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95
波分復。到時候你就是正式研究員了,跟不上的話我可不會原諒?!?/br>其實不用等到明天,今天就可以搞定。密集型波分復現在看起來是個大問題,但攻克后就只是個小問題了,越到后面問題才越多。衛書洵剛想開口,對上林教授布滿血絲的雙眼,摸摸鼻子,乖乖點頭。雖然衛書洵表現的很天才,不過林教授也沒打算把所有期望都壓在一個年輕人身上。他把衛書洵調過來,只是因為不能隨意調動其他研究員,而他的助理太墨守成規幫不上忙,所以他其實只是把衛書洵當助理用,實驗的事,還是要靠自己。林教授雖然是這么想,不過他身為航天器研究部的部長工作其實很忙,加上這幾天堆積了一些文件,一早上就被催著處理。于是林教授把衛書洵留在自己的專用實驗室里,給他一大堆資料:“這是我和金教授的實驗記錄,你可以先看看,桌上的電腦里有我錄下的實驗視頻,你先學下怎么cao作,實驗時能快點上手?!?/br>“是?!?/br>衛書洵雖然有技術資料,但不會實際cao作,林教授的視頻對他幫助很大。他又認真研究了兩位教授的實驗資料,發現兩人都卡在密集型波分復上,最后不得不停止實驗。其實密集型波分復的解決方法很簡單,只不過大家被固定了思維,老按著平動運動的方法來,才一直解決不了。看過所有資料,也想好了說辭,衛書洵又等了半個小時,林教授還沒來,衛書洵無聊的拿起實驗臺上的焊筆。解決密集型波分復很簡單,制作兩個液氮真空腔體,加裝機械泵,預閥,紫銅,利用銅帶傳導的原理平衡波動。等衛書洵回過神的時候,發現自己已經做好了一個液氮真空腔體。不能怪他,液氮真空腔體實在太好做了,有圖紙的情況下隨便找個電工班的學生都能做出來,這里又材料齊全,他昨晚還特意研究過,連液氮導入的毫米數都記得清清楚楚,真的是閉著眼睛都能做出來。當然這點是不能在林教授面前炫耀的,還好他還在忙,實驗室也沒人進來,衛書洵以更快的速度把液態真空腔體拆了,才跑出去找林教授。林教授還在忙,衛書洵推了推眼鏡,以書呆模式問:“林教授,我能不能先自己做實驗?”林教授頭也不抬:“可以,注意安全就行?!?/br>于是衛書洵回去重新裝好。他倒是想弄一點困難的實驗過程,無奈液氮真空腔體實在太簡單了,他再裝也不可能弄錯銅導線的正反方向不是?只能在真空腔體的外型大小和液氮上下工夫。隨了正確的這個,衛書洵又分別做了兩個偏大和偏小的真空腔體,然后他就不知道該干什么了,總不能在林教授來之前就把實驗搞定吧?林教授終于安排好手下的工作,打開門時就看到發愣的衛書洵。皺了皺眉,以為衛書洵在偷懶,林教授走過去:“書洵,在發什么呆……這是什么?”走近了,就看到衛書洵桌前并排放有三個大小不一的不銹鋼圓筒,于是好奇的問。衛書洵回過神,起身對林教授說出早準備好的說辭:“教授,我學電子的時候,曾經學過平衡波導的原理,所以我想能不能利用銅帶傳導進行平衡……”其實衛書洵昨晚設計這個場景的時候,是想先從其他開始,先不用液氮,也不用紫銅,慢慢實驗再換到正確的材料。但這玩意實在太簡單了,想到要為它花費時間衛書洵都覺得浪費,干脆不改了。好在林教授也不覺得有什么不對,這些東西的材料實在太平常了,組裝技術也很簡單,甚至在衛書洵說完自己的想法后,他瞪著眼拿起真空腔體看了看,開口就說:“用液氮導入?!?/br>事實證明液氮真空腔體非常有用,腔體的大小根本無所謂,只要調整好液氮的數值就OK。所以在林教授的手中,衛書洵做出的三個真空腔體都實驗成功了,這是資料上沒有的,果然資料和實際總歸不同。林教授極為激動:“竟然……那么容易……穩定了……穩定了!可以進行下一步了!”顧不上衛書洵,林教授拿起筆,刷刷刷的就開始在草稿上演算起來。解決密集型波分復的問題后,后面的研究他立即就有了成算,林教授一直寫一直寫,從早上寫到下午,不知不覺一整本草稿用完,衛書洵坐在他身邊,默默遞出第二本。林教授寫了多久,他就看了多久。他手上有完整的技術資料,但那是成品,他現在看到的是新航天器成型的演算過程,比看成品學到的更多。一只筆寫完,林教授又換了第二支,到第三只時,林教授終于停下筆。“可以……可以成型!”林教授緊緊抓著手中的稿紙:“沒有問題,可以成型!”雖然實驗中可能會有一些難題,但以密集型波分復穩定為基礎,可以演算出一個完整的,速度更快,更穩定,更節約能源的新航天器!林教授激動的站起來,腳下卻因為長時間坐著而摔倒,衛書洵趕緊扶住他:“林教授,小心?!?/br>林教授反抓住他的手:“衛書洵,跟我來!”兩人一走出實驗室,外面的幾名助理立即站起來,小楊助理跑過來:“林教授,您出來了!我有事要向您報告,但衛書洵不讓我進去?!?/br>說著他還瞪了衛書洵一眼。衛書洵無奈的聳聳肩。他之前其實和小楊助理關系不錯,但小楊助理來找了兩次都被他攔住,現在對他意見很大。林教授擺擺手:“不緊急的先放一邊,你現在通知金教授,劉教授,關教授,呂教授到第三會議室開會?!?/br>林教授通知的是對航天器頗為了解的幾位教授,關程位列其中。其實本來用不著叫他,但他是衛書洵的老師,林教授還是要給他一個面子。航天中心的人都習慣行色匆匆,林教授領著衛書洵進入會議室時,已經有兩位老教授等在那里。“老林,找我們有什么事?”“等其他人來一起說,衛書洵,準備投影儀?!?/br>“是?!?/br>很快教授們到齊,紛紛催促林教授快點,他們很忙。林教授也不廢話,直接放大招:“密集型波分復的問題已經解決了?!?/br>“什么?!”四位教授幾乎全部站起來。他們都考慮過新航天器的技術,基本都在密集型波分復這里被卡住。當然,他們中的某人后來肯定解決了這問題,才有了完整的設計圖,現在衛書洵又根據設計圖,提前為他們解決這一問題。——不知道該說雞生蛋還是蛋生雞。接下來就是簡短而高效的會議,在確定密集型波分復的問題解決后,林教授提出正式開展新航天器的研究項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