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6
仔細斟酌了下實用性以及村里的接受,文娟選了花鳥的緞面道:“這個花色我要五尺,同志請幫我開單裁剪!” 等著售貨員的開票,文娟摸了摸內袋,正準備開口讓沈衛國在這里稍等,她去交付一下賬目,卻聽著沈衛國指著文娟挑選之一的瓜瓞綿綿產值不斷地花紋的喜色提花緞對著售貨員道:“同志,這個花色也給我們開六尺的票!” 文娟抬頭看向沈衛國,卻見他笑著道:“姑說讓我買個被面給咱們坐床喜被!”他們家的被子雖然是這幾年他姑幫忙做的,不過到底不是新被褥,他姑覺得,一輩子也就這么一次大喜事,讓他一定要捎一床好被面她給倆孩子坐床喜被,再配上女方的喜被,正好倆孩子好事成雙。 沈衛國之前看文娟正好看重這兩款料子,選了另一款,不由他就順手挑了文娟之前看的另一款,未來媳婦喜歡,婚后用著才歡喜。 “你們這是結婚吧,看看還有要的料子沒,一起開票也省得麻煩!”售貨員的手一頓,到底看在沈衛國氣場挺拔硬朗的身姿和一身軍綠的打扮,沒敢怎么不滿,卻也不是太愉快的口氣催了催,一遍遍的加也不嫌麻煩。 不過,那心里,怎么想都不是滋味,她成日里守著這些不了,前兩年成家的時候,也不過是狠狠心扯了五尺被面裝面子,正正費了她兩個多的工資呢,這個當兵的倒是大方,上來就是六尺,她倒要看看都買喜被布料,婚服其他的他們還要買什么。 “也是這個理!”沈衛國倒是很是認同的點點頭,為那一句結婚準備而心中歡喜,售貨員的態度并不能影響他的好心情,他不由垂首對著文娟笑著建議道:“文娟,我爹和姑讓我給你置辦兩身過年衣服,這是村里的規矩,你看你喜歡什么料子?剛才本來想給你直接買成成衣的,你喜歡自己做的,不然一起看看料子吧!” 未婚對象愿意付出是一件讓人歡喜的事,不過,瞅了那歡喜的男人一眼,就他這說法,要不是看他一副真心的歡喜,還以為是為了長輩的要求才有的應付呢。文娟忍不住在心里吐槽了一下,要不是知道這男人的本性,就這一句話,那得損失多少分。 沒有過多的回應,文娟用動作表達她的意見,邁步向另一邊的衣服料子柜臺走過去。被未來媳婦瞅了一眼,明顯不是開心表現的沈衛國,不又摸了摸鼻子,他好像說了什么不討喜的話貌似被嫌棄了?回憶回憶剛才說的話,好像還真是不太走心,他不由尷尬的咧了咧嘴角,平時對著那些糙漢子大頭兵粗枝大葉慣了,他還真不懂的女人那敏感的心。 好在,沈衛國雖然不太會說討喜的話,但是人家有個很好地習慣,知錯就改善莫大焉。他立即跟上前輕聲帶著歉意和隱隱的心意道:“這也是我的想法!”不單單是長輩的要求。讓媳婦吃好穿好,這是他的歡喜事情。 文娟本就沒有打算計較,她也不是小心眼的人,自然是擺擺手,此事就此揭過,不必再提,她則是去摸了摸一些斜紋嗶嘰等布料,曾經在服裝廠做過工,對于怎么辨識布料的質量,文娟還是很有心得的。 村里人的娶媳婦的規矩,過年和娶親之前要給人家姑娘做量身衣服,做出門衣服穿,這也是婆家的表現和面子。一身衣服也就幾尺布,對于沈衛國的提議,文娟沒有拒絕,認真地先挑了塊做褲子的布料,黑色斜紋料子,應該是棉和滌綸混紡的,手感挺不錯的。 給售貨員說明留三尺料子,文娟打算再往前看看上衣料子的時候,往前兩步范圍的沈衛國卻是輕聲喚道:“文娟,你看看這件呢子料子怎么樣?”他手里拎起了一塊大紅毛呢料子,文娟應聲上前兩步摸了摸,估計是真正的毛料,就是在這個時代,也肯定不輕價。 果不其然,一邊的售貨員看著兩人似乎看上了這匹料子不由驕傲的道:“這是大城市里才有的羊毛毛呢料子,手感好得不得了,二十塊錢加一尺布票一匹,還要五張工業券!”毛料毛線,都是要工業券的。 “一件長大衣要幾尺料子?”沈衛國仔細問道,好幾個兄弟都攢著錢票,給未來媳婦買了件呢子大衣,他本來也想給文娟買一件的,只是剛才確實沒有好呢子大衣,文娟也沒看中的,他也就沒勉強,準備記在心里,以后再說。不過大衣的樣式簡單些的也不復雜,碰到這種還不錯的料子,讓文娟和楊嬸兒幫忙,自己做一件也挺好的。 “文娟,大衣也很簡單地,給你扯幾尺布做身呢子大衣穿吧!”大紅色,還這么的喜慶,文娟皮膚白,要是讓文娟穿上這一身嫁給她,絕對好看的很,誰也比不了! 看向沈衛國期待的目光,文娟能說她已經明白這男人的心里了嗎?不過,女衛悅己者容,既然這男人喜歡,一輩子也就這一次喜事,做件大風衣出閣,也不錯,她輕輕點頭同意。 第三十章 笨拙 想著是冬天穿的大衣,做長點兒更保暖,沈衛國直接要了五尺的料子以備不足只需,比起一件動輒小兩百的呢子大衣來說,自己買的布料更加劃算,文娟勸說無效后,也就沒有在浪費口舌。到時候裁剪剩下的料子,她看看情況,再作件拼接式的無袖內搭就是了。不過,有了這塊呢子料,還有前面的那塊斜紋細布混紡料子,其他的卻是不必再看了。 售貨員在羨慕嫉妒中開了票,嘩啦一聲沿著鐵絲線滑到收銀那邊,兩人一起在收銀員那邊交割清楚,付過錢票之后,返回柜臺取了裁剪好的布料撤人。手表和布料算是兩宗大件買過之后,兩人下了一樓,文娟看了一對竹編熱水壺,一對紅雙喜搪瓷盆,這是這個時候女孩的嫁妝,好在價格并不是太貴。 比起十來塊一個的紅鐵皮熱水瓶,一對竹編熱水瓶才十二塊錢兩張工業券,一對紅雙喜搪瓷盆六塊錢搭送了一對雙喜牡丹塑料肥皂盒,這下文娟需要的東西也就齊活了。熱水瓶只要保溫能成熱水就好,如今村里一家能有一對熱水瓶就已經是美事,文娟倒不追求那鐵皮亮眼貴上兩倍大的外表。 給文娟置辦過東西后,沈衛國在一樓憑票稱了兩斤水果硬糖留待大婚待客發喜糖,倒是沒有太多需要買的,他們是騎車來的,東西置辦太多,若是不好帶回去也不美。買東西的時候不覺得時間流逝,出來后,兩人才意識到一定是中午頭,該吃飯了。 早晨都是簡單用些東西,這會兒兩人也都幾乎饑腸轆轆。想著來時候路過的民營飯店的方位,沈衛國不由提著東西引著文娟先去用飯,要是文娟還有什么要買的,吃完飯再回來,也不過是兩步路的事,只要不耽擱三點回去的汽車,他們本就是要在縣里多走動走動,兩個人難得的相處時光,沈衛國可舍不得就此浪費。 新蘇縣也就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