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2
過半,再過兩日,應當就能呈上。 她從前在淮南時,每常外祖母在佛前打坐,偶爾也會陪伴,近來抄書,甚是想念。抄罷經書,同嵐姑說起舊日的事,思及外祖母的處境,愈擔憂。 外頭天光正好,不日便是端午,內直、典設二局打理得有條不紊,各處裝點籌備得齊全,南熏殿中也沒缺粽子。 雄黃酒的氣味自窗外飄入,伽羅踱步出門,恰逢侍女抱著酒壇經過。 侍女并不知伽羅身份,見謝珩以禮相待,杜鴻嘉格外關照,自然恭敬沖她行禮。伽羅亦頷,旋即向嵐姑道:“外祖母不止禮佛,還會釀酒。聞見這味道,更想她了?!?/br> “往年老夫人還會給姑娘刺香囊?!睄构煤?,“老夫人吃齋念佛,心地善良,會平安無事的?!?/br> “等忙過這陣,我便設法去看望她?!?/br> 伽羅緩步走過,看到抱著菖蒲匆匆走過的侍女,聞見風中斷續隱約的雄黃酒。 過了南熏殿往西北走,便是東宮內眷居處。因如今閑置,只留些老嬤嬤照看燈火灑掃庭院,平常少有人來。平素這些嬤嬤深居簡出,而今趁著籌備端午忙碌,喜慶之余,不免同行閑談。 那嬤嬤五十余歲的年紀,抱著一叢菖蒲,正低聲議論,“……聽說了吧?那位叫高探微的刺史被貶了。從前那樣作威作福的地方大員,如今被貶去做個長史,可真是報應!當年他欺壓咱們王府,如今皇上沒砍他頭,已是恩寬了?!?/br> “我昨晚也聽兒子提起。他還說,朝廷就是這樣,一層層的貶下去,最后再砍頭問罪?!?/br> “可不是。我聽說他那個兒子也進牢里去了?!?/br> “進去了就別想出來,得罪了皇上,他還想活命?” …… 這些人多有從淮南的惠王府6續跟隨入京的,家中丈夫子侄也在東宮衙署或十衛當值,消息靈通。事情關乎昔日的死對頭,消息自然傳得更快。 低低的議論聲漸行漸遠,伽羅神色未變,只握緊嵐姑的手,“我們回吧?!?/br> 京城帝宮頓時陷入慌亂。 如今朝中雖立了新帝,可北涼陳兵在汶水之北,隨時可能渡水南下,令京城人心惶惶,也讓伽羅滿心忐忑——她的祖父身居右相之位,這回隨同御駕親征,大抵也被擄走了。父親這兩年在汶北為官,北涼擄走皇帝后揮師南下,不幾日便攻占了汶北各城,他也是生死未卜,令人懸心。 可變故還是接二連三。 新帝登基沒幾天,東宮太子就派人千里飛馳南下,將她從淮南的外祖家帶回京城。新帝舊時就與祖父不睦,前幾年在淮南形同軟禁,處處被外祖父監看,更是仇怨頗深。她雖能乘馬車回京,沿途卻近乎羈押犯人的架勢,也不知是為何事? 伽羅眼瞅著流星馬消失在長街盡頭,嘆了口氣,掀開馬車窗牖。 “陳將軍,前面右拐可通往學甲巷,能否先去那里一趟?”十四歲的少女聲音柔軟,日夜兼程的顛簸之后帶了疲憊,加之神情憔悴,瞧著甚是可憐。 那姓陳的小將卻絲毫不為所動,只道:“太子殿下有命,姑娘回京后不得回府?!?/br> “我不是回府,只是順路找個人,片刻就好?!辟ち_解釋。 那小將卻還是不許。 伽羅無法。這一路同行,她也瞧得出此人態度強硬,興許是有命在身,對自己頗為戒備,只好朝旁邊的婦人遞個眼色。這婦人是伽羅的奶娘,名喚嵐姑,圓圓的一張臉甚為和氣,本不在被押回京之列,因怕伽羅孤身一人,苦苦求了那小將,竟得以破例同行。 途中瞧著,那小將對嵐姑倒是偶爾能網開一面。 這回嵐姑也是帶了哀求的語氣,將頭探出窗牖外,連聲說伽羅這回遭了變故前路叵測,進了東宮不知前途如何,未必還能見到親友。太子雖不許伽羅繞道回府,可學甲巷離東宮不遠,又順路,還請他行個方便,許她耽擱片刻云云。 連番懇請之下,那小將雖未點頭,卻終是在岔路口命人往學甲巷去。 車里伽羅舒了口氣,將袖中的信捏得更緊。 一路走來,她雖聽說了前線戰事變故,卻半點得不到旁的消息。祖父的處境、父親的下落、府里會被如何處置,她心里半點都沒數。 如今去東宮必是兇多吉少,不管怎樣,總得先想辦法探些消息。 伽羅沒法回府,倉促之下,只能先去尋姚謙。 想到姚謙時,伽羅原本忐忑的心倒鎮定了不少。 那是她外祖父的門生,雖然出身不高,卻是淮南有名的青年才俊,品行端正,才華卓然,外祖父愛其才華人品,悉心指點教導,又幫他進國子監讀書,去年中了進士,被安排在翰林院歷練,對京中近來情勢應當知道不少。 伽羅八歲喪母,十歲被送往淮南后便一直住在外祖父家中,姚謙待她向來很好。 從他那里,興許還能探到些消息。 且此時,伽羅也很想見到他。 * 到得學甲巷,伽羅按著熟悉的地址尋過去,甲字三號的院門敞開,外頭停了輛馬車,有仆人在匆匆搬東西。 伽羅稍覺意外,還未同嵐姑走至門前,旁邊幾個男子行過,對著院子指指點點。 “看樣子,是真要搬走了?” “攀上了鳳凰,可不得搬走嗎?能娶徐相的千金,這回他倒是小人得志了……” “可不是,要不是靠徐相提拔,憑他也能進戶部?” …… 議論聲尚未走遠,院里腳步聲響,數名仆人簇擁之下,熟悉的身影挽著錦衣華服的美人走了出來。兩人應是夫妻,男子揭起車簾,溫聲送她進了車廂,在他躬身進去之前,似是察覺什么,猛然朝伽羅所在的方向望過來。 ☆、72.072 隨著宋敬玄一聲令下, 第三波數千軍士當即再度沖向山嶺。 迥異于前兩回的奮力沖殺, 這回雖有宋敬玄號令, 帶兵的都尉卻逡巡不前, 不及前兩次奮勇堅決。沒了領頭的都尉, 士兵固然人多勢眾, 卻也不似前兩次勢如虎狼。因宋敬玄的萬金重賞都是指著謝珩的方向, 且別處山勢愈險峻難行, 大半的人都往涌向此處。 如此一來, 沖往別處的兵力不似前兩回兇狠, 疲憊的小相嶺守軍還能應付。 弩車上的箭矢仍舊如雨罩下,存滿各處的重石依舊迅猛滾落,奉命進攻的士兵卻沒半點退縮。謝珩所在的隘口兩側都是懸崖, 高處架設弩車弩機,如雨射落,五步寬的山路上卻還是涌滿了士兵, 前仆后繼。 謝珩、戰青和四名近衛渾身為鎧甲籠罩, 只露出眼鼻的空隙。 箭矢射來,落在鐵甲上釘釘作響,雖難穿透, 卻將渾身砸得微微作痛。 淬煉冷厲的長劍鋒銳異常,每一劍揮出去,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