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41
書迷正在閱讀:(穿書)在下養了個神、立秋、在生命結束之前、強愛(H)、殺愛、逆神[快穿]、劍修娶“妻”、高長與大黃、長枕大被、極品宅男穿越H游戲(H)
她想了想,既然諸葛亮不仁,就休怪她不義,于是她也去撬了諸葛亮的墻角,將黃月英給吸引走了。 諸葛亮氣得摔了羽扇,對劉禪氣憤道:“陛下小肚雞腸,心眼悶??!她不仁,休怪我不義,此前仲達就說要躲開那些氏族的糾纏,不拘束于內宮之中,我這就邀請仲達隨我去茅廬隱居一段時間!” 劉禪啞口無言,安靜如雞。 司馬懿這邊,因為他還有統領后宮的皇后職責,子女若要婚配,還需要他來做主。 王朗知道了自家孫女心里有了喜歡的郎君,還是那不學無術的紈绔王爺司馬昭!氣得吹胡子瞪眼,問及時間,竟是他們大軍出征之時,當即便氣勢洶洶跑去張春華面前參司馬昭,義正嚴辭地告狀。 司馬昭屁顛顛跑來找司馬懿,開口就是一個驚雷:“阿父,我看上個姑娘,我要娶王朗的孫女王元姬為王妃,您是皇后,幫我下個懿旨好讓我娶媳婦成家??!” 司馬懿“噗——”一聲,將口中的茶水噴了司馬昭一臉! 續-司馬皇后(中) 司馬懿噴完了茶水, 司馬昭抹了一把臉,抱怨著說道:“您怎么這樣啊, 自從做了皇后以后, 您是越來越不顧形象了?!?/br> 司馬懿又想胖揍自己兒子了, 他憤怒道:“人家王朗一家清廉勤儉, 王朗清白了一輩子, 從不結黨營私, 是朝中難得的清流砥柱,他孫女未來是要做官的,你娶人家做王妃,是要絕了人家做官路嗎?” 司馬昭嚷嚷道:“可是元姬也愿意嫁給我, 我都和她說好啦, 以后我們吃香的喝辣的, 夫唱婦隨,和和美美?!?/br> 司馬懿額頭冒出了一個十字, 他冷靜下來,面無表情地問道:“王元姬答應的?王朗這孫女和你幾乎毫無交集, 你是怎么騙到人家姑娘家的?” 司馬昭順口說道:“就是你們在打匈奴的時候哇!” 司馬懿怒火上頭,抄起案上的書就往二子身上砸。 司馬昭跳了起來:“你怎么又打人啦!我又沒做錯什么!” “我們在大軍前方拼死奮戰, 你在后頭盡拖后腿,不學無術, 我司馬懿一世英明,怎會教育出你這樣的紈绔來,”司馬懿熱氣上涌, 氣得臉都紅了,司馬昭一見親爹竟去抓畫卷,心知大事不妙,撒腿就跑,邊跑還邊大叫:“阿父你是嫉后啊,你不同意我娶妻,我這就給娘親納妃,納她七□□十個,天天給你添堵?!?/br> 司馬懿身手在追兒子的過程中獲得了很好的鍛煉,他現在滿腦子就想著一件事:打斷兒子的狗腿! 因隔三差五就鬧出這樣一出,宮人們都已經習慣了,一個個低下頭老老實實做自己手里的事,倒是禁軍隊長,他見破壞力極強的司馬昭在皇宮中橫沖直撞,立即命人前去通知張春華。 司馬懿在后面怒吼:“樂進,將那臭小子給我攔住了!” 禁衛隊長樂進假裝沒聽到,反而倒退了一步,他可不敢貿然去攔住司馬昭,看看他小胳膊小腿的,實則力量驚人,就像是撒瘋的狗,閉著眼睛就往前沖的那種,也不管自己弄壞了多少東西。他身后跟著氣喘吁吁的司馬懿,司馬懿體能到底不如自己兒子,跑了一炷香時間,就有些喘不上氣來了。 