹慜之所以能夠上位內閣首輔且安坐至今,恰恰因為這老頭是不和陳公公爭的。曹國老練得是忍字訣,熬到新君繼立,老狗朽去,就什么都解決了。他從前也覺得這是最穩妥的路子。奈何父皇卻忽然決意不再忍了。也許是因為陳世欽公然拿七郎開始做文章,這種幼子受制于閹黨的不爽終于徹底激怒了父皇。然父皇的手段到底是比他老辣狠厲太多了。父皇是敢把二哥扔出去刀頭舔血的。若是換了他,至多也就只能如之前那般在曹國老面前放幾句狠話,絕舍不得動二哥一根頭發絲兒,難怪落得被父皇譏諷嘲笑的境地……思緒漸漸有些散漫,嘉鈺不由氣悶,這才察覺自己一直屏著呼息,當即嘆了一聲。他聽見一旁的嘉綬小聲喚他。“四哥……四哥……”七郎這小子,還是老模樣,沒心沒肺的,封了王,成了親,也沒見半點長進,甚至連自己如今是個什么處境也毫無知覺,瞧見就來氣。嘉鈺頓時一陣頭疼,十分厭棄地瞥了弟弟一眼,“你就不能少吃點?為了打這倭寇,二哥府上都快搬空了,就你還拼命吃拼命吃——”嘉綬嘴里還正叼著半塊沒吃完的糕點,聽見這么一聲斥,嚇了一跳,連忙委委屈屈地吐了放回碟子里,低頭時卻還忍不住偷看一眼。這不知厲害的模樣愈發地叫嘉鈺兩眼一陣陣發黑。且不說是內閣御前議事這樣要緊的場合,也不提此一議的結果只怕關系到二哥在前線的生死,單說父皇為什么要叫他們兩個過來旁聽著,為什么不叫三郎、六郎那兩個來?這小七兒只怕從沒想過。想到此處,嘉鈺頓時一陣無奈,忍不住放棄地嘆息,“算了,誰要你從嘴里吐出來了,沒個模樣……想吃就吃完它吧?!?/br>嘉綬立刻如獲大赦,趕緊將戀戀不舍的那半塊點心一口塞進嘴里,一陣猛嚼就用力往下咽。他還正抹著嘴,就聽見父皇的聲音打雷一樣從上方傳過來。“你們兩個有什么想法,大聲說出來,不要嘀嘀咕咕地咬耳朵?!?/br>嘉綬一口點心還沒完全咽下去,差點噎住自己,緊張地拼命抓著脖子,張嘴也發不出聲音。嘉鈺無語在心底長嘆一口氣,只得拿起自己面前的茶水,一邊遞到嘉綬嘴邊,一邊應聲。“兒臣沒有什么想法。就是看七郎的點心碟子快空了,叫他慢點吃別噎著罷了?!?/br>言罷,他還沒忘了替嘉綬抹一把嘴角沾著的點心渣渣。嘉綬喝了兩口茶,終于把那一口塞住嗓子的點心咽下去了,這才心虛地撓了撓頭,頗不好意思地沖父皇咧開嘴,露出一雙虎牙。這情景看得閣臣們各個面露尷尬之色。雖說圣上以北疆戰績為名封賞了昭王殿下,但這位七皇子到底只是個渾渾噩噩的半大孩子,但凡有眼睛的都能瞧見。以資質論,目前的昭王殿下與靖王殿下比,實在相去太遠了。所謂的“二王之爭”根本沒什么可爭的。事實擺在眼前,陳公公卻一意偏要扶立昭王殿下,其心已是昭然若揭。皇帝陛下特意將昭王殿下叫來御前聽政,也正是因為這個。陳世欽其實是不愿意七殿下再多露面的。露面得多了,自然藏不住拙,非議之聲便也會隨之多起來。而皇帝陛下便偏要讓七殿下自曝其短,打得無外乎是陳世欽的臉。但親兒子畢竟還是親兒子,說毫無期待之心那也是不可能的。甚至,以曹慜為首的眾閣臣們心中都各自有所揣測,以為圣心待昭王殿下其實頗有期許與偏愛。圣上是把這個小兒子當作保底的人選在栽培呵護的。假如萬一,靖王殿下有所不測,又或是未能使圣上十全滿意,昭王殿下便會是陛下退而求其次的選擇。當然這一切都只在昭王殿下能夠明白通透有所長進的前提之下。陛下想要的,是一個七竅玲瓏的幼子,進可以力挽狂瀾撐起大局不至于使天下淪陷于閹黨之手,退可以體恤君父輔佐兄長保江山基業萬世太平。這樣一顆識大體知進退的玲瓏心,原本四殿下是有的。只可惜四殿下天生羸弱,否則也就輪不到七殿下遭這個罪了。而圣上余下幾子之中:長皇子軟弱無能已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