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37
族最具開拓性的朝代,兩漢把匈奴打得西遷,匈奴人遠離故土尋找新的生存之地,鮮卑人占據了匈奴故土進行擴張,逼得匈奴人再次西遷,于是西方日耳曼民族被洶洶而至的匈奴打得不顧羅馬帝國的威脅,強渡多瑙河,最終,羅馬帝國傾覆,西歐封建制開始。這就像是多米諾骨牌,漢朝曾經站在最強的位置,卻被內患弄得精疲力竭,導致后世飽受列強欺辱。曹丕用了兩年,把鮮卑人收拾得只剩殘部,鮮卑人本來逐漸擴大的地盤變成了劉協的地盤,劉協不擔心這次入侵,曹丕和他手下哪個都不是好惹的!只不過他不得不考慮沒有了鮮卑族推動的多米諾骨牌,遠在西方的羅馬帝國還會不會滅亡?要是不滅亡,兩大帝國遲早要在絲路上直接碰撞,那可不是什么好消息。在江陵時,陳宮、荀彧和郭嘉建議豎立外敵,以團結內部。劉協雖然沒有用,但他知道,這條建議非常非常好!國人精力旺盛,無外敵,便要內斗,那……如果一直有外敵呢?漢民族有個特質,越挫越勇,越戰越強,亡于安逸,必興于壓迫!劉協想要試試,以幾個良臣的奇謀為國策,以外壓,興漢業。臣子們的好戰因子都放到國外去,多好!劉協這些想法,自然不需要對馬騰說。曹丕曾在數次戰役里盡斬鮮卑、烏丸、匈奴俘虜,按他這習慣,如果這次取勝,殘余的匈奴和鮮卑會滅族,羅馬就不會倒霉了。統一在羅馬帝國下的歐洲不好辦,分裂成各個公國的歐洲在進入資本主義之前,那都是螞蟻,一捏一個死的玩意,劉協想:得留著匈奴,得讓他們去把日耳曼人攆進羅馬帝國,最好攆快點。如果能成,下一代說不定還能去西方撿撿漏什么的,再回來弄個大漢博物館。話說得太遠了,劉協道:“朕看了老將軍的奏呈,愿往鎮北將軍麾下效命,朕實感佩,老將軍不計家仇請命為國盡忠……如此恪盡職守,這般年紀還愿為大漢再建功勛……”馬騰一聽,明白馬鐵死于呂布曹丕之手的事情劉協知道了,一時緊張,怕劉協以為他是想去接機復仇,身子一側,就著跪坐的姿勢叩頭。劉協卻不糾結于私仇,娓娓道:“朕知道,馬革裹尸是沙場老將報國夙愿,愛卿也是如此,可是愛卿哪!”馬騰頭都不敢抬地說:“皇上請講,老臣聽著?!?/br>馬騰心里很忐忑,曹丕一個離間計讓他親手殺了結拜兄弟韓遂,又有殺子之仇,本該勢同水火,但看劉協收了曹cao后朝廷實權漸大,如不來歸順,最后必然落個眾叛親離,死了還要背負叛賊罵名的下場,于是痛下決心放棄涼州前來許都,至少保一家性命和富貴。不料呂布和曹丕在皇帝跟前十分受寵,就算他不敢再想報仇的事情,卻難保那兩人不算計他。這件事情一直如鯁在喉,讓馬騰寢食難安。呂布直率,馬騰有心去結交,私仇很快就化開了,可是曹丕……一來沒有機會,二來吃不準曹丕是個什么樣的人。這次在涼州開戰,馬騰知道機會來了,立即上表請去助戰,孰料這一道奏表把皇帝引來家中,斷定曹丕絕不可惹的同時,馬騰越發擔心了。只聽劉協道:“你鎮守涼州多年,熟知涼州羌氐各族,朕不希望你戰死沙場,朕還想你為朕打開絲路,重得汗血馬?!?/br>馬騰雖是武夫,卻被曹cao叫做老狐貍,可見腦子笨不到哪去。劉協話一落口,馬騰立即明白過來,劉協只是要曹丕去收拾鮮卑和匈奴,等這兩族平定,涼州仍要讓他去統治,而且要重開絲路,大興貿易,并不是把涼州當做邊陲荒地,這可是被寄予厚望了!馬騰完全沒想到劉協會這么對他,太意外,情緒不穩地哽聲道:“皇上……”爭霸時,他也是豪強之一,皇帝不閑置他,反要委他重任,這是何等信任?這樣的機會如果錯過,將來必定懊悔終生!“臣確與羌氐等族互有來往,皇上,臣保證,不需兵卒,只要臣一人去涼州,說服羌氐包抄鮮卑匈奴側翼,任他們再驍勇,也只能北敗而回!如此,臣不上陣,朝廷更可以節省兵馬糧草,請皇上允準,讓臣一人前去,只消三月,臣必助武威侯解涼州之患!”劉協想得到馬騰的顧慮,卻想不到自己兩句話有那么大用!見地板上落下水滴,隱隱吃驚,馬騰竟然是個忠臣!或者說,這一晚的會面把馬騰變成了忠臣。劉協來前,正是想要利用馬騰和涼州各族的關系把鮮卑人和匈奴人驅逐出境,趕向西方!但呂布和曹丕殺了馬鐵,曹丕還用計讓馬騰自斬韓遂,萬一馬騰去了,坑到曹丕怎么辦?這下好了,馬騰自己保證了,劉協目的達成,順水推舟:“愛卿,既然你有這般把握,朕信你,明日早朝朕就下詔讓你去涼州,但請切記,務必保重!來日,朕還要倚重你,千萬不可輕身犯險?!?/br>馬騰又灑幾滴淚,脊背起伏很大地說:“臣,謹記!”劉協走后,馬超不甘心想跟著馬騰去,被馬騰駁回:把長子馬超放在許都,這是他對皇帝信任的回答。馬超忿忿地,下去后翻出“臨淵”劍,砍爛一堆器物,無可奈何。正文第一百五十五章第二天早朝,劉協果然下詔給馬騰,許他帶兩千騎赴涼州。馬騰不敢讓劉協失望,雷厲風行地只用了一天點撥兵馬,隔天便輕騎趕往涼州。劉協也將驅逐匈奴和鮮卑的意思寫于絹帛上,讓信鴿帶給曹丕。馬騰熟知涼州情況,此后三月,如約辦到,回朝復命。劉協守信,封馬騰為氐池侯,任涼州刺史。呂布只帶了一千騎,把那苦逼的兩族幾十萬人追尾巴咬,沿金微山,也就是后世叫做阿爾泰山脈的,驅逐向西,曹丕大軍北臨烏孫時,烏孫王室嚇得要死,不戰便降,遣使來朝。烏孫一降,夾在大漢和烏孫之間的鄯善、龜茲、高昌、車師等國順勢就歸順了漢朝。果然跟曹丕預料的一樣,大漢積威猶存,取之毫不費力。曹丕去兜了一圈,把各國太子、國王什么的“請”來,在蒲昌海設西域長史府,把屬國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