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24
運看在眼里,再也不覺得讀書沒用,覺得當家的真明智,讓三閨女當時讀了那么多書,國家政策一變,就直接在京里安家落戶,變成城市人,現在小汽車都會開了。 “嗯,三姐,過年我的成績又提升了,現在是學校的第一名,不過,咱家那邊地方偏僻,我這點兒成績,明年高考肯定不夠應付的,還要你多幫我!”從文娟走出村子,再到考到國內排滿幾乎是第一的首都大學,楊文海的眼界就徹底打開了,學習起來也更加的用心。 對于用心學習的親兄弟,文娟向來不小氣,各種參考書,參考習題只要她碰到了,都往家里寄,各種重點,也都提前給楊文海規劃清楚。所以,楊文海很清楚,他又目前的成績,不是老師教的有多好,他自己用心是一點兒,最重要的是,他姐幫忙畫得重點突出到位,串聯起來,他對知識點兒熟記于心,題型變化換湯不換藥,千變不離其宗,也就能夠游刃有余的應對了。 “三姐,還有我!”看著三姐的風光,楊文雨怎么可能不眼熱。她愛玩了些,比起文海就少了些自覺性。不過文娟會抓著她的心里,用她喜歡的新衣服新頭花……她喜歡好打扮的東西在前面引著,慢慢培養了她的上進心。參考書重點兒也是和楊文海一樣的對待,還特別囑咐楊文海多輔導她的功課,把她拖后腿的成績提了上去,同時也讓楊文海學以致用,更加鞏固功課。 她的條件比楊文海還要好,懂得多了,那些習題卷子,老師講的,不在像是聽天書,看不懂,成績也就一步步有了起色,雖然比不上楊文海的拔尖,不過在學校里也不差,可以排在班里的重點,比起前兩年退學在家,只知道瘋玩攀比,可是進步了不知多少! “嗯,只要你們肯下功夫,肯定都能考進京都來的,現在天冷,年前就只能帶你們去看看天安門,在附近轉轉。等天暖和了,到時候咱們爬長城,出去泡溫泉,京都附近有很多好玩的,好吃的,夠你們玩一年呢!” 說道兩孩子的事情,文娟不由考慮更多,家里的教學水平也就那樣,之前壓下那想法,是不能揠苗助長?,F在這倆孩子眼看起來了,文娟不想讓他們耽擱了,稍作考慮,她不由和爹娘商量著:“阿爹,阿娘,咱們家縣里的教學水平你們肯定也知道,也就能把小海和小雨走到這里,我想著干脆你們別回去了,我找人想想辦法,讓小雨和小海在京都入學,有更好的教學環境和老師教導,剛好我也能就近輔導著,明年小海參考,也能考出更好的成績!” 文海這孩子成績著實不錯,又是個好學上進的,在家里已經有些局限了,文娟不想耽擱孩子。若是她沒條件也就算了,現在她已經在京都立足,想想辦法,還是能把這兩個孩子都送進個好學校里,現在京都對于戶口卡的還是太嚴,這事辦成并不是太難。 “這……!”楊厚樸和楊母很是心動,看到文娟多讀書的成就,對于兩個小的,楊厚樸和楊母也就更添期待,文娟這樣的提議,真得是讓他們喜出望外,只是他們又同時擔心,“這事難不難做,要是為難咱就先緩緩!”畢竟,三閨女也就才進京都一年,也不知道扎穩腳跟沒有。而且,這進京了,家里可就沒人管了,他們也沒有戶口關系,以后一家四口可都要吃三閨女一個人,給三閨女的壓力,也就太大了。 所以,三閨女的提議是好得不能再好,但是實際辦起來,他們覺得很不容易。 “不是太難為人的事,我這兩天去打聽打聽,家里也寬敞,你們愿意,到時候,你們就住家里面,要是您們覺得和我們一起住著不方便,我再看看附近有沒有賣房子或者租房子的,也能就近照顧您們!”這個主意,文娟早就有了念頭,只是一時半會兒手頭不是太松快,再加上之前也沒那條件,就暫時擱淺,現在條件成熟了,文娟也就刻不容緩的提了出來。 不過,文娟想想,家里的地方,的確不夠大,也就現在家里都是上學的,住著方便。她倒是可以提前考慮考慮,下一步的定居,趁著有機會就提前準備著,也算是投資。不然等以后京都放假飛漲,限購了,她就欲哭無淚也沒轍了。 “哪能啊,能讓這兩個小的入學,就足夠了,我和你爹還是要回去的,家里沒人上工,可沒人給咱們分糧食呢,到時候,你看顧著小海小雨就已經夠麻煩的了!”他們兩老又不是老得不能動彈了,哪能一直讓出嫁的閨女養,兩老連連擺手,他們可不能被人戳脊梁骨。 “阿爹,阿娘,你們就聽我的就成了,要是你們閨女沒那本事條件養你們,我就不攬這活計!“文娟笑著保證道。 第二百四十七章 留京 ”就您們老兩口和小海小雨,還把我吃不跨的?,F在國家風氣改變,我和飛揚投資了一款酒水生意,叫古德酒,您們回頭打聽打聽,就知道有多受歡迎。 我自己投了些錢又以技術入股,占了三層的分子,回頭忙過這一段后,飛揚把分紅送過來,少沒說也是萬字起步,您們就放心,養您們還是沒問題的!”為了讓兩老能夠安心留下,文娟也就稍微夸了夸自己的成就,讓兩老知道,她是真的有能力供養他們。而且,是她自己憑本事供養,而不是挖沈家的墻角貼補。兩老慢慢上了年紀,她哪里還能看著他們忙里忙外,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受苦受累。 “這也……!”不行,兩老一致搖頭,閨女有本事是閨女的事情,讓出嫁的閨女幫忙照看小閨女小兒子已經是占了老大的便宜,他們兩個老的那還能在這里白吃白喝,不事生產。 知道兩老是閑不住的,所以文娟轉念,換了說法繼續勸道:“阿爹,阿娘,現在您們也知道,安安和樂樂大了些,會走會跑,一個看不住就調皮搗蛋。我這邊還要忙工作,還要上學,再照顧兩個孩子已經有些分身乏術,我公爹只有一個人,現在看顧兩個孩子可是有些顧不過來。 您們要是不留下來,我到時候也得找人幫忙看著,一個月要付給人家三四十塊錢,還不知道人家能不能好好待兩個孩子,我這心想想都放不下,所以,阿爹,阿娘,我還等著您們幫我看著安安和樂樂呢!” 文娟故意把自己的情況夸大描述,賣些可憐,兩老吃軟不吃硬,當時她生產,兩老不遠幾千里跋涉給她伺候月子,這個時候,也肯定不會看著她不管,這點兒文娟是把脈清楚,所以故意拿兩個孩子說話。只要把兩老留下來,那就是好辦法。到時候即使是兩老發現什么,那她說得也是事實,只是加工了下罷了。 “哎喲,一個月要四十塊錢,一年就是五百塊錢。怎么不搶劫啊,就是伺候倆孩子,誰不會,這比搶錢還快呢!”楊母雖然沒怎么進過學堂,也就在掃盲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