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71
才好:“陛下詞鋒犀利,微臣……”抹一把臉,“咳,陛下,求你饒了我吧……”宋微哈哈大笑。兩人接下來才算正常交談。宋微問家里可好,姚子貢十分乖覺,幾句場面話后,把老大姚子彰一支的去向,以及殘余勢力的清理接管情況都說了一遍。君臣二人又就中書令的新老交接問題聊了聊。姚子貢接了襄國公的爵位,卻不可能馬上接下中書令的職務,眼下不過從五品朝議大夫升為四品中書司郎,在中書省跟著姚穡實習。宋微道:“你爹跟我說,等你接任中書令,至少要三年?!?/br>姚子貢一臉嚴肅:“微臣曾經蹉跎歲月,而今重任當前,定竭盡所能,不敢浮躁?!?/br>宋微擺手:“我的意思是,三年太慢了。一年,你覺得怎樣?一年之后,中書令由你來做?!?/br>姚子貢大驚,張口結舌:“陛下,中書令有秉政執行之大權,掌管機要,督查百官。微臣愚鈍,三年之期尚且戰戰兢兢,一年如何使得?”宋微不以為然:“中書令再重要,也重不過皇帝去。你看我爹統共就給我不到三個月,不也做起來了?你跟在你爹屁股后頭整一年,怎么也該能撐起門面?!?/br>姚子貢額頭冒汗:“陛下天人之姿,微臣如何比得……”宋微截住他:“停!你我之間,少來這套。你爹對你很是贊賞,直言四子拿得出手。這話你知道么?”姚子貢聽聞此言,面上露出不敢置信模樣,似驚喜,又似酸澀:“我父親……與陛下……這般說我?”宋微立刻知道藥下對了??匆ψ迂曔^去德性,再聯系父子兄弟關系,一想就知道,鐵定沒被親爹夸過。“當然了,在我看來,你豈止是拿得出手,那是相當之拿得出手。你爹說三年,我倒覺得,只要你有心,一年定然能做到?!彼挝㈤L嘆一聲,“季功兄,我跟你說實話罷……”姚子貢聽見那句“季功兄”,從椅子上蹦起來:“陛下折殺微臣!”宋微神情挫?。骸拔夷媚惝斪约喝?,你非要跟我見外,未免太傷人心了?!?/br>姚子貢愣了愣,放棄反對:“如此……陛下且隨意……”宋微便接著道:“我跟你說實話罷,之前三位國公資格都太老,教訓起我這個生嫩皇帝來是正正好哇。你爹,還有長孫老頭兒,比我爹年紀還大,只有他們支使我,沒有我支使他們的份。我身為皇帝,成天連個痛快說話的人都沒有,實在是太苦了……“長孫家要第三代承爵,再快也急不來,長孫老頭自己也不想退??墒悄愕詮某隽艘Υ蟮氖?,就挑明了要退下去的意思。你不覺得他在同僚面前日漸消沉么?只是為了等你適應,硬生生撐著罷了。我想你也不忍心你爹一把年紀,非替你撐滿三年罷?“一年時間,辛苦是肯定的。事在人為,總能苦盡甘來,咱哥倆同甘共苦唄。再說了,我是趕鴨子上架,你是沒機會一飛沖天哪,能不干出個樣兒來么?你想過沒有,我做皇帝,無過即可,你為國公,卻是非有功不成。我做不好,尚有你們幫襯。你做不好,你們姚家,還指望誰呢?……”新皇一番肺腑之言,人情道理、宏圖壯志,盡在其中。姚子貢明知皇帝挖了坑讓自己跳,也只能心甘情愿跳下去:“陛下無需多言,微臣懂了。之前是微臣沒想清楚?!?/br>宋微推己及人,將親身經驗教訓活學活用,果然見效。大感滿意,招招手,叫他坐近些:“愛卿啊,以后朕可就靠你了。正好,眼下有件大事要和你商量。威侯與英侯不日進京,威侯好說,聽聞其為人忠誠穩重,送完我爹下葬,還回西北駐防,也不必天天的相看兩不厭。英侯回來,京城內外都得交給他。你也知道,要不是他千里迢迢一封折子,我爹要改立太子,未必那般順利。我與這位,咳,雖未謀面,可說神交已久。聽說他為人比較,那個,特立獨行,眼界高得很?!?/br>宋微忸怩:“據說是信了工部尚書美譽之辭,才……我只怕他難免有所期待,高看了我,回頭一打交道……”一打交道,原形畢露,說不定還要連累歐陽敏忠。“我問了好些人,對這位都只知皮毛。至于脾氣喜好,性格習慣,還有他當年怎么就跟工部侍郎結了親家,竟然沒人說得清楚。我也不好直接去問歐陽敏忠,你幫我打聽打聽。你爹和長孫老頭兒只知道跟我啰嗦,務必把人拿下。怎么個拿法,誰也不肯支招。我想著,先知己知彼,回頭咱哥倆再好好合計合計……”皇帝開始忸怩時,姚子貢還在忍笑,這會兒可笑不出來了。用心思忖半晌,才道:“英侯年歲,與奕侯、成國公相當?!鄙约油nD,繼續,“和我家大哥,前太子也差不多。他沒離京前,倒也時不常照個面。就臣所知,他是五侯中難得的文武全才,年輕時風流倜儻冠絕京師,做起大事來卻一絲不茍。要不先皇也不會讓他長駐東南。此人表面上灑脫不羈,真論起私交,京城權貴沒幾個與他說得上話,可見骨子里清高得很?!?/br>姚子貢又停了停,終于還是補充道:“說起來,倒是與憲侯頗相似?!?/br>宋微原本被他說得一臉神往,盤算著年紀,是個四十好幾的帥大叔,正遺憾呢,聽見這句,表情頓時凝固。過了好一會兒,才點點頭:“我知道了。果然還是問你最靠譜。英侯很快就要抵京,這兩天咱們準備準備?!?/br>第162章番外三:丙戌二月十二,徐世曉帶著衛隊在夜色中入城。按正常腳程,本該午后抵達。京郊南面遇上一場小雨,借故放慢速度,硬是拖到天黑。如此一來,進宮面圣就只能等明日了。車駕隊列先行回府,徐世曉自己單領兩個隨從,簡裝微服,隱藏行跡,連夜往親家府上串門聊天。歐陽敏忠在小花廳內點起泥爐,煮酒招待。徐世曉待不了多久,還得趕緊回家去,二人長話短說。家常不妨容后再敘,先把最要緊的說清楚。相識多年,從布衣之交做到兒女親家,彼此知之甚深,堪稱莫逆。否則英侯如何可能僅憑工部尚書一封書信暗示,于關鍵時刻表明立場,力挺老皇帝一把。信里畢竟許多語焉不詳之處,徐世曉趕在和新皇見面之前,來向歐陽敏忠套個底。歐陽敏忠一邊倒酒,一邊說起昔日與六皇子的各種過往。故事本已足夠跌宕起伏、奇妙有趣,就著美酒佳釀,再添三分余味。徐世曉笑道:“聽你這么講,后來居上的六皇子,確實比前太子強許多?!?/br>歐陽敏忠也笑:“當初我就想,此子仁愛善良,福澤深厚,臨事不懼,堅忍有決斷?;燠E市井江湖,端的可惜。后來朝堂再遇,那