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64
前當權派中的對手一次性除干凈!而你……” “你想說她之所以自殺是我逼的?!倍绥鼈软粗约耗赣H,聲音冰冷打斷道,“她死,是她自己窩囊?!?/br> 第252章 137 作者有話要說: 2019年1月10日留言:大家先睡覺,今天晚上應該發的比較晚,明天早上起來就有啦。 端琰的話讓端溪頓時氣得全身都在顫抖, 一旁的呂博聞聲,沖過來抬了手想打他,卻被端溪制止:“現在打他還有用嗎?” 呂博不由地看向靜坐在那里的端琰,這個自幼離開自己在瑞典生長的親生兒子,如今已出落成英俊瀟灑的帥小伙,可印在眼中卻是那么的遙遠和陌生。 他不得不壓下心中的惆悵和怒意, 嘆了口氣, 走到了窗邊。 窗外天空一片青灰, 烏云壓境, 濃云滾滾, 偶爾一道閃電劃過, 緊隨而來的是低沉的雷鳴, 像是一會兒就要大雨傾盆。 呂博一臉愁容地嘆著氣:“是我們的錯,是我們讓佳音走到了今天, 是我們也讓你走到了今天……” 端溪扭頭看了一眼自己的丈夫, 又回頭看了一眼從始至終一臉漠然的兒子, 向來在人面前不肯認輸、兢兢業業且自信要強的她, 此刻露出了疲乏而委頓的神色,她道:“既然你那么想知道真相, 那我就告訴你吧,告訴你了, 你想怎么做,都是你自己的自由了……” 端琰聞聲并沒有做出太大的反應:“你們不說,上官澤的人只要去查了呂佳音的DNA, 就能知道真相?!?/br> “查DNA?你覺得查DNA能查出什么?或者說你覺得他能從哪兒找到江陳輝能用來做DNA鑒定的遺物?”呂博一聽,頓時諷刺地笑了,“江陳輝父母在外打工早拋棄了他,人都找不到,家里就一個奶奶,連個親戚都沒有,槍斃后立刻火化,所有動產和不動產全被沒收,搞他的為了掩埋所有有效線索,一絲一毫的痕跡都沒放過,你以為別人是單槍匹馬整他嗎?這年頭哪有人搞人???是派搞派,懂嗎?” 端溪在一旁附和:“上官澤他就算再有本事,不過是政道上的新人,這兩年剛剛有點眉目,和那些老狐貍的算盤比,他屁都不是,他太狂了,遲早會出事?!?/br> 端琰頓時露出有些微妙的表情:“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你不明白?”呂博瞪著端琰,“他手下的人和他一樣單純,佳音,根本就不是江陳輝的女兒?!?/br> 一聲響徹天際的雷鳴過后,暴雨瞬間傾盆而下,墨云遮天蔽日,房間內一片昏暗,氣氛剎那間變得詭異而又沉悶。 端琰瞪大了眼睛,先是看了看母親,又是看了看父親,半晌,才張了張嘴錯愕道:“不是江陳輝的女兒,那她是誰?” 呂博沒有再說話,而是靠著窗邊坐下,望著天空發呆,不一會兒一行清淚便潸然落下。 端溪看著失魂落魄的丈夫,幽幽地開口道來:“佳音她的確是林安安的女兒,但是她并不是江陳輝的女兒……” 雨聲越來越大,蓋過了窗里窗外所有的聲音,這一刻,仿佛萬籟俱寂,整個世界只有雨水點地的沙沙聲。 在母親的話語中,端琰得知了一個他從未想象過的事實—— 端溪和呂博二人都出生在知識分子家庭,端溪母親的遠房表妹的女兒林安安,更是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家里老一輩人均是最早一批被公派留洋讀書的超級學霸,父母任職于某放射性物質研究所。 林安安是獨生女,從小不缺錢,思想意識又受家里影響,是個何不食rou糜且有一顆圣母心普度眾生的小公主,性情灑脫,追求自由,博愛而大度。 她18歲進入清華大學讀傳播新聞學,積極參加校內校外公益組織,是活躍在大學生聯盟中的超級正面人物。 可是,就在她十九歲到二十一歲這三年,她的父母相繼被查出患有某樣免疫系統疾病,二十二歲那年,夫妻二人和她永遠說了再見。 失去了父母的林安安第一次體驗到了沒有爸爸mama的感覺,悲傷之余,她天生發達的共情心理讓她開始投身于對留守兒童和孤兒的援助項目。 可是,人能渡人,往往卻不能渡己。 她的內心世界因為父母的離去始終是干涸的,就在這時,她和江陳輝相識了。 江陳輝是正兒八經的農村小伙,父母早年離開家鄉去外面工作后就再也沒有回來,靠撿破爛為生的奶奶將他撫養成人。 他從小經歷過太多人情冷暖,導致性格叛逆、嫉惡如仇、對人戒心很重。 托在縣城里做警察的舅舅的福氣進入了警專學習,后來因為機緣巧合恰好討當時的上司喜歡,上司給了他去警校念書的機會,他自己也爭氣,拿下了這個名額,被正式調入北川工作,在一次執行任務中幫助了遇上困難的林安安。 英雄救美,導致一見鐘情,說白了,就是通過吊橋效應產生了錯誤的感情認知。 兩個世界觀、價值觀、經濟能力和眼界完全不同的人結婚了,他們的婚姻一開始因為甜蜜的愛情很幸福,但是在逐漸的相處中,殘酷的現實擺在那里—— 兩人雖然都很善良,但是他們自身對家庭、正義和幸福的定義,都差距極大。 江陳輝從小就有一個夢想:吃飽、穿暖、不被人欺負、報復那些欺負自己的人、找個漂亮有錢的女人結婚、過上人人羨慕的生活。 他缺失家庭,所以把家庭看得非常非常重要,認為家庭就應該是一家三口每天依偎在一起,但是過分缺失家庭的童年反而給他成年后的婚姻生活帶來了太多的不信任,他無法在家庭中作為一名普通的家庭成員保持平常心,只有在婚姻中時以領導者的身份生活、并掌控著家庭成員的日常時,內心才能有片刻的安寧。 即使明白要做一個好人,但這并不妨礙他對于物質、地位、安穩和他人艷羨的眼光的追求,這份追求是饑渴難忍且永遠難以填滿的。 而這樣無奈的本性,一開始雖然得到了林安安的理解,卻在漫長的婚姻生活的磨合中,無法得到林安安的支持。 ——我理解你是一回事,我能不能接受又是另一回事。 林安安是個博愛的人,正因為博愛,才能和無數人的悲苦產生共鳴。 可是,博愛的人又是寡愛,因為她們的愛要分給很多人,那么分到每個人手中的分量,也就那么多了。 林安安又是一個清高的人,她知道金錢固然重要,但她唾棄眼里只有金錢、地位和自己一畝三分地的人。 一次又一次觀念的沖突,最終換來了從小不缺吃、不缺穿、不缺錢、沒被人欺負過、不追求別人眼光的林安安一句:“嫁給你我真是瞎了眼?!?/br> 這場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