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4
是可以說不錯的大夫。因為有金蓮子的調養改造,文娟的脈象起搏有力,再健康不過,她的身體,倒是沒有留下因為冬日落水的寒氣,小日子的到來,除了精神要懶散些,倒也沒有太多的折磨和困擾。 只要不是身體原因就好,兩家長輩雖然有些遺憾,但是只當是衛國在家時間太短,倒沒有對文娟催促什么。畢竟,人家小兩口也不過剛新婚月余不到,沈衛國就回了部隊,新媳婦沒有任何怨言,依舊上孝順長輩,下打理家里,井井有條,沒有任何懈怠,已經足夠為人稱贊了。至于孩子,小兩口都還年輕,總會有的。 不過,盼了長子多年終于成婚,如今就盼著抱到長子的孩子,趁著他如今手腳便利,能夠多幫忙照顧做些事的沈根深,倒是在心里默默盤算起了,有機會讓兒媳婦隨軍的事情。 畢竟,讓新婚的小兩口分隔兩地,千里之遙,總歸不是辦法,他一個老頭子,如今腿腳方便,照顧自己綽綽有余,哪用得著占用兒媳婦在家孝順照顧。若是衛國沒有資格,那也就算了,但是衛國有出息,目前級別足夠文娟隨軍,那再讓兒子兒媳婦兩地分居,就更是不地道了。 沈根深有心勸說兒媳婦做隨軍的準備,但是又怕邊境太艱苦,他也不能讓孩子去那邊遭罪。輾轉幾天,最終還是想要更快抱孫子的心占了上風,沈根深親自手書一封打探勸說的信,寄給了沈衛國。若是那邊環境溫度吃食都還可以,那就讓兒媳婦隨軍,夫妻倆還是在一起的好。 他一個老頭子,腿腳不方便那些年,他都能把自己伺候好,總不能,如今兒媳婦把他的腿疾治療痊愈,身體更加康健,反而更嬌貴了不成。自覺自己十分能自如照顧自己的沈根深,十分堅定的把信寄出去,做好了若是那邊條件還行,就和親家商量,讓兒媳婦隨軍的事情。 他知道,這可能有點兒對不起楊家兄弟了,畢竟楊家兄弟弟妹,把文娟許給他們家衛國,也肯定是有抱著兩家村子離得近,無論是文娟回娘家,還是他們來看閨女,都十分的便利。但是如今,兩個孩子的相處和未來為重,他去賠個罪,務必要得到楊家兄弟弟妹的支持理解,一切都是為了倆孩子好。 尚不知道長輩們的心思,文娟倒是很會安排自己的生活。眼看開春了,村里人也都安排了任務,除草看青,蓄水整理,各有安排,文娟因為沈衛國的囑咐,不用上地,把一日三餐洗刷打掃整理家務事忙完之后,剩下的時間,就是由她自由安排。 前面的時候,文娟手頭的事緊了些,給公公的毛衣織好后,她又緊接著開始給阿爹的毛衣織起來,然后是阿娘和沈蘭姑的,兩家長輩都不是什么花俏的性子,文娟沒有折騰什么花樣,都是緊著細密厚實來織,手感尋回來了,速度也挺快的,兩三天一件,兩三天一件,就是中間有時會上山采藥耽擱下,也在十天左右忙完了,尋了個時間給阿爹阿娘還有沈蘭送了過去,得了他們的歡欣。 沈根深和楊厚樸身量大,四斤灰藍毛線基本上沒剩下什么,但是無論是楊母還是沈蘭都是偏瘦消的身材,骨架也都是中等,四斤姜黃的毛線到還剩下半斤有余。好東西總不能浪費,文娟盤算著,半斤毛線織成毛衣線量不夠,而且顏色對于她來說,規整的毛衣也略顯老氣,文娟想了想,尋了跟針上火燒熱掰彎針尖部分,然后又尋了之前廢棄不用的牙刷柄,去掉頭保留恰當的長度,再把針頭燒熱,插進去固定好,就成了簡易的鉤針。 文娟前世喜歡手工diy,勤工儉學也做過不少工種,她學過鉤織,花樣可能不是太多,但是基本的變化規律,卻是手熟的,以前也有買過毛線給自己織過開衫之類的毛衫。這半斤毛線可能織個毛衣不夠,也略微粗了些,做不得細活,但是毛線質量好,鉤織一件開衫還是不錯的。開衫針織不許太過細密,這半斤的毛線,都夠她鉤織一件半風衣版的開衫了。 如今風氣雖然沒有前幾年緊張,但是到底也不好把時尚的腳步邁得太大,文娟雖然有著不少厚實出眾的款式,卻是根據國情,選了一款對襟經典的款式,只是在腰部多添了兩個精致些的口袋,算是點綴,簡單而大方。姜黃色的顏色,或許沒有鵝黃的俏麗,沒有乳黃的柔軟,沒有明黃的尊貴,但是卻是自有一番典雅的意趣,文娟的開衫做的算是中長款,膝蓋上面十公分左右的位置,恰到好處,不拖沓,也多了女性的柔軟,文娟織的時候讓李敏陳燕都看到,待看到文娟的上身效果,兩人不由都十分的動心,滿口夸贊,盤算著是不是趕巧了也給自己織一件。 第一百三十一章 隨軍 不過,這件開衫想要上身,估計還要兩個月時間,四五月的時候穿著會更好,文娟也就先把它壓了箱底,所有的毛衣織好后,文娟手頭的事也暫時清了下,想著后楊大隊她布下來的后手,或許不能報復到那個小人什么,但是添點兒堵,還是沒問題的。 楊萬和再怎么覺得對她抱歉,但是木已成舟的時候,他也沒有向上舉報,這其一,牽扯到他的監督能力,往上抱對他沒有好處。第二就是,楊艷蕓為了王文亮尋死覓活的,折騰不休,也是讓楊萬和投鼠忌器,心里也未眠沒有僥幸的心理,他手頭還有些能夠制得住王文亮的程序,那個小人還有求著他的地方,有了能拿捏的地方,他也不勉想著這人要是前程不錯了,對于楊艷蕓也是個好歸屬…… 但是,當文娟隱晦的透過阿爹阿娘,將后世知青返城,農村媳婦的悲慘,以及王文亮或許會找個志同道和的伴侶,學生最擅長精神的交流契合……沒有事實根據的事情,不會讓人相信,但是以具結果推斷前面的蹤跡,倒是好尋覓,用著打比方的說法,這樣的未來,絕對不是楊萬和想要的結果,而且,至始至終,楊萬和本就對王文亮十分看不上,這一打一正,更是讓楊萬和提高了警惕,王文亮搶了入學的名額,也只不過是能夠暫時的離開,他的手續和口糧關系還沒有徹底轉移,這里面必不可少的,就是楊萬和的簽字手續,沒有楊萬和的評語和簽字,轉移的手續王文亮壓根別想辦成,這也是楊萬和覺得能夠拿捏到王文亮的地方。但是當文娟隱晦的透過楊厚樸夫妻提前把那一層沒有捅破的窗戶紙捅破,讓楊萬和知道,所謂大隊支書,也就只能管得到那一畝三分地,也不由得讓他更要得幾分深思。楊萬和掛了新心,警惕萬分,王文亮這個文弱書生想要逃離楊萬和的手掌心,就要困難,無疑是平添了幾分枷鎖。 而特別是知道王文亮可能會追求新的人,或者被她眼中的狐貍精勾引走,楊艷蕓也不有嫉妒怒火高漲,不經允許,直接偷偷的跑去隔壁市里找了王文亮的學校,還真是讓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