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2
“安王事發的那一年,你正在外面游學,所以不知道安王曾經做過的事。端敏是安王唯一的女兒,對這個女兒,安王十分看重。端敏出嫁在即,安王為了給端敏準備一份與眾不同的禮物,對我下手了?!闭f到這里,閔棠現在想著都覺得不可思議。安王竟然因為兩個小兒孩提時代的一點爭吵,就想要秦容的性命,當真不可理喻。 “可是因為記恨兒臣幼時與端敏爭搶花燈一時?”秦容插話,確實一語中的,閔棠點了點頭。 “安王給你父皇的一名暗衛下了神仙膏,控制了他,讓那名暗衛偷偷在你給我的家書上下了千日咳。我體質偏寒,因此在千日咳發作的那一刻,格外嚴重。不過也因為千日咳發作時動靜太大,召太醫及時就診,太醫立刻發現了我體內的千日咳,將毒全部清除了?!?/br> 千日咳是一種慢性毒·藥,初發作時,中毒者不以為意,只當是普通的咳嗽,慢慢地,咳嗽越來越嚴重時,毒素也漸入臟腑,身體隨之被毒損壞。這是一種用鈍刀子殺人的手法,他不會一刀斃命,而是用慢刀子一刀一刀地磨,直到無法挽救。 閔棠說得云淡風清,秦容雙手緊握成拳。閔棠在宮中命懸一線時,他在做什么呢?與商旅人談笑風生吧。安王,真該死! 見狀,閔棠拉著秦容的手,在他的手背上輕輕拍了拍,笑道:“事情都過去了,安王這一輩子都不可能回京城里來了。他死不了,你父皇也不會輕易讓他死了。沒了宗室身份的守陵人,日子好不了。我與你說這些,你且當故事聽罷了,不必往心里去?!遍h棠也不是一個吃了虧還要默默忍受的人。安王幾次三番對她和秦容下手,沒道理她會寬宏大量不計前嫌,她可不是個以德報怨的人。為了讓安王的生活更豐富些,她不介意多花點小錢。 “那后來,安王的事是怎么查出來的呢?”明白閔棠已經出了那口氣,秦容心中稍稍好受了一點。 “春花在街上救了一名帶孩子的婦人,因為投緣便將人帶到府中。也是湊巧,這名婦人的名字原本在秀女之列,不過當年她與人私奔,家里為了將這件事掩去,耗費了大半家產打點關系,將她的名字從秀女中抹去。官府收受了賄賂,卻沒有將這名女子的名字抹去,而是讓另一人頂替了這婦人。那頂替的人正是死在了宮外別苑里的秀女。當時負責調查案件的顧知覺察到異樣,重新掘墳開棺,在那名死去的冒名頂替的秀女尸骨中發現一顆珠子。那顆珠子,正是安王多年前丟失的洗墨珠。洗墨珠難得,上面刻有篆字\'安\'的成色上佳的洗墨珠,唯安王一人所有。顧知命人跟蹤,這才發現了安王手中犯下累累命案。他先斬后奏,抄了安王府,搜出了大量安王犯罪的證據,安王無法否認,這才認罪,承認了兩名秀女都是他所殺。而他手上的神仙膏乃是五莊觀被抄后,他從五莊觀里找到的好玩意兒,這東西可以控制人心,讓人暫時失去意識。而且,這東西人吃了以后,就很難離得了,安王正是用這東西一點一點地侵蝕人心。便是你父皇的暗衛都抵擋不了的東西,如今卻從這么多大臣家中被抄出來,你說該不該重視呢?” 即便沒有發生閔棠說的這些往日種種,知道了神仙膏的作用,秦容也不會將這件事輕易揭過。這些能蠱惑人心的東西究竟是哪里來的,必須一查到底。不過,今日閔棠將他叫來重華宮,特意與他說起往事,告訴他神仙膏最初來源于五莊觀,是在懷疑誰呢? “母妃可有什么線索?!?/br> “我并沒有直接的線索可以證明這些東西是哪里來的。不過,這樣東西能藏得這么深,還能不被人發現了,藏東西和用東西的人肯定不是一般人?!遍h棠有這個猜測,還是因為當年的毒碳事件。安王給她下了千日咳后不久,閔棠再次中毒,這一查查到了皇后身邊的貼身宮女文秀身上。不過此事后來不了了之,以文秀之死打上了一個終止符號。然而,閔棠心中的疑問卻留下了。文秀雖是皇后身邊的人,閔棠卻不相信皇后會命她做出這種事情來?;屎笤谶@深宮中,是一個難得活得明白的人。她沒有觸動皇后的利益,以圣隆帝對皇后的重視,皇后根本不需要對她下手。既然不是皇后,能叫圣隆帝忍住了繼續查下去的人還有誰呢? 不是后宮中人,那只能是前朝中人。文秀最后指證皇后,對皇后不利,可見她不是林家人。若真是前朝中人做的手腳,那些從前習慣了對宗室中人指手畫腳,如今卻不敢公然挑釁,只能暗中做些小手腳的那些人,身份似乎不那么難猜了。 “母妃的意思是,當年前安王從五莊觀拿到的神仙膏出自崔,陳,王,謝這幾家?” 世家大族,存世的時間太長了,他們什么東西沒玩過?什么東西沒見過?普通人想都想不到的東西,他們手中不知藏了多少。神仙膏這種能蠱惑人心的東西,從他們手中拿出來,一點兒也不奇怪。大梁新立之初,世家十不存一,然而百足之蟲,死而不僵??v然元氣大傷,底蘊也不是普通人能想象的。閔棠點了點頭,肯定了秦容的說法。 “這幾家在朝堂上以崔家為首,從表面上來看,崔家的可能性最大。崔氏父子,手中掌了兵權,崔家出了一位貴妃,為父皇生育了五公主。崔貴妃和五公主先后去世,崔家沒有發難,卻在林婕妤和羅德海發動的宮變時成了關鍵助力,掃清殘余勢力之后,崔氏父子并未戀權。兒臣以為,崔家不會做這種事?!?/br> 秦容首先排除了崔氏父子的嫌疑。他們有太多的機會借機邀功請賞,就是崔貴妃之死,在圣隆帝一開始親口承認他誤殺崔貴妃時,崔家若利用得當了,都能得到不錯的安撫賞賜,可他們沒有。和其他幾個留存下來的世家大族不一樣的是,崔氏父子走了武人的路子。須知,當年世家沒落,除了子弟不爭氣,更有他們重文輕武的原因在,前朝世家脂粉之風濃厚,族中子弟喜歡涂脂抹粉,終日廝混于后院中,他們手無縛雞之力,卻嘲笑武夫,最終那些人大都死于被他們瞧不起的武夫屠刀下。 如今留下來的幾家中,都有子弟出仕,然而完完全全走武人路數的,只有崔家。 朝中文武涇渭分明,崔家既然走了武人的路子,與文官便丟了緊密聯系,當年的科考舞弊案主考官李青與崔貴妃之父自幼相識,關系從密。事發后崔家能全身而退,全因如此。 “你莫忘了,如果不是你父皇及時醒來,這次揮兵南下平民亂的或許就是崔家?!崩г趯m中太久,閔棠越來越難相信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