好在陛下的侍從很快就帶了消息來,說陛下叫文王前去議事。 司馬昭不逗自己老父親了,他停下了腳步,問宮女們拿來帕子,為扶著腰直喘氣的司馬懿擦看,口中還關心說道:“爹啊,您看看,您都多久沒好好鍛煉了,是該好好將自己落下的五禽戲撿回來了,以前您追我可是能追上半個時辰啊,您不過四十歲的花齡,還沒人老珠黃呢,娘親不會嫌棄您的?!?/br> 司馬懿咬牙切齒:“我早晚有一天要被你這臭小子氣死?!?/br> 司馬昭則說道:“我也不想氣爹的,大家都說我是紈绔王爺,您怎么也能以訛傳訛呢?我有多聰明把我撫養長大的親爹還不知道嘛?王家的姑娘,長得可美了,又有才情,性子也好。因為以前重男輕女的舊思想,前幾年天下大亂,男人們都死在戰爭中,這才沒體現出來,可是您再看看現在,天下都和平了,好的姑娘多少人家盯著呢,現在的十個男人里,至少有六個人是討不到媳婦的。我好不容易看上一姑娘,不抓緊將人家娶回家,以后可就要后悔死了,好了,我不和您說了,我找娘親去了?!?/br> 司馬懿抓過帕子,將自己的形象整理了一下,侍從們低頭來到了司馬懿身邊,為他捧茶倒水的,給他換外套的。 原先曹丕身邊的內侍,現在就做著內務總官,這內侍的求生欲極高,有一顆七竅心,司馬懿不放心將他留給張春華,見他熟悉宮中內務,將他調到司馬懿身邊做事,由他親自來看著。 內侍耳朵聽八方,有著敏銳的聽覺,他集中精神,聽見司馬懿在悄聲嘀咕著什么。 “這臭小子,倒還有幾分我當年的風范?!?/br> 內侍:…… 他仿佛知道了什么重要的秘密!當年的皇后娘娘,可是瞞住了天下人,將當今陛下給吃了,還讓陛下為他生下兩子! 卻說王朗光明正大來找張春華告狀,氣憤填膺上奏文王司馬昭,隨軍在外罔顧公事,至正事于不顧,盡做些偷雞摸狗的事。 張春華好奇問道:“子上做什么偷雞摸狗的事兒了?” 王朗一時語塞,他若是說話,豈不知承認了自己喜愛的孫女是狗? 這時候,已經有鬼將把這事的前因后果對張春華說了,張春華樂了:嘿,不愧是我養出來的兒子,才十五歲,就會拱外頭的白菜了! 王朗說不出口,他就是盯準了司馬昭在該做正事的時候做不正經的事。 張春華知道,王朗這人吧,氣性兒高,有點文人清流的傲氣,也許是因為他熟悉經義,自身有點儒士的酸腐,現在看似是豁達一些,愿意接受新事物了,那也是局勢所迫。剛開始,王朗是并不贊成她一個女子為帝的,曹丕醒后,因身體病垮了,又顧及形勢,默認了張春華繼承皇位的事。在張春華將曹丕奉為太上皇以后,王朗老實了。 張春華可不姓曹啊,繼位以后將曹魏直接給擼了,改國號為晉,算是完全斷了曹家剩余族人的念想。此后的磨合因曹魏的舊人們年老離去,而新一代子孫走上臺前而告一段落。 包括夏侯家,曹家,荀家等,不知道有多少小輩是在大將軍張華的光環下長大的,老一輩走了,以后的未來,全掌握在他們這些年輕人的手上。 張春華念及王朗算是“三朝老臣”了,能活到現在這把歲數,還能老當益壯也不容易,她也得顧全一下老臣的面子不是?于是對王朗裝傻:“文王做什么不正經事了,王大人盡可以向朕告狀,朕定收拾這小子?!?/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